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实现最丰富的可能

    陈欣凡宜

    

    

    卢梭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皮亚杰认知发生论强调,智力是在经验中形成的。我园尊重孩子的生命特征与成长需要,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积极创设条件,让幼儿在亲历中全身心体验,获得感受、经验与智慧,成就幼儿最丰富发展的可能。

    一、亲自然,滋养童心

    大自然妙趣无穷,是孩子学习成长最好的课堂。我园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将孩子的学习、游戏、活动向户外、园外延伸,让孩子们在野外感知四季的千变万化,在草丛里观察昆虫的千奇百怪,在田野里认识植物的千姿百态。小屋、草地、水池、沙坑、树林、田野都是童心向往的地方,树枝、落叶、野花、草茎、贝壳、果实、昆虫都是孩子们难分难舍的宝贝。我们组织亲子参观风筝馆、寻访水绘园、开展假日快乐游……孩子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在自然界绿色、温暖、清新的怀抱中放飞身心,快乐成长。

    二、亲生活,萌生童趣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珍视一日生活中的一切具有独特价值的环节,最大化地满足和支持幼儿获得经验的需要。生活馆是我园孩子们最喜欢的体验场所,孩子们在这里自己准备食材,泡、洗、切、搓、捏、团、榨、蒸、煮、煎……结合时令,亲手做出各种美食,快乐品尝共享,分工收纳整理,乐此不疲。

    我园将园本课程根植于种植活动,利用幼儿园的边边角角和绿化带,开辟了若干种植园,各类花、草、蔬、果在各班园地里生长成熟。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更感受到生命对生命的守护。5月是我园春季“收获节”,孩子们割麦子、打油菜、磨面粉、收豌豆、剥蚕豆……热火朝天,一片喜庆,体验收获的喜悦,感受土地对我们辛劳的馈赠。

    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多个重大节日,而春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绕不过“年”的情结。我园结合孩子的兴趣、经验、生活,实施了“年的味道”园本课程。从腊月初八至第二年的正月十五,连同假期一并纳入我们的课程规划,借此引领家长关注并鼓励孩子参与传统年俗活动,感知中华民族年文化的丰富和趣味。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与孩子共建课程,如小班的“甜甜蜜蜜过大年(美食)”主题活动、中班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扮靓)”主题活动、大班的“热热闹闹过大年(年俗)”主题活动,层层递进,并在年假中发起“我的过年故事”征集活动。一张张生动有趣的照片,雪片似的飞进班级群相册,记录着孩子们跟“年”的亲密接触。在看看、吃吃、玩玩、做做中全方位体验年文化,在浓浓的年味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在一个个真活动中让孩子们获真体验、悟真感受。如,中大班开展自主进餐管理;各班级轮流喂养大白鹅、小白兔;组织“同在一片蓝天下”大型亲子义卖、捐赠活动,现场由家长代表将筹款捐给慈善机构;组织亲子慰问福利院活动,定期做义工,让公益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田萌发。同样,每年的大班毕业仪式,也让孩子明白毕业不止意味着离别,更意味着成长,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亲探究,激发童智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活动与探究,让幼儿亲历过程,亲历成功与失败,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操作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探究态度方法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课程,充分遵循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精神,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类探究活动。如,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轮胎里结冰了。于是,我们引导幼儿探究:为什么会结冰?如何将冰拿出来?怎样能取下最大的冰块?孩子们七嘴八舌,跃跃欲试。一块块大大小小弧形的冰块被取出来了,一个孩子的“超级月亮冰”获得了冠军。孩子们继续在幼儿园里寻找,看哪里还有冰。油桶上的積水结成了冰,孩子们说像溜冰场;草丛里塑料桌面凹陷的地方有冰,但又薄又脆,一碰就碎……大家将各自的“冰宝宝”带到了活动室,继续观察。冰又滑又硬又冷,碰一下,手会变得冰冷;冰块好像哈哈镜,透过冰块看,小朋友都变形了,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冰里面有树叶、泥块、灰尘、枯草茎,就像琥珀,真漂亮!孩子们继续围着冰观察、畅谈,阳光下冰像在变着魔术,在托盘里一点点变小,最后化成了一摊水。为了满足孩子们探究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观察后顺着孩子的兴趣,给予了科学而合理的支持,生成了“神奇的水娃娃“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收获了成长和发展。

    四、亲意境,成就童梦

    幼儿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积极的学习品质,他们更容易移情和投入情境,更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体、游戏的高手,获得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比如由《猜猜看——谁干了什么?》改编的绘本《小侦探》,通篇没有一个文字。教师将一页页画面胶片式地放大陈列,引导幼儿亲临意境,根据绘本中脚印的大小、形状、方向、路径,结合每个画面呈现的背景,前后对比、步步推理、剥丝抽茧,在蛛丝马迹中探寻主人公究竟做了什么,理顺故事发展线索。原来是:一个小男孩起床后吃了东西,换上衣服鞋子,和一只狗在下雪天出门。一路上,他们喂鸟,摘草喂马,取马厩旁的木板架桥过小河,从一棵大树上折下一根树枝,返回的路上帮大人整理木柴并码放在屋檐下,回屋后用树枝给小狗搭了一个帐篷。故事充满挑战又温情满满,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投入、沉浸其中,一点儿也不输现实中的“大侦探”,体现了超强的观察、思维、辨析、推理能力。这一切都是那样自然和流畅。正是孩子们亲临意境的高效学习,迸发出巨大的潜质,实现了最丰富的可能。

    我们将继续践行“亲历”教育,用最简捷的路径抵达最丰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