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国际汉语教材的开发

    杨莹雪

    

    【摘要】? 融媒体时代,汉语国际教材的开发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原有传统选题开发思路和路径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才能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国际汉语教学。文章以《中国概况》为例,梳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际汉语教材开发和运营的思路和经验,总结融媒体背景下国际汉语教材开发的路径。

    【关? 键? 词】融媒体;纸数结合;立体化服务;“走出去”

    近年来,各种教育类APP、知识付费平台、网络教育平台、教育知识类公众号等发展迅猛、运用广泛,甚至引发了教育行业的变革。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新业态的出现,对传统出版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汉语教材的开发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在原有开发思路和路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数字技术的运用,并配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服务,才能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国际汉语教学。本文试图以纸数结合《中国概况》系列产品开发为例,思考和总结融媒体背景下国际汉语教材开发的思路与路径。

    一、洞察时代的新机遇

    一直以来,国内高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都零散地开设“中国概况”或“中国文化”类课程,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概貌、国情和文化。但这些课程没有统一的大纲、标准和教材,十分随机。2017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已超过48万人,其中学历生超过24万[1]。2017年6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42号《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中国概况”应当作为国际学生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这一政策背后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中国概况”课程将从零散开设走向规模化开设,内容将从随意走向系统、全面、规范。因此,该选题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能够切实落实教育部政策,推动学科课程建设和推广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因其潜在用户人数较大,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洞察市场机遇是选题开发的源头,而调研和论证是国际汉语产品选题开发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出版社通过星问卷等网络工具和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用户调研,很快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中国概况”课程以2个学时、1学期居多,大部分学校用中文开设,小部分学校用英文开设;用中文开课的学生汉语水平需达到HSK4级,但当前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些跟不上时代;用英语课程开课针对的是大一新生,但缺乏英文教材;部分老师提出急需线上课程和资源作为教学补充,留学生则希望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手机学习。

    在选题论证阶段,出版社用SWOT工具进行分析发现,2017年市场上已有数个版本的《中国概况》教材,其中《中国概况(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国概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年)、《当代中国概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三种较有影响力。这三个版本的教材是市场先行者,在内容和编写上各有特色,对“中国概况”的课程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已出版的“中国概况”教材抢先占领了部分市场,但时代呼唤新的立体化产品满足新的教学需求,而国内还未有英文版的中国概况教材,这是很好的机遇。外教社作为专业的教育出版机构,不仅拥有多年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服务经验以及专业的编辑出版团队,还积累了不少专家和院系资源。但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方面,在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的建设相对薄弱,要在短时间内弥补这一短板,需与专业的国际汉语互联网教育机构合作。出版社通过扎实的市场调研收集了一手资料,真实了解高校专业的实际需求,为后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直观有效的信息。

    二、纸数结合,立体化产品开发

    在高等教育領域,在线教育、翻转课堂、慕课、电子书包、微课等教育新形式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丰富和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模式。在业界,已有不少专家提出“搭建教材的配套资源平台,实现教材电子化是新时代国际汉语教材的发展方向”观点。在此背景下,开发新的国际汉语教材必须考虑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产品开发建设思路也应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课堂为中心,实现纸数结合,打造立体化产品。

    外教社在国际汉语教学领域耕耘十多年,常年与相关专家保持畅通的联系。于是出版社邀请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担任主编,并通过全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术委员会组建了由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等12所高校专家与教师组成的编写团队,与唐风汉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中国概况》。

    经过召开多次编委会,“中国概况”课程确定了以板块系列方式呈现,实施“一纲多本”(中外文)的建设模式,开展分级教学,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课程网络平台,构建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开放型教学、学习和评估系统。为此,编委会制定了中国概况的“课程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限定性指标,建议所有学校、所有学生学习;二级指标为选修性指标;三级指标为研究性指标。在此基础上,出版社依托唐风汉语技术团队,全力搭建视频资源库和网上资源平台。教师和留学生可直接登录“唐风云平台和智慧教学系统”,快捷地实现学习、测试(批阅)、交流,以及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互动。考虑到互联网时代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每节视频课时长设定在10分钟左右。为了更好地实现纸数结合,出版社还充分考虑用户使用习惯,将视频课程同步到“中国概况”微信公众号。用户只要扫一扫图书扉页上的二维码,就能观看相应章节的视频课,突破了课堂学习的空间限制。

    三、专业化的编写确保质量

    教材的编写,尤其是国际汉语教材的编写,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对汉语学习者而言,通过国际汉语教材这扇窗户不仅能学习语言,还能了解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概况》纸质教材的编写不是视频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传统课堂和混合式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专业化整合和编写,严格把控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客观性、时代性,使其符合严格的学术标准,并突出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的特色。在编写过程中,编辑与主编保持良好沟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走专业化、精品化的道路,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

    首先,《中国概况》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时代使命,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历史底蕴与当代国情,传播正能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编委会以此为指导思想,确定了地理、历史、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医疗、文化等章节,精选200多个内容点,全景式展现中国的古往今来,并收录了高铁、移动支付、天眼、数字经济、航天科技、“一带一路”倡议等当代中国时代名片。

    其次,根据大多数留学生的中文水平,《中国概况》行文语法和词汇以HSK4级为主,并标注超纲词汇,补充留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化点、知识点。练习题设计为开放式的讨论题,方便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增加课堂的交流互动。在“互联网+”时代,纸质教材的编写也要注重开放性和灵活度,模块式的编写方式使教材具有高度的弹性,师生可根据教学需求自由组成个性化教材。由于参编老师较多,主编统稿工作十分关键和繁重,部分章节反复修改了四五次才定稿。初稿统稿完成后,出版社又在南京大学等进行试用,听取留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并根据意见对书稿进行修改,追求内容的精益求精。

    在设计上,《中国概况》采用全彩、大16开的版式,配以与内容相吻合的250多张高清大图,着力展现“大美中华”,让学生爱看、老师易教。印刷选用进口轻涂纸,突出色彩的还原性和表现力,确保一流的产品质量。

    2018年7月,中文版《中国概况》出版,相应的教学资源库上线,微信公众号开始运营,出版社同时启动英文版教材和数据库的建设工作,邀请四位资深专家进行翻译,由程爱民教授统稿。由于《中国概况》的内容涵盖中国文化各方面,译者必须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精准的理解,才能用精准、洗练、流畅的英文表达出来。因此,出版社在译者的选择上高标准、严要求。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6月,英文版教材Understanding China出版,相应的教学资源库也补充了英文字幕和界面。

    中文版《中国概况》和教学资源库以纸数结合为特色,以优质的内容、立体化的产品和服务迅速打开了市场,被70多所院系选用。Understanding China在市场上也具有唯一性,其译文准确、流畅、生动,一经推出备受欢迎,一版一次印刷在一个月内即售罄。两本教材以卓越的质量被列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推荐教材”。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立体化服务

    对出版社来说,教材的出版和相关资源库上线意味着教学服务的开始。融媒体时代,教育服务必须是立体的,把线上和线下服务结合起来。2018年8月,外教社和北京唐风汉语在江苏南京联合主办“《中国概况》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参与《中国概况》产品建设的相关老师介绍了如何在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传统精品示范课演示。混合式教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限制;另一方面大力缓解了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师资普遍紧张的矛盾。对不少学校和老师来说,国际汉语“互联网+”教学还是新鲜事物,缺乏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线下会议,老师能够直观了解和体会如何展开混合式教学,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传统课堂精品示范课起到了展示和交流的作用。一些老师通过平台收集详细的教学数据,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申报了相关的“课改”课题,以教学促科研,大力促进了“互联网+”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国际汉语教学服务还应当满足新时代用户的新需求,尤其是社交需求。运营者应当“使用微信、微博、SNS等各种社会化媒体,加强与作者和用户的互动,聚集忠实用户,提升传播效率,提高运营效率”[3]。外教社和唐风汉语创立了《中国概况》课程微信群,搭建起出版方、专家和老师之间的线上线下交流和学习平台,符合运营社交化的时代趋势。老师可以在课程微信群中发布和询问课程资讯、教学心得、课程意见、订购信息,还可以借此平台向专家请教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外教社编辑和唐风汉语的运营人员在课程微信群中给老师分享课程PPT,发布行业动态、会议资讯、课程建设动态,并及时回答老师的提问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交流畅通,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五、积极实现“走出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能听清中国声音”,而国际汉语教材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窗口。《中国概况》作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全面展现,除了作为来华留学生教材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作为广大海外汉语学习者(乃至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国情的普通读物,进一步扩大市场。《中国概况》出版后,被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学院、联合国纽约总部中文班、美国罗得岛大学和英国理奇蒙大学等选为教材,作为当地学生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的窗口。

    借助外教社多年来的高品质声誉和国际合作伙伴,《中国概况》还实现了版权输出。2019年10月,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概况》成功授权阿拉伯科学出版社(Arabic Scientific Publishers)出版阿语版。此后,《中国概况》的英语版、西班牙语版等11个语种也相继实现了版权输出,直接面向国际市场,促进国际社会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理解,真正实现“走出去”,成为中外文明沟通的时代桥梁。此外,外教社还与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Royal Collins Publishing Group Inc.)签订了英语版输出合同,希望借助该集团的影响力,将该书打入国际主流发行渠道,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做贡献。

    《中国概况》版权输出的成功,充分说明新时代国际汉语教材的开发不仅要把眼光放在到国内,注意国际汉语教学的新需求和新动向,还要洞察国际上的需求,关注广大海外市场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产品的生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之下,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尤其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故事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如何更好地运用新技术和手段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深入挖掘和开发更多细分选题,是开发国际汉语教材新产品时应当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如何将产品打造得专业性与趣味性并存,时代性与经典性同在,则是我们需要不断总结、思考、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7年来华留学人数近50万,88%为自费生[EB/OL]. (2018-03-30)[2020-03-12]. 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1596331270402022805&wfr=spider&for=pc.

    [2]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5-18)[2020-03-12]. http://politics. people. com. 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 html.

    [3]武黎. 淺谈如何策划出版高质量大学教材[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