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种公牛冷冻精液的生产及其工艺流程研究

    巴桑旺堆 罗布 平措占堆 德吉央宗 拉巴卓玛

    摘要:结合西藏实际,从精液提取、贮存、解冻、品质检查等方面开展了荷斯坦、娟姗牛冷冻精液生产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液态氮进行细管冻精制作,将稀释后的精液进行液氮冷冻保存,解冻后精子活力符合种用标准。该研究为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高原奶牛养殖和当地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种公牛;冷冻精液;解冻;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S814.3;S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7-0005-01

    利用液氮进行精液体外冷冻保存技术在多种家畜中取得成功。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逐渐规模化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冷冻技术制备工艺,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良,逐步开发出细管冻精保存技术[1]。与颗粒冷冻精液技术相比较,细管冷冻精液技术有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效果稳定以及所用设施投入少等优点,更适合牛群改良,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本试验结合西藏实际,开展了荷斯坦、娟姗牛冷冻精液生产工艺流程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仪器设备:法国卡苏公司生产的牛冷冻精液全套设备、消毒设备。

    试验材料:纯种荷斯坦和娟姗牛种公牛,各种玻璃器皿、假阴道、稀释液、载玻片、盖玻片等。

    1.2 方法

    采精技术室准备:稀释液制备、环境控制、仪器设备调试、采精器准备、采精前准备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

    公牛精液采集、精液稀释、精液冷冻、活力判断均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操作(GB 4143-2008)。

    1.3 冻精生产工艺流程

    冻精生产工艺流程[3,4]如下:第一步:采精前准备。技术室准备:稀释液制备、环境控制、仪器设备调试、采精器准备。第二步:采精。冲洗生殖器、性欲控制、获得优质精液。第三步:原精液检查。测定精液量、观察活力、测定密度。第四步:精液稀释。根据计算的结果准确加入稀释液。第五步:封装。将稀释后的精液充装入细管封口,并喷印个体信息。第六步:降温平衡。将封装后的细管精液置于4 ℃冷柜中,降温平衡3~5 h。第七步:冷冻。将将平衡后的细管精液码屉,放入全自动冷冻仪中,按冷冻程序冷冻,设定冷冻时间为7 min。第八步:质量检验。37 ℃水浴解冻后检查,活力40%以上者保留。定期对全群公牛冻精随机抽样,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查。

    2 结果与分析

    选取牛号为HS11113570和JE11113001的荷斯坦种公牛和娟姗牛,分别于20月龄时进行了采精训练,荷斯坦牛、娟姗牛分别于24月龄和26月龄时正式采精后进行了冻精生产。两头牛鲜精色泽为乳白色或淡黄色,荷斯坦种公牛的平均射精量高于娟珊牛种公牛,荷斯坦种公牛次均量(5.14±2.18) mL,娟珊牛种公牛次均量(4.86±2.75) mL;而其原精活力、精子密度、解冻后活力娟珊牛种公牛高于荷斯坦种公牛。从生产学表观角度分析,高海拔地区对娟珊牛和荷斯坦种公牛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其后续生产性能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其采精和精液稀释中的失败率因试验处于探索阶段,暂无法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拉萨和北京海拔相差3 070 m,气候差异明显,种公牛饲养管理条件差距较大。影响种公牛精液质量的因素很多,营养、年龄、品种、季节、卫生状况、温度等[5,6]。

    试验发现,高海拔地区对娟珊牛和荷斯坦种公牛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引入的第一批种公牛经过2年多的饲养,整体上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冻精生产能力较强,符合种用标准;第二批引进的種公牛在高海拔地区饲养近2个月,各项生理指标比较正常,生长发育良好,预计尽快投入生产。本试验对藏区种公牛冷冻精液的生产及其工艺流程进行研究,以期为藏区生产优质牛冷冻精液起到指导作用,利用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改良藏区当地牛,加速藏区牛的改良和养殖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晓强,陈兴平,贾永红,等.牛精液冷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2006,32(5):59-62.

    [2] 渊锡藩,张一玲.细管冷冻精液生产工艺流程[J].畜牧兽医杂志,2000,19(5):38-39.

    [3] 肖 清.牛冷冻精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云南畜牧兽医,2000(2):34.

    [4] 张一玲,渊锡藩,邢小军.我国牛冷冻精液生产工艺温度曲线的现状分析研究[J].黄牛杂志,1994,20(增刊):34-36.

    [5] 戴德荣.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08(8):198.

    [6] 王丽云,刘 玉,朱子岳,等.浅析影响牛冷冻精液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