由元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看佛教缸葬习俗
王月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丰宁出土的元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引出对佛教缸葬习俗的探讨。
关键词:缸葬;瓮棺葬;坐缸
丰宁满族博物馆陈列着一口器形硕大、制作规整、精巧美观的大瓮,1964年丰宁大阁镇居民平整土地时出土,1988年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征集。经考证此瓮为佛教高僧圆寂用的丧葬用器,而这种葬法在考古学上称之为“瓮棺葬”,民间俗称为“缸葬”。1991年9月10日,河北省文物局文物鉴定小组的专家根据的器形、纹饰等特点将丰宁出土的这口大瓮命名为“元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并将其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2003年丰宁满族博物馆建成后,大瓮被陈列在历史文物展厅,供游客观赏品鉴。
瓮棺通高121厘米,整体由三部分组成:宝顶、缸盖和缸体,三部分均为可移动。宝顶呈葫芦状,覆在缸盖上;缸盖呈铜钟状,上有小圆唇口,肩微斜,弧腹;底下口平唇,口径69厘米。大瓮通体施蟹青釉,整个缸体以浅浮雕式刻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等四组佛教吉祥图案。下腹部刻有两道弦纹,弦纹之间刻有一圈八瓣仰莲瓣纹。据历史记载,这口瓮棺的出土地——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粮食局,解放前曾是一座大的寺庙,名为普济寺,始建年代不详,清代乾隆年间曾修整扩建。普济寺占地十分广阔,殿宇高大,供奉神像繁多。清末民初,大阁开展建立学堂运动,普济寺大部分建筑均辟为教室;解放初期,该寺建筑逐渐损毁。20世纪60年代,因耕作需要,遂将普济寺塔林(和尚坟)全部挖毁。而这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就是当时从其中最早的一座和尚塔中挖出的。
那么“瓮棺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丧葬习俗,这种葬法在佛教中又蕴含着什么特殊含义呢?
“瓮棺葬”是一种流行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其历史可以上溯至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为史前时代最早采用的墓葬形式。这种墓葬形式的出现与后期的石棺、木棺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观念,即灵魂不灭。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人的肉体最终是要死亡的,而人的灵魂是永远不死的。”①早期的缸葬大多数用来埋葬婴儿或儿童,曾撰写过《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一书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典籍系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张剑光表示:支配早期儿童瓮棺葬仪的,实际上是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在这种葬俗中,瓮棺象征女性的子宫,覆盖棺孔的陶片涂红是象征经血,瓮棺内小儿尸体的下肢作蜷曲状,则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所以用瓮棺来葬幼儿,其实是父母祈望他们能够重生。“共有的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与已经产生了的可以充当这种这种葬俗的执行者的陶器相结合,于是瓮棺葬这种葬俗也就应运而生,这是该时期文化上的共性使然。”②
后世佛教引用了这种葬法,将其称之为“坐缸”, 即“坐化”与“缸葬”的合称。所谓“坐化”,是指一个修行有所成就之人,能够于临终之时,端然坐直而至命终,故又称“坐亡”或“坐逝”。 在古代,“坐缸”这种仪式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沐浴、更衣、入缸。深夜,圆寂法师的弟子会围着师傅的大缸诵经3天3夜,以超度亡灵。第4天,会有专门的法师在祭台前做法事,随后由德高望重的法师和高徒在前面引路,进行入葬,让死者获得安宁。最后经幡传到大弟子手中,表示“衣铱有传”。“坐化”之所以受到佛教推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般人临终时都是躺着的,二坐化的姿势是坐着,似乎能凸显出佛教的超凡脱俗;其二,就是表明死者无疾而终,临终时没有痛苦。佛教中僧人选择“坐缸”,是因为它密封性很好,能让死去法师的肉身保持的更长久一些,即成就所谓的“肉身不坏”,同时圆形的缸口也象征着功德圆满之意。佛教对“肉身不坏”之追求,最早源于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法华经》中大力宣扬了如来寿命无量,常住不灭,即所谓“如来法身,金刚不坏”③。
丰宁满族博物馆陈列的这口瓮棺通体施蟹青釉,显得十分古朴厚重,瓮身的的各种纹饰,又彰显了特殊的含义。其中龙凤、仙人纹在古代象征着祥瑞,寿字、松鹤纹则有松鹤延年之意,而葫芦顶的瓮盖则蕴含福禄来成的寓意,这正体现了佛教僧人坐缸追求“肉身不坏”,成就肉身佛的美好愿望。丰宁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走访当地群众,据称在当年大瓮出土时,瓮内确实盛一坐式和尚遗体,而且其骨骼皮肤纹路依稀可辨。但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尚遗体被随意放置,未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瓮棺内的和尚遗体为什么没有腐烂呢?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和尚生前是位大德高僧,因此圆寂后尸体不腐;第二种说法是和尚吃素,打坐练功,血脉和气脉和平常人不同,所以圆寂后肉身不腐。然而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大瓮属於陶瓷类产品,和尚圆寂后将遗体放入其中,在遗体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来除湿防腐,再用糯米和麻油将大瓮封口,与外界空气隔绝,使细菌微生物不能侵入,因而能够肉身不腐。
丰宁出土的这口元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整个主题图案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寓意深刻,其器形、纹饰的精美程度,在承德地区尚属首例,对于研究古代热河地区佛教葬俗及佛教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红艳:《瓮棺的出现与研究》,《文教资料》 2010年 第13期
[2]许宏:《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考古》1989年 第4期
[3]参见《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册 第372、382、383页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丰宁出土的元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引出对佛教缸葬习俗的探讨。
关键词:缸葬;瓮棺葬;坐缸
丰宁满族博物馆陈列着一口器形硕大、制作规整、精巧美观的大瓮,1964年丰宁大阁镇居民平整土地时出土,1988年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征集。经考证此瓮为佛教高僧圆寂用的丧葬用器,而这种葬法在考古学上称之为“瓮棺葬”,民间俗称为“缸葬”。1991年9月10日,河北省文物局文物鉴定小组的专家根据的器形、纹饰等特点将丰宁出土的这口大瓮命名为“元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并将其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2003年丰宁满族博物馆建成后,大瓮被陈列在历史文物展厅,供游客观赏品鉴。
瓮棺通高121厘米,整体由三部分组成:宝顶、缸盖和缸体,三部分均为可移动。宝顶呈葫芦状,覆在缸盖上;缸盖呈铜钟状,上有小圆唇口,肩微斜,弧腹;底下口平唇,口径69厘米。大瓮通体施蟹青釉,整个缸体以浅浮雕式刻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等四组佛教吉祥图案。下腹部刻有两道弦纹,弦纹之间刻有一圈八瓣仰莲瓣纹。据历史记载,这口瓮棺的出土地——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粮食局,解放前曾是一座大的寺庙,名为普济寺,始建年代不详,清代乾隆年间曾修整扩建。普济寺占地十分广阔,殿宇高大,供奉神像繁多。清末民初,大阁开展建立学堂运动,普济寺大部分建筑均辟为教室;解放初期,该寺建筑逐渐损毁。20世纪60年代,因耕作需要,遂将普济寺塔林(和尚坟)全部挖毁。而这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就是当时从其中最早的一座和尚塔中挖出的。
那么“瓮棺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丧葬习俗,这种葬法在佛教中又蕴含着什么特殊含义呢?
“瓮棺葬”是一种流行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其历史可以上溯至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为史前时代最早采用的墓葬形式。这种墓葬形式的出现与后期的石棺、木棺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观念,即灵魂不灭。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人的肉体最终是要死亡的,而人的灵魂是永远不死的。”①早期的缸葬大多数用来埋葬婴儿或儿童,曾撰写过《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一书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典籍系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张剑光表示:支配早期儿童瓮棺葬仪的,实际上是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在这种葬俗中,瓮棺象征女性的子宫,覆盖棺孔的陶片涂红是象征经血,瓮棺内小儿尸体的下肢作蜷曲状,则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所以用瓮棺来葬幼儿,其实是父母祈望他们能够重生。“共有的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与已经产生了的可以充当这种这种葬俗的执行者的陶器相结合,于是瓮棺葬这种葬俗也就应运而生,这是该时期文化上的共性使然。”②
后世佛教引用了这种葬法,将其称之为“坐缸”, 即“坐化”与“缸葬”的合称。所谓“坐化”,是指一个修行有所成就之人,能够于临终之时,端然坐直而至命终,故又称“坐亡”或“坐逝”。 在古代,“坐缸”这种仪式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沐浴、更衣、入缸。深夜,圆寂法师的弟子会围着师傅的大缸诵经3天3夜,以超度亡灵。第4天,会有专门的法师在祭台前做法事,随后由德高望重的法师和高徒在前面引路,进行入葬,让死者获得安宁。最后经幡传到大弟子手中,表示“衣铱有传”。“坐化”之所以受到佛教推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般人临终时都是躺着的,二坐化的姿势是坐着,似乎能凸显出佛教的超凡脱俗;其二,就是表明死者无疾而终,临终时没有痛苦。佛教中僧人选择“坐缸”,是因为它密封性很好,能让死去法师的肉身保持的更长久一些,即成就所谓的“肉身不坏”,同时圆形的缸口也象征着功德圆满之意。佛教对“肉身不坏”之追求,最早源于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法华经》中大力宣扬了如来寿命无量,常住不灭,即所谓“如来法身,金刚不坏”③。
丰宁满族博物馆陈列的这口瓮棺通体施蟹青釉,显得十分古朴厚重,瓮身的的各种纹饰,又彰显了特殊的含义。其中龙凤、仙人纹在古代象征着祥瑞,寿字、松鹤纹则有松鹤延年之意,而葫芦顶的瓮盖则蕴含福禄来成的寓意,这正体现了佛教僧人坐缸追求“肉身不坏”,成就肉身佛的美好愿望。丰宁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走访当地群众,据称在当年大瓮出土时,瓮内确实盛一坐式和尚遗体,而且其骨骼皮肤纹路依稀可辨。但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尚遗体被随意放置,未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瓮棺内的和尚遗体为什么没有腐烂呢?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和尚生前是位大德高僧,因此圆寂后尸体不腐;第二种说法是和尚吃素,打坐练功,血脉和气脉和平常人不同,所以圆寂后肉身不腐。然而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大瓮属於陶瓷类产品,和尚圆寂后将遗体放入其中,在遗体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来除湿防腐,再用糯米和麻油将大瓮封口,与外界空气隔绝,使细菌微生物不能侵入,因而能够肉身不腐。
丰宁出土的这口元代蟹青釉开光龙凤仙人寿字松鹤纹带盖葫芦顶瓮棺,整个主题图案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寓意深刻,其器形、纹饰的精美程度,在承德地区尚属首例,对于研究古代热河地区佛教葬俗及佛教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红艳:《瓮棺的出现与研究》,《文教资料》 2010年 第13期
[2]许宏:《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考古》1989年 第4期
[3]参见《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册 第372、382、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