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与数字人民币
刘皎 刘洁
[摘 要] 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和运用正在改变世界经济和金融的模式和格局,区块链理念同金融核心本质之一的“信用”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文章从货币和金融起源开始分析其原始本质,探寻金融逻辑和区块链之间的内在联系。简单解读区块链技术原理,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在金融领域的作用和意义。而数字人民币作为国家在数字货币体系上的一次创新,是区块链、大数据的顶层运用,代表着未来国际金融发展的方向,其“去中心化”实践是对西方金融霸权的有效反击,具有独特的开创性和重大意义,文章也将对此做出相应的解读。
[关键词] 区块链金融;数字人民币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起源、发展和本质
(一)“金融孤岛”和金融信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氏族的方式聚居。社会通常规模较小,封闭且成员较少,氏族以“孤岛”的形式存在。最初,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资难以满足最基本的需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开始出现满足基本生活之外的剩余产品,商品交换便因此而产生。
最初的交换形式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是以天然点对点的方式进行的。氏族天然的公有制制度以及较小地域“孤岛式”的环境,保障了这种交换的过程是安全和可被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公开而且简单,失信可能意味着被逐出族群。而商品自身的实体价值则即时性地保证了其抽象价值,所以,在交换过程中,交换所需要的互相之间的信用是充分而安全的。
在“物物交换”时期,人类并没有意识到“信用”意义。信用是天然且有效的。这时候的“记账系统”也是原始而简单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私有化和贫富差距产生,这时“借贷”这种具有金融意义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贫穷者没有足够的用以交换的物资,只能向物资富有者借取。在这种原始的借贷行为过程中,产生了金融的萌芽。最初,在氏族的孤岛之中,这种“原始金融”仍然是基本可信和有保障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氏族开始融合,人们发现这种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的商品交换和借贷失去了可能,陌生的团体和个体之间无法建立可靠的信任。
从这时起,人类开始意识到“信用”在金融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相较于即时性的物物交换,借贷产生的“赊欠”则是一种抽象的价值,人类必须更好地记录相关事件,才可以留下更为可信的凭证。于是,记账的方式也不断演进,从最初的结绳记事,渐渐发展出了书契、数字和文字记账方式。
货币,正是为解决“信用”的问题的一个重要发明。它即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也是一种信用本位,是货币使用者共同的信用契约。
(二)货币和金融“中心化”历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段非常漫长的历史,从最初的贝壳,到金银等贵金属,到金属钱币,纸币……时至今日,货币仍然在不断地演进和发展。
而所有的演变都有一个主要的目的:维持和提升货币的信用等级。信用越高,货币接受和使用的人就越多,金融的使用和传播就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社会组织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放大,货币的发行、存储、转移、借贷和使用越发集中,最终形成中心化的货币机制。在越来越大的社会规模中,只有中心化才有足够的能力和技术手段,实现对所有社会组织成员信息的核实、确认和传达,从而保障货币的信用。在实际历史演变中,这种中心化的过程以实物货币(如贝壳、金银)等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币的货币载体演变形式而不断发展。记账的方式从原始的記录方法,向单式记账、复式记账以及现今先进的财务报表审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演进。
(三)“中心化”机制的弊端
中心化机制首先促进了货币和金融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其中心化特性,发行货币和制定货币以及金融规则的一方,一定是最强有力的机构,这个最强机构就是国家。这就使货币和金融有了垄断的可能。在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由于其私有制特性,资产阶级通过对货币和金融的垄断和控制,使金融带上了阶级属性,占据了西方金融食物链的最顶端,从而实现了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盘剥。甚至通过军事、政治、金融等各种手段,实现了对全世界全局性的垄断。
至此,金融失去了其最本初的意义,即基于公共服务目的的价值流转和流通。通俗地说,就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从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根本意义。反之,变成了顶层国家和阶级玩弄资本、操纵和盘剥世界并实现其霸权主义的工具。而区块链金融的出现,则可对这种由中心化的金融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进行有力的破解和反击。
二、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对金融的意义
区块链金融就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区块链解决了金融系统中和信息和数据的存储、核查、调用以及数据信用等核心问题。其天然的去中心化和公共属性,也与金融本身的公共服务属性相契合。
首先,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库、密码算法、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的合理组合和应用。区块链以分布式账本、密码学、时间戳、工作量证明机制等多重先进手段,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同时具备高安全、高可用、可追溯、数据不灭等众多特性。
总结起来,区块链在数据层面具备了信息的高度安全和可信性。从对金融的起源和发展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金融最重要的核心本质就是信用。而信息的安全和可信则是信用最重要的基础。这就使区块链具备与金融相互结合,形成全新的区块链金融技术的基础。
区块链的第二个原始特性在于“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依靠算法和分布式记账实现平台自组织、自运行,不需要人工管理和控制使其完全公开、透明、公平化,就数据本身而言,失去了被操纵的可能,用户的操作实现了点对点的分布式操作。
同时,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区块链金融在运作效率和运行精准度上,远远超过了以人工操作为核心的中心化金融模式。至此,“中心化”失去了其意义。
金融的根本属性是基于公共服务目的的价值流转和流通,而非占有主导权的机构垄断后形成的财富效应。区块链技术的原始公共属性与之完美契合。区块链与金融的组合运用,对西方世界的货币和金融霸权是一个根本性颠覆和挑战。
三、数字人民币与国际新金融导向
单纯的区块链技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区块链所表达去中心化、自运行、信息的安全等重要特性,只是针对平台内部运作而言。而平台本身,仍然是可以被操纵和利用的。信息安全并不能够完全代表信用安全,只能说是信用安全的一个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平台或系统再强大,仍然需要有一个具有强而有力的信用平台来背书。同时,还要仔细鉴别此信用平台的出发点和用心,是出于公共服务目的,还是操纵资本、以盈利为目的。
数字人民币,正是基于“公共服务”为目的区块链货币平台。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布区块链数字货币的客观条件,从201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着手此项工作,打造中国的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经过数年的努力,厚积薄发,日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等进行了测试。这是国内首次公开的大范围测试,距离正式推出已时有可期。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国家的天然属性。中国的货币以及金融管理体制都呈现代表大众整体利益的公共服务特征,这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因此,由国家推出的区块链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DCEP,其内在精神与区块链天然蕴含的公共服务精神,包括公正、公平、民主、合作等元属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有这样一个通过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主权数字货币平台,才能真正发挥区块链的真实效用,令货币和金融可以真正地运用于公共服务。
2020年以来,随着政府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家经济迅速稳定恢复,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推行,可以有效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数字人民币作为载体的中国区块链式金融,既体现了金融以信用为根基的公共服务精神,又代表了未来国际金融的新方向。它将瓦解西方的货币霸权、金融霸权作。中国自古以来“天下为公”的公共理念,才真正代表构建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