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课堂生活化
孔金燕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物理课,觉得物理容易学,“让物理课堂生活化”应该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动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用具、事例、现象等搬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处处有物理.一、利用生活用具、儿童玩具开展物理实验
物理教学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实验教学.只要用心去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用具、儿童玩具都可以当作物理实验教具.例如,学习“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课程时,可以向音乐老师借把吉他,让学生仔细观察吉他的构造,特别要求学生关注弦有多少根,每根弦相同吗?从而引发学生猜想弦乐器的音调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弦的粗细、长度、松紧可能会影响弦乐器的音调.进而用吉他逐一弹给学生听,学生一听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再拿出小孩的玩具:手敲琴.它由八块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的铁板组成,再用配套的小锤敲击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学生看了,听了便知道改变长短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二、利用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物理问题
物理课上尽量用日常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只有当人真正地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人才能获得真知.在讲授“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艘轮船正在海上航行的画面同时提出问题:这艘轮船受到海水对它的浮力有多大呢?还能借助弹簧测力计用“称重法”测量吗?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的困惑,激起了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为了解决轮船在海上航行时所受浮力大小的问题,必须先研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将学生对解决轮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兴趣,引导到研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来.继而教师可以继续做这样的活动:把学生事先折好的一大一小的两艘纸船放进两个装有适量水的完全相同的烧杯中,逐渐向两艘船加放沙子,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烧杯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最后看哪艘船能承载的沙子最多,哪个烧杯中水面上升得高.从这个现象引发学生猜想到浮力大小可能跟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接着播放第二个画面:人在死海里可以自由地躺在海水上看书.学生立马抢答说:浮力的大小可能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见呈现生活现象,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物理问题.三、让物理模型生活化
完整的物理模型往往比较复杂,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器材组合成简单易懂的模型代替.如探究钟摆的奥秘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钟摆;大气压强中的马德堡半球實验在课堂上不可能做真正的实验,但找两个家里用的吸盘代替两个半球就简单多了;针对家庭电路的教学,可以把在五金店买来的电能表、保险丝、闸刀开关、灯泡等器材安装在一块木板上,再用导线连接起来制成一个家庭电路的模型等.四、让体育运动“进”物理课堂
对于体育运动,学生最熟悉不过了,每年学校都要举行运动会,而且电视上天天都能看到体育项目比赛.拿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情境作为题材引入和学习物理知识,学生会非常有兴趣.例如,短跑运动员在短跑时要换穿短跑运动鞋,这种鞋的底部安有小钉,运动员在高速奔跑时,小钉可以扎进跑道,有效地防止运动员打滑摔倒;在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特殊的游泳衣——“鲨鱼衣”,穿这种游泳衣的目的是减少运动员与水之间的摩擦,提高成绩.学生通过这些体育项目就能很好地理解摩擦力.五、物理练习题的设置生活化
物理练习题要是能通过设置丰富、鲜活的生活情境来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就不会觉得做物理题目枯燥无味.对于光学的练习题,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道填空题:我们美丽的惠州西湖,景色宜人,岸上的树木在水中清晰可见,水中见到的树木是光的现象;在那里玩耍的小朋友见到水中游来游去的鱼,不禁想伸手去捉,见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现象.每年广东省中考题很多题型的设置都是以生活情境引入的.
总之,物理教学走生活化道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更喜爱上物理课,更方便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持之以恒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物理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