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木兰诗》教学研究

    张晨蕾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在对《木兰诗》进行教学时要联系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让学生在文本与语言的统一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文学品读和欣赏中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在习得中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关键词:《木兰诗》 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当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达成。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语文教材是不容忽视的素材之一。部编版语文教材是在201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助读系统更加精准、明确,更加能体现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是其亮点之一。[1]

    《木兰诗》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課文。语文教师在对《木兰诗》进行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文本解读,还要联系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包括单元导语、课前预习解说、文下注释、课后习题等多项指示性话语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文本与语言的统一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文学品读和欣赏中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在习得中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一.《木兰诗》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木兰诗》的一大特点是全文详略安排得当,着墨较多的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略写了战争场景。另一特点是作为一篇长篇叙事诗,情节有趣味性,语言富有生活气息,细腻生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文本特色,让学生主动进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进而达到文与言的统一。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长篇文言文,对很多字词都有疑惑,比如古今异义的“爷”、“走”等,学生容易分辨不清,再比如“鞍鞯”、“辔头”、“金柝”这些生僻字,学生对其读音、写法和意思都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扫除语言文字障碍是首要的教学目标。因《木兰诗》语言极其优美,全诗朗朗上口,易于诵读,可让学生在反复赏读中提升语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知语言、梳理语言、积累语言。

    结合课后习题来看,《木兰诗》中的互文写法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课后习题“积累拓展”中通过具体四个具体的例句来学习“互文”手法。首先教师要明确“互文”的概念——“参互成文,含而见文”,看似是说几件不同的事,其实互相参照,表达的是一件事情,“积累拓展”也在题干中提到“互文”的意义“——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什么将军都战死了,壮士却归来了?教师应在此详细解释,告诉同学此句意为将军和战士经历百战,死伤无数,最后归朝。讲解一例后,再用其他例子不断夯实学生语言基础,使学生们正确掌握互文手法的特征和形式。

    与此同时,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将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和丰富想象力去进行写作,力求达到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共同提升的目的。上文说到《木兰诗》全篇详略安排得当,详而不繁琐、略而不疏漏、剪材详略得当、结构紧凑,更能集中地显示中心。[2]全文在战争场面处着墨较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虽然描述简洁短小,但短短的六句文笔就写出了木兰艰苦奋战的多年军旅生涯,极有场面感。这里教师可以指点学生把略写的部分依据文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扩写。

    二.《木兰诗》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莫过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有问题才能有发现。问题从哪里来?问题在文本中,从语言运用中来。例如本文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学生可依据造字法从口字旁猜出“唧”是一个象声词,那“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呢?课下注释给出的释义是“叹息声”,如果不看课下注释和后文,学生很有可能会以为是织布机的声音。这时老师需要进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织布机声”就一定不对吗?教师带领学生翻译课文进入情景,以第一种释义“叹息声”,可译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一声叹息连着一声叹息,(慢慢地)听不到织布声了,只听到木兰的叹息”;以第二种释义,可译为“织布机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慢慢地)听不到织布声了,只听到木兰的叹息”。二者相比,第一种情景显得比较连贯,因此“唧唧”译为木兰叹息声更妥帖。

    第二段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教师可提问学生,这句话是谁问的呢?木兰真的像她所说的那样“无所思忆”吗?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自己的答案。这句话是个画外音设问,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提问的人可以是木兰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联系下文,木兰看到“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应该是相当忧愁,但她却在回答中掩盖了自己的想法,这也许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不想让旁人担心,这一个具有人情味的小细节体表了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实饱满。教师要以此两例引导学生明白联系文本进行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进行大胆质疑和批判性阅读,是拓展思维,提高阅读和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木兰诗》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木兰诗》首先美在其语言。它运用排比、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且全文大部分都是五言句,句式基本对仗,间或穿插着一些七言句和九言句,这样更显得文章错落有致,读来别有趣味和美感。教师要把握准本文诗歌的文体特点,让学生在赏读中去感受其节奏美、韵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木兰诗》其次美在其人物形象塑造。部编版语文教材编者在课前预习板块特意强调了这样一句话,“这首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学习时注意从这两方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在课后习题“阅读探究”中,又提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这两句话实际上都指明了“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木兰”是一个极美的艺术形象,她美在她的鲜活,木兰不是一个刻板的英雄模板,而是一个具有真实情感的人。她首先是一个女孩,她的身上也会呈现其他女孩子所有的情感,比如“木兰当户织”,她像普通女孩一样勤劳的操持家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她也会有惆怅的时候。比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她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离乡后思念父母,而不是像机器一样视死如归的去往战场;得胜之后衣锦还乡,她也会禁不住“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既是女孩子爱美心態的显露,更有一些女孩子特有的得意、幽默的心态显露,她急着换回女孩子的模样,是为了“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要吓伙伴们一跳,让他们吃惊、佩服,一个活泼俏皮、生动有趣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

    她其次是家庭中的女儿,“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她忧虑着家庭的未来,愿意替爹娘分忧解难;“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说明她的家人亦同样关心着她,以她为荣。

    最后她是一位女性英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写出了木兰在战场上的勇敢、刚毅;“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不慕名利,质朴纯真。

    木兰作为自然人,身份是女子,家庭身份是女儿,社会身份是女英雄,这三种身份和谐统一,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饱满的、美丽的“木兰”。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文学品读和欣赏中找寻归纳木兰形象,发展审美能力:

    四.《木兰诗》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本的字词语句中承载着古人生活时代的种种文化。通过学习这些,学生们可以了解古代的社会状况、文化艺术以及古人的思考方式。比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学生可以了解古人骑马时的所需物品。再比如“金柝”、“策勋”、“火伴”,通过对这些词语的了解,学生可窥见古代战争的一角。这些古代的文化常识会让学生更加贴近文本。

    除了文化知识,学习传统优秀思想观念和人格文化也需要贯穿文本学习始终。部编版的《木兰诗》放在七年级下册,和诗歌《黄河颂》、小说《最后一课》、散文《土地的誓言》共同选入第二单元。单元导语如下“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天下国家”。以此来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感受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除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木兰的“孝”、“巾帼不让须眉”等优秀精神也在本文中得以体现。但教师要注意,不是文本中的所有文化都是有益的,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加以鉴别,选择那些与时代联系密切,对学生成长有益、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增强作用的文化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对《木兰诗》分别进行论述只是为了方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此分割。这四个方面应该环环相扣、协同发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该建立在此之上,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素养、思维方式、审美素养、文化素养方可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2016,36(11):3-11.

    [2]王晓东.对话与潜主体性:新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以《木兰诗》教学的个案研究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11-114.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