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豆福传》中艺术符号的本土化表达

    曾瑜

    先秦哲学家庄子,曾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仙人的模样:“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乘云气,御六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1]伴随庄子的吟诵,仙人成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并因此而演化出一整套复杂而又精致的美学意象,成为道家文化传统的代表。诸如《大话西游》《白蛇传》《红楼梦》等影视作品中都有神仙的身影,可以说,中国人对仙道的追求已经融入到了血液之中。由于这种文化的天然亲近性,我们对《功夫熊猫》这类蕴藏着深刻中国哲学意味的动画电影充满喜爱,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也适时地察觉到了这股潮流,推出了如《捉妖记》《龙的传人》《小门神》等带有浓厚中国烙印的作品,它们都试图利用这种文化上的无障碍沟通,降低观影门槛,吸引更多不同年龄阶层的观众。由京基动画制作出品的《豆福传》也同样如此,该作品选材自我国西汉时期的民间故事,以淮南王刘安的传说为蓝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古风古韵的风格与精湛的现代动画制作技术双剑合璧,通过描写主人公豆福的修仙经历,使观众获得文化情感上的共鸣、价值观上的意义认可。笔者认为,在这部作品中,最令人称道的有两点,一是通过豆福的经历,完成了仙、道等美学符号的塑造;二是运用了尖端动画技术,实现了中国美学特色的本土化表达。

    一、 仙——匠人精神的深度探讨

    提起动画电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世界上的两个动画强国——日本与美国。日本与美国,都各自以符合自身国情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动画美学特色,动画师将普遍的艺术审美以本土化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之上。例如,由高畑勋执导的日本动画《辉夜姬物语》,以浪漫而梦幻的水墨特效呈现出了《竹取物语》中的淡淡哀愁。美国动画电影无论是上个世纪的《花木兰》还是本世纪的《功夫熊猫》,尽管运用的是中国题材,但都以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作了相当多本土化的工作,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这些作品体现出了创作者在动画技术与艺术上的追求,他们都秉承着一颗匠人之心,追求着艺术特色的本土传承。

    尽管中国现代的动画电影市场起步较晚,相对于日美而言质量较低,但中国有着光辉的动画电影历史,也有着自身的艺术审美特色,因此,老一辈国产动画人才能创作出《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宝莲灯》等优秀作品。如何将这种审美呈现在大银幕上,使其走入院线、融入当今时代?如何令现代的动画技术与传统的美学素养融合?为此中国动画电影人作了许多努力,从《大圣归来》到《小门神》,画面效果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而《豆福传》的出现更是令人欣喜。

    阴阳,是道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在作品中,豆福从月下一跃而起,幻化为一条黑鱼,以舞蹈的形式,与明亮的弯月形成了一幅完美对称的阴阳太极图,这昭示着豆福的仙术大成,其中独具匠心的创意精妙无比,这种韵味唯有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观众方能领会。而这仅仅是片中所体现的中国元素的冰山一角,为了原汁原味地表现出中国的传统特色,创作团队深入宏村、武当山等风景名胜地取景。虽然导演戏称这是旅游,但是作品中的徽派建筑、人物服装的针脚走线、木桌纹理等细节的处理,都用心至极,足以显示作品的匠人精神。在西汉这一时代背景的表现上,作品对汉代历史传统、道家礼仪的处理,也值得人们为之击节称赞。例如在服装设计上,汉服等中国传统服饰的细节被表现得十分到位。同时,作品还还原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开篇便以开阔的背景与强烈的黑白对比呈现出无限悠远的意境。这些方面的成功可以归结于《豆福传》运用了自身开发出的景深系统,通过对画面定焦技术的改进,令光影表达更加地真实自然。无论是月夜下的城镇,或是青天白云,在空间上都呈现出了相当程度上的立体感。并借助这一系统,将豆子们的神情样貌以精致入微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让原先难以呈现质感的技术难点,变为了整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这方方面面的细节融汇在一起,共同成就了银幕上惟妙惟肖的中国风动漫形象,展现出一幅中国古代的生活画卷。随着豆福求仙之路的情节发展,西汉时期的物与景被加以或夸张、或简化的处理,徐徐进入了观众的视线之中。可以说,在运用了各式技术手段的效果下,作品较为成功地唤起了现代中国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激起了人们的文化亲近感。

    但仅仅具有文化上的亲近感,还不足以体现动画电影这一类型自身的特色。一般而言,动画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真人摄影的许多局限,例如真人演员无法完成的肢体演出,花费巨大的特效效果等,都可以在动画电影中轻松实现,借助现代技术为媒介,人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例如,在电影《豆福传》的前半段,画面集中于展现古代中国的韵律之美,而随着剧情的进展,故事进度也突飞猛进——外星人、高科技等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对于外星飞碟的描绘,双方打斗时的绚烂色彩,流光幻影体现了国内一流的动画技术水准。最后,除大场面与背景的描绘之外,《豆福传》在借鉴国外优秀动画的基础上,将中国道家的传统思想融入到了人物的日常修炼过程之中,这集中体现在神经豆对豆福的种种训练上,无论是掀起的水龙,还是豆福有力的出拳都能看到作品对天人合一、刚柔并济这些道家理想的传达,可见,在借鉴国外动画技术的同时,本片也很注重本土审美艺术的表达。

    在此前,李克强总理呼吁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要学习匠人精神,其实匠人精神就是对于事业的热爱,对自身领域的不断深挖与钻研,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得到人类原始好奇心上的满足。动画师们在自身的美学素养和想象力的配合之下,运用中国传统动画技艺与世界先进手段,钻研并打造出了《豆福传》这部精品动画。在这部作品中,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创作者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其细节处理与影片整体艺术风格的呈现,都值得广大中国动画电影学习。

    二、 道——人性本真的完美回归

    电影艺术,不仅仅是构图、光影、景深、人物造型等专业技术层面的功課。任何的艺术,从根本上说都是艺术家自身思想与理念的集成体,技术仅仅是沟通创作者与观众的外在媒介。所以,对于艺术特色的探讨,要讨论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觉察到技术背后更深的价值与精神追求。而在《豆福传》中,这一层面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什么是道?

    关于道的探索,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各家各派都以自身不同的方式,去体会道的存在,而在动画电影《豆福传》之中,对于道的探索则与豆福的内心历程、与其灵魂的转变结合起来。

    在动画中,豆福对于道的追寻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懵懂无知,认为道就是某种超越俗世的真理,只要得到了道,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为此,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求仙之梦,但心中并不知道路在何方。第二个阶段是接受神经豆的训练后,豆福对于道似乎有了一种实践性的领悟。他学到了许多的仙术,再也不是之前被人嘲笑的小豆子,这时,道就是神通,就是呼风唤雨的能力。最后一个阶段,在发现了修仙的骗局后,豆香又离他而去,化作一颗红豆,他才明白道不是遗世独立的一味逃避,而是每时每刻都去享受当下的美好。红豆是爱情的象征,古诗有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懵懂的少年在最初修仙的时候,就只是想为豆香做出世间最好吃的豆腐。但是在追寻的过程中,少年迷失了方向,直到最后才幡然醒来,顿时悟道。在这个故事中,豆香与豆福的爱情被隐藏在对道的追问之下。最初,懵懂的豆福以为道是超越世间的绝对真理,最后他才发觉道是手里香消玉殒的小红豆,是往昔伊人的音容笑貌。这种令人叹惋的爱情叙事早在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中就已出现,但在近期的动画电影之中却并不多见。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主要还是面向儿童,儿童的认知能力不如成年人,阅历也不如成年人丰富,所以对于这类爱情叙事与道家哲思,难以拥有深刻的体悟。从这个角度上而言,《豆福传》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新的突破与尝试。

    从爱情叙事入手上,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这部作品要以豆腐为主角了,这其中暗含了导演的良苦用心,就时代背景而言,历史上关于淮南王刘安有两个最为著名的典故,其一是刘安是豆腐的发明者,传说在其修仙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发明了豆腐。其次,刘安在修仙成功之后,不仅仅自己飞升了,更带动家里“鸡犬升天”。而历史上的刘安,则与其门人写出过道家名著《淮南子》。毫无疑问,将刘安嵌入本片的宏大世界观,是对我国仙道文化的致敬。而豆腐,则代表了仙道文化的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点化。众所周知,在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有卤水点豆腐这一过程。在作品中,导演巧妙的将点豆腐延伸为精神上的点化,刘安、神经豆、豆香都以各自的方式点化了豆福,令他完成了灵魂上的蜕变。第二个因素是生生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道并不是停滞的,也不是静止的。道是周流不息,生生不灭的。在道德经中,老子说“上善若水”。用水来比喻道,形容其流动不息的特征。而豆芽,也恰恰有这个特征,豆芽的用途十分的广泛,无论是豆腐、豆浆等,都可以用豆芽制作。一颗小小的豆,内在蕴含着万千不同的可能性,生生不息,流转不停。在作品中,豆香在死后变成了一颗红豆,豆福将红豆种入土中,红豆又发起了芽。这不仅是一段美好爱情的最终结局,也是豆福对于人性本真的回归。他领悟到,其实道就在生活之中,就在我们日常与他人的爱之中,在生生不息流转之中,永遠葆有青春的美好希望。

    结语

    修行,是中国儒释道哲学体系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一个人对于天地万物、对于自身、对于他者理解与学习的过程。在修行中,我们逐渐放下我执,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回归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构建属于自身的意念世界。动画电影《豆福传》借助豆福的修仙经历,隐喻了这样一个砥砺自我的过程,在卓越的动画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本片将中国自身的艺术特色、审美特点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出来,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既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悲哀,也体悟到了仙、道等美学符号的玄妙。在审美意象的构建上,《豆福传》无疑是近期国产动画电影中的翘楚。

    参考文献:

    [1](战国)庄周.庄子[M].孙通海,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