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行动中广播报道问题探讨
孙崇峰 云梅
【摘要】广播因其传播及时性、低成本、受众对象广泛等特点在抢险救灾报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国内外多次抢险救灾中广播报道的实例,分析抢险救灾中广播报道发挥的作用,并针对抢险救灾中广播报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广播? 抢险救灾 优势?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22? ? ? 【文献标识码】A
一、广播媒体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媒体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在全媒体时代,广播依旧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在媒体竞争中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
2009年上映的科幻电影《2012》是一部描写地球灾难的影片,强烈的地震、剧烈的火山喷发导致人类家园变成人间地狱,片中人物在灾难现场对地球毁灭进行了广播直播报道。虽然是影视作品,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
概括来讲,广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播方式迅速及时。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速度是新媒体的一大优势。但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灾难事故发生时,会面临通信、网络不畅的情况,此时,广播的传播优势就展现出来。通过记者的现场连线、现场直播,受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事件进展情况,政府部门可以做出相应对策。移动电话和卫星电话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时效性。
第二,成本低,经济实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听广播已经不单单限于一部半导体收音机,车载电台、网络电台、手机内置收音机、手机客户端等都成为广播传播的载体,受众接收广播更为便捷。同时,和其他媒体产品相比,广播节目的采访、制作、传输等环节的成本都相对较低。
第三,受众对象广泛。广播以声音为传播媒介,作为伴随性媒体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车载广播、农村大喇叭、校园广播普遍,甚至有些单位定时播放广播节目,听广播不受场所限制。同时,听广播的群体广泛,不论男女老幼、文化程度高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很方便地从广播中了解最新的信息。
二、广播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作用的实例分析
重大灾难发生后,电力、通信一般均会中断,基于互联网的众多媒体便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此时,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广播信号就成为人们获取消息的重要途径,甚至不可或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很多时候广播不仅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组织疏导的重要媒介。
(一)日本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广播及时、快捷、方便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次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500人,灾情严重,但当地社会秩序没有发生较大的混乱,民众普遍认为广播的及时准确报道起到了很大作用。地震发生在当日5点47分26秒,地震发生时的画面被日本神户电视台办公室里架设的摄像机拍到,仅仅过了2分40秒,日本放送协会(NHK)广播就播出了地震发生的消息;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小时,NHK神户支局记者已经进行广播直播连线,介绍记者身边的受灾情况;7点,距离地震发生不足一个半小时,NHK神户广播电台、电视台救灾直播就开始了。①
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日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防灾通信网络应急体系,紧急广播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生海啸、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紧急广播系统会立即启动,第一时间发布受灾信息、救援情况等,当地民众可以根据信息提示做好相关准备。在日本,收音机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应急用品。
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大地震和海啸。图1为福岛县南相马市一名获救的75岁老人。灾难发生后近一个月的时间他都困在屋内,收音机是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
(二)中国
1. 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手机通信受阻,灾区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中断。地震发生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紧急启动应急预案,14点58分,播出了第一条地震消息。与此同时,为扩大对受灾地区传播覆盖范围,国家广电总局紧急调运短波发射机等设备,保证第一时间将灾区信息和救援进展情况传播给受灾群众,便于群众积极组织自救。
2008年5月14日14点,救援部队某军长许勇用海事卫星电话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第一时间报告震中映秀灾情,使“孤岛”映秀不再成为盲点。
在抢险救灾行动中,道路交通条件是抢险救灾的头号要素,如何打通和保障通往灾区的道路刻不容缓,此时,交通信息状况如何传递就成为重要考验。在汶川地震中,灾区的通信、电力、道路均断绝,广播成为公安和交管部门下达命令、发布信息的平台。
在汶川大地震的抢险救灾中,中央军委向参战官兵发放了17万台收音机,并开设了战地广播,第一时间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
2. 2013年“4·20”四川芦山地震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雅安人民广播电台、芦山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办了“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这是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应急频率。国家应急广播共播出了32天,定向播发了受灾状况、防灾预警、救援进展、卫生防疫、心理干预等信息,累计播出约为770个小时,成为灾区震不断的电波,给受灾群众以极大帮助和鼓励。②
3. 2014年“8·3”云南鲁甸地震
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發生后的48小时,“国家应急广播·鲁甸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开始在震中龙头山镇龙泉中学播音,利用当地学校大喇叭发出第一条消息,随后利用当天运抵的设备,正式通过当地频率FM98.6播出节目。播出时间为16天,约380小时,成为灾区群众主要的信息来源。③
三、抢险救灾中广播报道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1.时效性
时效性强是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特征,也是抢险救灾行动中广播报道的一贯要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电视直播改写了新闻的定义,新闻不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变成了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广播报道已经做到了这点。抢险救灾的黄金期指的是灾难发生后的72小时,广播作为重要的应急媒介,报道的黄金期也是72小时,这是广播发挥信息传递功能最强的时段。此时,电话连线报道是突发事件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编辑记者可以第一时间拿起电话连线事发地的当事人,快速传播消息。72小时之后,影像的直观、文字的深度开始跟进,广播的优势开始大幅下降。
2.第一现场
除了时效性,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第一现场。记者只有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正在发生的事件,发回的报道才是最真实可信、最生动鲜活的。同时,记者只有到了第一现场,才能将自己的个性化感受融入报道中,才能化抽象为具体,让报道更加真实和鲜活。在抢险救援行动中,救援信息都是实时更新的,只有在现场才能有机会拿到第一手资料,发掘抢险救援行动中的鲜活素材及生动故事,给受众提供真实、及时、生动的新闻产品。
3.非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赶往事发地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记者不能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现场,应该怎么办?首先,应尽可能地寻找事件发生时现场的录音、录像资料;其次,要多采访事件当事人和亲历者,多用事件当事人和亲历者的录音,报道才会生动可信。
(二)现场直播连线
在抢险救灾现场,记者要勇敢地拿起电话或话筒进行现场播报。电话连线的报道形式已经被广播和电视广泛地采用。例如,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时,凤凰卫视的记者卢宇光就是通过电话进行现场描述和报道的。尽管有时候显得语无伦次,甚至声音颤抖,但这是同步直播,非常及时,也非常真实,受众是可以理解的。
在救灾行动中,现场直播对一线记者的要求比较高。首先,记者的个人素质要过硬,包括语言表达、现场观察、现场控制以及随机应变等诸多方面;其次,记者的现场直播一定要注意传播效果,在直播前一定要考量好播报的侧重点,要让报道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传播社会正能量;最后,记者一定要记住自己除了是一名记者,同时也是一名救灾人员,不能因为报道耽误救灾进度,更不能因为报道而放弃救人的机会,这时候记者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的身份出现,而非记者的职业身份。
(三)客观报道,传播正能量
广播记者在参与抢险救灾行动报道时,一定要遵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切忌夸大、推测报道。抢险救灾行动本身就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对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进行生产生活救助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旋律是媒体记者必需的责任,要在向公众传播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的同时,将救援情况、救援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傳播给受众,奏响抢险救灾行动的最强音。
四、目前抢险救灾中广播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报道内容单一。在抢险救灾行动的相关报道中,特别是在灾害刚发生时,广播报道基本以电话连线、广播消息的形式出现,报道内容基本上是记者发现了什么就报道什么。报道内容比较零碎,记者上什么“菜”受众就得吃什么“菜”。
报道深度不够。虽然说广播及时快速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报道深度的不足,但对广播受众来说,听广播消息有时会出现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一篇广播稿件听完之后,如果没有后续报道内容及时跟进,受众心里会冒出多个疑问。
信息获取不通畅。在抢险救灾报道中,记者普遍反映获取权威信息的渠道不畅,以至于信息在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滞后性。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信息发布观念的落伍。“遮羞”是长期以来根植于各级地方政府的落后观念,为此能不公开的就不公开、能不发布的就不发布,相关地方政府部门面对记者的采访也是一推三阻,延后甚至阻隔了信息的传播。④
(二)建议
目前,我国应急广播体系顶层设计已完成,但在操作层面还有许多细节亟待完善。广播媒体在抢险救灾报道时,应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体系,做好抢险救灾广播的各类预案,快速针对灾难本身做出切实可行的报道方案,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报道,做好舆论引导,进而改变目前抢险救灾广播报道中碎片化的不利情况,力争全面、客观、准确。
各级广播电台应该与气象、地震、交通、航空、医疗等系统及公安、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建立长期的横向应急联络机制,灾难事件一发生立即启动报道程序,汇集多方资源,快速、准确共享各类信息。
提升广播记者参与抢险救灾采访报道的能力水平。抢险救灾报道对记者各个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应开展相关专业能力培训,除具备传统广播的业务能力外,还应拓展全媒体报道能力。抢险救灾报道对记者的自我保障能力和体能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如自带三天的食物和水进行自我保障,跟随救援队伍进行报道不能掉队,等等。
在诸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抢险救灾报道中,记者跟随解放军、武警部队行动较多,吃住行等方面能基本得到保障,但是极端情况下救灾部队自身保障也很困难,有时救灾部队也是对每个人定量保障,没有多余的保障份额,所以记者应树立自我保障意识,锻炼自我保障能力。
注释
①温秋阳:《中国应急广播建设思路》,《中国广播》,2014年第4期。
②③王磊、卢六翮:《关于应急电台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舆论引导作用的典型案例和思考》,《西部广播影视》,2015年第6期。
④徐煊:《国家应急广播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受众应急信息接触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军事宣传中心、西藏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