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校企教学联合体的建设研究
娄在凤
摘要:校企教学联合体是校企双方深入合作的结晶,是解决合作表层化等问题有效途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双方利益诉求很难达到平衡、关系松散、诸多客观困难难以克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我校旅游专业群构建校企教学联合体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创新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构建以“利益链”为主的多种管理模式,明确教学任务,联合开发市场需求的教学课程,实现校企联合体资源共享与配置,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校企联合体;实践;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转型,对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校企双方只有通过深化合作,探讨更加紧密的合作模式,方能提升教学质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校企教学联合体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共培、基地共建、专业共育等方面的更深入合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进行人才联合培养,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内在需要相契合的合作途径。
1 建设校企教学联合体面临的现实困境
1.1 双方利益诉求很难达到平衡,关系松散
利益相关这理论认为,组织内成员的利益是基础性的,如果双方缺乏认同或达不成共识,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呈现出畸形、依附甚至失衡状态。在以往的合作中,校企往往仅仅考虑自身利益,双方合作流于形式,比如高职院校追求目标是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在双方合作中,学校过多强调自身的话语权,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育人义务推于企业。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经常因为市场的变动、政策的支持等方面来增加或减少对学生的培养热情。另外,双方组织关系松散,在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及人才利益方面经常出现对接失衡状态,致使双方合作基础并不牢靠。
1.2 双方合作的诸多客观困难难以克服
校企双方合作存在很多客观困难,首先学校教学稳定性与企业需求动态性不能有效衔接。教学工作的稳定性是高等职业的中心工作,要配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运行管理。而在双方合作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旅游业旺季集中在春秋季,有企业就提出希望学生在这些时间停课实习,以满足他们的用工需求。再者,由于交通、地理位置等原因的影响,学校教师很难及时给予实习学生的教学、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很难把握,专业知识提升也不好控制,很多企业也不情愿承担过多的成本。
1.3 政府职能缺位,保障机制不健全
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容易,真正有效运行很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推动力欠缺,发挥的功能有限,教育是一种普惠性的公共产品,但是政府对校企联合体的存在很多制度不健全。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法》以及各层次的职业教育规划等相关法律文件来看,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都比较宏观,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实施细则。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专款资金不足,政府如果不及时给予企业资助,是很难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对于校企合作双方都缺少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及考核机制配套实施,对于具体操作程序缺少标准。
2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教学联合体实践探索
校企教学联合体的建设是对双方合作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由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教学联合体。以我校为龙头单位成立的嘉兴欣禾职教集团,由中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共同组成,设有指导机构、管理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及服务机构,共立项建设的8个教学联合体。其中旅游专业群联合体借助企业的力量,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多种途径探索合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学生的积极性。
2.1 构建以“利益链”为主的多种管理模式
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的产业人才,而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两者目标的不一样成为校企联合体的首要解决问题。因此,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对双方利益进行“捆绑”就非常重要。我院旅游专业群以资产为纽带,“利益链”构建为重点的校企教学联合体,统一育人的思想,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校企双方按比例共同出资成立隆聚酒店管理学院,理事长由企业担任,副理事长有院方派出,实现双方共同领导的管理模式。设有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联合体的日常建设、运行与人财物等管理,由企业、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师资队伍,校企双方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包括培训、实习、考勤、食宿、劳动纪律及科研成果奖励。同时也继续与乌镇旅游公司成立订单班,按照协议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
加强考核监督机制,成立考核小组,对校企联合体的成效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共设三个一级指标,包括年度工作目标、保障工作及特色项目,细化为18个二级指标,主要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会议、论坛、研究、典型案例等进行数据细化,将考核结果设为优秀、合格、不及格,对优秀企业进行表彰和鼓励,不合格的企业及时沟通,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2 明确教学任务,联合开发市场需求的教学课程
专业委员会成员由学校专业老师和企业教师组成,双方共建旅游与酒店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的纲领。旅游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要充分发挥企业的话语权,由企业提出最新岗位需求和标准,如隆聚酒店管理学院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及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教学型工作岗位分为五类:基础服务岗位、拓展性岗位、成长性岗位、晋升岗位和关联性岗位。双方更加岗位设计来商定人才培养方向,共同制定课程体系,经过专业委员会反复讨论进行修订。
校企双方共建课程,打破传统学院教学课程,做到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双方共同组建研发团队,主要有员工思想与酒店企业团队建设、酒店职业素养塑造、酒店基层管理者领导力建设、酒店绩效与服务品质管理、酒店中层管理者领导力建设六大模块,贴近市场需求,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与乌镇旅游公司共同开发旅游礼仪、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景区讲解技巧、对客服务技巧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2.3 建设人财物等资源共享互助机制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源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我院旅游专业群实现“学院教师经理化,企业经理教师化”,每年安排2名教师入驻景区和酒店,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一起承担教学、生产、管理、培训、技术研发等各项任务,共同做好企业学院的高质量运行工作。企业经理定期到学校进行创业讲座、管理经验分享、走进课堂,分享实战经验。乌镇旅游景区优秀员工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将一线员工的实操带进课堂;隆聚酒店订单班开设厨房管理课程,酒店经理作为兼职教师正常上课,真正做到企业人员进课堂。
此外,景区和酒店等旅游企业提供操作设备设施,协助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按照要求,将场地改造为教学场所,打造集教学、生产、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教研实训基地,隆聚餐饮集团酒店管理学院设有4个专用培训教室,其中3个普通教室分别可容纳500人、200人、30人。另多功能实训教室一间,建筑面积约800平米,配备齐全的操作设施,可全程模拟酒店管理各岗位操作流程。配套设施齐全,统一配置床、书桌、衣柜等—体化家具,电视、空调、网络等设施,每间房间约为30平方米,男女各15间,内置电视、乒乓球桌、电脑、图书室、健身器材等公共活动设施。双方共同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各种优势,将人财物整合利用,推进教学场地的建设。
2.4 实现校企文化的相互交融
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一种亚文化,其文化根源具有相同性,但这两种文化的内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企业重视现实的经济利益。因此,校企联合体的最成功的融合应该是双方文化的融合和认同,学校主动接纳吸收企业文化,将企业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创新精神引入校园,在教室环境、图书馆、网站等地方引进和融合企业文化,班级管理引入企业管理理念,严肃考勤,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奖罚。第二,企业也积极吸收院校理念,比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等贯彻经营中,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要有与学生同舟共济的勇气与决心,真正实现校企文化的共荣和共融。第三,加强师资队伍的融合。师资是校企联合体的灵魂,所有的工作最后都落实到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因此,双方教师队伍在文化理念的融合是关键的一步。校企双方开展“一师结一师”活动,即每位专业教师结对一位企业骨干,拜师练技能,他们共同指导实习生、合作开展课题、互听课、合作培训,双方相互取经。教研室每年选派一名教师在企业脱产顶岗,学习企业行业先进理念,共同攻关课题,积极转换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校企教学联合体建设的思考
3.1 选择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企业,摸清企业需求,置身区域经济发展是关键
校企教学联合体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将改革置身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首先,企业的选择是关键,应优先考虑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的紧密型合作企业,有着良好合作的企业会减少校企之间的磨合期。同时,要紧跟社会变化,每年做好企业需求调研,与企业骨干、经理等人员要做到推心置腹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科研难关、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哪些方面人才,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及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的联系合作,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从宏观上了解专业的发展与动态,积极争取产业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定期组织开展产教研等方面主题性活动,如产教论坛、学术论坛等,加强合作的针对性,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案,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高技能型人才。
3.2 加强激励措施,调动企业、行业及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校企教学联合体的动力措施应该采用利益激励和情感激励。企业可以以股份形式参与教学联合体建设,实行目标激励和典型激励,对于贡献较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物质激励,加大对典型企业的弘扬;企业都渴望得到优秀的人才,选取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优秀的企业都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校企联合体的打造中,汲取企业文化的营养与学校文化相互融合。在合作态度上要保持主动性与多样性,如教师可以经常送技术服务到企业,与企业共同攻克难关。此外,校企双方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更多关爱,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实习条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加大宣传,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培养专业自信。
3.3 教学联合体的改革要做到明确目标,细化运行成效
教学联合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教学、学生管理、基地建设及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等方方面面,必须把各个教学环节、系列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基地建设、设施物资的采购等都纳入联合体建设中,要成立教学改革联合体小组,有专职人员来负责协调与联系,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好整体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做到统筹兼顾。明确紧密型、共享性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确定稳定的教学团队和适应企业的教学课程,建设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标准及相关配套措施,才会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运行成效要进行细化,特别对校企联合体的人才培养量、基地建设、技能竞赛获奖目标、合作应用技术项目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联合科研攻关等各方面进行量化,有助于教学联合体成效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