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李厚康
高中物理课程较初中物理抽象,内容多,且物理题题型解题方法多,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导致很多学生感到高中物理难学,从而产生畏惧情绪,课堂上能听懂,但课下不会做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许多教师和学生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搞好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我们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本人结合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以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的提出者不仅仅指教师,也包括学生.他的发现教学法认为: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蒙的时候,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的悬疑,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我们教师要积极诱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去思考与探究.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设计、探究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改变按自己的经验和思路组织教学的方式.要把大量的课堂活动直接给予学生,放手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动”起来、“活”起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和活动机会,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物理学的探索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简洁的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其主要因素.例如,我们在运动学中建立了“质点”模型,舍去物体的形状、大小、转动等性能,突出它所处的位置和质量的特性,用一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这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以及电学中的“点电荷”模型、光学中的“点光源”模型等.
力学中的落体模型、简谐运动模型、弹性碰撞模型、类碰撞模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能量的变化;电学中的带电质点在电场、磁场中运动模型;热学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模型,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及分子势能的变化等都是物理过程的模型化.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将抽象的物理题简化为相应的物理过程模型,然后利用相关模型的物理规律和公式,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生群体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如果教师教学程序的安排中照顾了少数学生,疏远了多数学生,势必会挫伤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只限于几个学生的课堂提问、做题和实验,无论师生如何配合,整个课堂气氛也活跃不起来.教师要对全体学生充满真挚的爱,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观念.教师喜欢聪明勤奋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很自然的,但更要尊重、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温暖,激励强化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缺乏持久的兴趣,也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顽强的求知欲.这都需要教师去耐心地了解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困难及知识中的难点、薄弱环节等.教师备课时在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同时,应该认真掌握学生情况,且把学生这一主体放在首要地位.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物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普遍的相互作用、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自然观察紧密联系,要树立“脑中无物,难以树理”的观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教学中问题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小球、木块等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多的是采用学生在生活中能轻松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
总之,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变填鸭式教学方法为启发型、探究型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