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认知能力培养与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关联分析
安士伟 罗楚新
[摘要]非认知能力是一种心理素质,其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品质特征起着内化、养成的作用。提高非认知能力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大学生管理效能的现实途径。应通过对大学生上好入学教育“第一堂课”、开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一门课”,为大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微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常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其非认知能力,使其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推动、固化的作用,以增强管理的时效性。
[关键词]非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12
非认知能力是相对认知能力而言的,195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提出,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参与的虽非智能因素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素质能力。非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重要心理品质。非认知能力是指与非认知因素相关的情动力、注意力、意志力、自评力、调控力等心理素质能力。近年来,学界对非认知能力与创新思维、非认知能力与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关联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鲜有与大学生管理相关的研究,本文拟从大学生日常管理效能的角度,探究非认知能力对大学生日常管理的作用与影响。
一、提高大学生非认知能力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应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的力量是由生理方面的力量、认知心理方面的力量、非认知心理方面的力量所组成,我们分别称之为体力、智力、心力[1]。体力是人的自然力,智力是人的认知方面的能力,心力则属于人的非认知方面的能力。认知能力是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记忆、思考等过程中产生的能力,它是以知识、技能、经验为对象的。在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过程中,渐渐地有了领悟,有了感受、体验,有了情感、志趣,有了价值、观念选择等,这些属于非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通过心理系统,把知识、经验等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大学生要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其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十分必要的。非认知能力中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坚韧的意志品质与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所修学科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也要关注社会问题和自身实际问题,以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为今后顺利就业、步入社会、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教育界特别关注非认知能力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及影响。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在知识能力、经验诸方面有长期的积累之外,还有赖于对一些关键性时刻或机遇的把握,在某些关键的时点上,人的非认知能力的作用可能会超过其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其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其养成诚实守信、恪守纪律等良好习惯,并将其固化为优良的品质。
二、提高大学生非认知能力是提升大学生管理效能的实现途径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过程和日常的协调活动,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维护学校的教学、科研秩序起着保障促进作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育人的重要途径,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2]。这一过程需要积极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3]。全球化的经济环境、科技化的全球环境、市场化的社会环境、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个体化的学习环境、多样化的家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语言方式和交往方式。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养尊处优,往往缺乏关爱别人的意识,自理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甚至有少数大学生面对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虚拟世界这三重世界的交融与冲突,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虚度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上畏惧不前,动力缺失;生活上散乱无序,一片混乱;精神上萎靡不振,极度空虚。而学校与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社会给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业好,还要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不仅要能力强,还要有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不仅要精于本专业,还要涉猎其他学科,培养联想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育管理者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认识和塑造大学生,对大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对教育事业有崇高的使命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中开展工作。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果缺少情感因素即非认知因素,其教育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管理效果,教育管理者应在日常管理中更加注重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其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力量。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应在教育管理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将教育管理者所引导的思想行为纳入到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中,形成自身的品格力量,实现由“管”到“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由于非认知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意志、情感、习惯、信念、行为等方面,所以这一转化能否顺利实现、实现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非认知能力的高低。
从学生自身来看,加强非认知能力对大学生的现在及将来均有所裨益。对于现在,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树立较为长远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健康的品质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对于将来,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良好的习惯、和谐的团队意识、坚定的意志、充沛的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早日进入工作角色,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此,坚持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培养并重,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从课堂纪律、宿舍文化、班级建设、理想追求等方面入手,从点滴做起,培育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最终实现将知识、经验等通过非认知能力培养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既是提高大学生日常管理效能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三、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对策
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中,非认知能力的获得是隐含的、内化的,对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起着保障和维护作用。应通过对大学生上好入学教育“第一堂课”,开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一门课”,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微环境”,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常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
1.上好“第一堂课”,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力、调控力
非认知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然而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把握好时机的。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一堂课”[4],大学生入学教育涉及到大学学习、大学生活、大学学涯规划、大学生心理调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会对大学生活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做好了,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学习方式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解,就可以尽快驶入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我们发现:经过军训进入课程学习后,许多大学生对入学教育中所讲道理说起来都明白,但践行起来较难;把事情一次两次做好可以,但将好行为坚持下去并形成习惯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管理者忽视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教育没有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来,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校园里我们会经常见到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缺乏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打瞌睡、坐姿不正确,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和大学生形象。更有甚者,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业,更损坏了自身的健康。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第一堂课”。一方面,要利用新生刚入学时表现出来的对新环境、新事物强烈的新鲜感、好奇心,帮助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投入充分的情感,不断提高其适应力,帮助其尽快适应、积极融入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在入学教育过程中,要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爱他人、强健体魄等良好观念,让学生明白:信念需要建树,意志需要锤炼,情感需要陶冶,兴趣需要培养,习惯需要养成……这些都必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修炼。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教育引导学生锻炼知、情、意的统一,使他们渐渐养成好的习惯,并固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2.开好“第一门课”,提高大学生的进取心、事业心
对于非认知能力在人的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早期的研究者S.Bowles等[5]曾经提出,非认知能力比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即非认知能力在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大。S.Bowles等还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概念——“诱因型偏好”。他们研究发现,具有强烈“诱因型偏好”的员工,比较容易投入工作,值得信任,呈现出其雇主易于发现的潜质。而雇佣这类员工的公司组织,劳动成本较低,整体的运作效率比较高[6]。这里所说的“诱因型偏好”,是指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强烈的事业心、上进心,创新能力和洞察能力强,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等[7]。
职业意识在养成良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一门课”,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其进取心、事业心。国外职业意识教育从孩提时代就已开始,并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美国的“生计教育”、德国的普遍性职业教育、瑞典的职业指导课程等职业教育形式,通过给孩子做性格测试,看其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通过正规的职业教育,丰富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等,在国民职业意识的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由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职业意识的培养总体上呈缺失状态,至于让职业意识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更尚需时日。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成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其目的就是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唤醒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和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3.营造和谐“微环境”,提高大学生的情感力、约束力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完全学分制的试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受到冲击。大学生虽同属一个行政班级,但由于所选科目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培养模式不同,故常有同班不同课的情况,使得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呈现弱化的趋势。但学生宿舍作为学生最经常、最稳定的聚集地,可作为我们有效开展管理工作的载体。事实上,大学生一天之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是他们交流思想、激发情感、议论学校及社会大事的场所,是学校教育管理效果的反馈地,是同学们吐露心声、建言献策的倾诉地。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个宝,而数字时代又造就了他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因而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要想在宿舍这个“微环境”里让他们相互之间和谐相处、相互理解和包容、相互鼓励和关心,非认知能力中的情感力和自我约束力要发挥关键作用。
建立宿舍管理模式并积极开展管理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至关重要。一要使宿舍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实践证明,宿舍学习氛围浓厚,宿舍成员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宿舍劳动氛围浓厚,宿舍的卫生普遍较好;宿舍关爱氛围浓厚,宿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较强。因此,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有意识地以宿舍园区为单位,组织健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融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为一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要使宿舍成为温馨的“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多宽容、体贴、关心他人,共同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
4.抓好“常态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洞察力、敏锐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将逐步确立自我,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能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对其以后的人生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高是互动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对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离不开大学生非认知能力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我们要通过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常态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洞察力和敏锐性,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懂、真信,并持之以恒地转化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使他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懂、真信,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他们对大学生的使命有正确的认识,并固化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这一过程,既是非认知能力逐步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的情感力、意志力、自我约束力等非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结语
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非认知能力起着隐性的、内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优良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非认知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保障和维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及专业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品格发展都得以体现,得以促进,得以提升,因此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尹俊.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33.
[3]田建国.21世纪大学挑战与对策[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9.
[4]杨丽芳.大学生入学教育与学涯规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5]Bowles S,Ginitis H.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revisited[J].Sociology Education,2002(1):1.
[6]Marsh H W.Influen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rames of refer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math and English selfconcep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1):514.
[7]George F.Cognitive skills and noncognitive traits and behaviors in stratification processe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3(2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