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正误悟理立人
摘 ? 要:一道试题学生的“疑似解答”引发我们阅卷教师的激烈讨论;试卷讲评时,师生一起探讨解答的正误,领悟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疑似解答;探讨正误;悟理立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10-0056-3
1 ? ?疑似解答
最近,学校组织高三学生参加了全省教学检测考试。在网上阅卷时,我们发现一种解答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同而过程不同的“疑似解答”,引发了我们的好奇与争论。现将试题的解答记录如下。
例题 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接处于直立状态。细绳跨过一固定光滑定滑轮,一端系在物块A上,另一端连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小挂钩。小挂钩不挂任何物体时,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在小挂钩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并由静止释放后,物块A开始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接触地面,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设物块A上升通过Q点位置时速度最大,求Q点到出发点的距离x0及最大速度vm;
(2)若物块B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N倍,试分析说明不管N多大,物块A上升到Q点时的速度都不可能增大到2vm;
(3)若把物块B撤掉,在小挂钩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外力F(未知)。使物块A由静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上升到Q点,求此过程外力做的功。
怎样讲评这一道试题,笔者心中有底了。
2 ? ?探讨正误
讲评试卷时,将“疑似解答”告诉学生,问:你认为该生的答案是正确还是错误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兴致来了,有说错误的,也有说正确的。
师: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 ? ?悟理立人
3.1 ? ?悟教:学生的创意解答需要教师赏识
在本题解答中,常规的解法为运用功能关系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观点进行解答,其实“疑似解答”中只是将平均加速度转化为平均作用力即动能定理。如果说这些考生在考试中临时推导出这个关系式,那么他们的创造能力极强,应该被大力表扬。
3.2 ? ?悟学:试卷讲评更要考虑学生的学情
诊断性考试的作用在于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教师在统计学生解答时,既要归类正确解答,也要分析错误原因。
试卷讲评时,教师更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在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处下功夫,既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必要的话还得举一反三,让学生触类旁通,加深认识。
3.3 ? ?悟教学: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在我们现在快节奏的高三总复习中,高三教师总希望抢时间组织复习:一轮、二轮、三轮……似乎轮次越多越好;批改作业、阅卷速度越快越好。领导急着拿到分数,学生急着看到成绩。在赶忙赶急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学生解答过程的感受,忘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总复习中,我们教师是否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节奏,等等学生。师生一起悟理,在悟理中帮助学生进步,促进教师成长。
参考文献:
[1]曾湖贤.怎样的习题教学才是学生所需——由一道習题讲解引起的教学思考[J].物理教学,2015,37(4):25-26.
(栏目编辑 ? ?罗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