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终端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翻转课堂建构模式研究
摘? ? 要:文章介绍基于智能终端建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的翻转课堂的核心、工具以及详细的操作流程,并且指出应用智能终端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的受众面,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外语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翻转课堂;智能终端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2-0048-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而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我们的年轻一代可以用英语去言说中国文化,让他们带着中国文化的自信去主动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的实践也可以证明,该课程的推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高校专业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然而仅针对专业英语开设该课程,其学生受众面明显受限。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给外语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学生学习语言的传统模式已然被打破,学习场合逐渐由课上转为课下,学习方式也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在这种技术环境下,借助基于智能终端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该课程的受众面,这也是在新时期发挥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作用的一种新尝试。
一、翻转课堂建构的核心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上课之前就已经依据个人学习的具体情况借助视频或者课件等现代技术接受直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面对面的时间用于提升整体化的教学效果,并且为学生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教学[2]。这种课堂建构的核心就在于优化课堂流程,设计课堂内容,因为这种课堂的唯一主旨就在于充分利用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的时间来实现学生学习上的成长。
二、翻转课堂建构的工具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思维早已渗入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将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智能终端设备引入高校课堂,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教学尝试。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翻转课堂的建构也是依赖于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终端教学手段(云班课)才得以实现。所谓“云班课”是在移动网络下,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开展课堂内外瞬时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课空间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智能终端设备上的学习资源,将翻转学习的课下与课上有效结合,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具体说来,云班课平台可分为资源、成员、活动与消息四大板块。应用云班课,教师通过资源板块可以将各种课下学习资料推送至学生的智能手机端;通过成员板块可以实现一对一地管理学生出勤,设定学生分组、给予学生进步鼓励与退步提示;通过活动板块可以开展投票、问卷、测试、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小组任务、个人作业等教学活动;通过消息板块可以进行与学生之间整体化与个体化的沟通。这种云班课平台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建立课程个性化的资源库,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瞬时分享的学习信息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竞争性与参与性,还可以提供详细数据帮助进行教学反馈与教学反思。简言之,这种方式科学地将课前、课上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串联起来,基本实现教师对教学全周期的数据采集工作。它积极利用信息推送、实时互动等移动互联网手段,将师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拉得更近,互动更加人性、便捷、准确, 并能够对完整教学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和实时评估[3]。
三、翻转课堂建构的操作
自2012年起,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就面向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以“内容为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课程。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翻转课堂的建构也正是该课程在新时期下的一种课程设计发展。因此,该课程的翻转课堂所推进的教学内容大体不变,依然要做到集精炼性、代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4]。课堂内容也依然分为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两大部分,每一部分所涉及的单元主题根据具体学生受众略有调整,即客观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书画文化、工艺文化以及戏曲文化六大主题,主观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禅宗思想、孙子思想、周易思想以及天人思想六大主题。基于内容的十二大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授课推进依然延续赏—读—习—论—写五步模式[5]。
尽管课程大体内容与授课模式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进行了全新调整,重点关注基于智能终端技术手段所建构的课堂中直接授课的效度与师生交流的深度 。而且,鉴于翻转课堂突破传统课堂时间(固定时段)与空间(固定地点)的限制而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的特性,该课程的翻转流程中加入更多的语言技能训练,突出“听说读写译”的一体性。这些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与学习需求做出适合自身的学习选择,真正实现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意愿的自主学习。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进行全面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目前已经完成三个学期的授课,共计授课十个班级,累计授课学生379人次。经过教学分析与反馈,这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翻转课堂建构的具体操作流程介绍如下。
(一) 整体操作流程
翻转课堂颠倒传统课堂课上与课下的授课内容,因此课程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流程,具体详见上图所示。
(二)具体流程说明
上述流程虽然仍然延续“赏+读+习+论+写”的基本授课模式,但是在整体操作上却因为采用智能终端教学手段而更加凸显多样化与灵活化。
1.课前环节。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将主体性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但是布置任务时一定要做到明確。这种明确不仅需要采用文字形式给出从易至难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采用导图形式给出直观易懂的学习目标。此外,这种学习目标的设置一定要与课上、课下环节所设计的活动任务呼应。如此一来,学生才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预期。
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需要教师提供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完成“视听+说+读”的任务。这种资源的投放因应用智能终端教学手段而更加灵活多样。各种资源既可以以图片、视频、课件的形式投放,也可以以链接的形式给出。对于早已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接收信息的学生而言,这种学习资源无疑会更加容易接受并且乐于参与。
视听任务,课堂主要选取新华社中国网介绍中国文化的相关短视频。这些视频时长3—5分钟,语速适当,选题积极,可称得上是弘扬中国文化的佳作 。这些视频资料不仅良好地为相关讲授专题做导学,而且也发挥外语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坚持课程方向的正确性、课程内容的思想性、课程教学的育人性[6]。而这些视频资料也给出相关的听力任务。设计听力任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授课的真实需要对原有视频进行调整,即直接使用、部分节选、重新改写视频。
口语任务,同样基于视频材料。视听说均基于同一材料,可使学生精力更加集中。而且,口语任务设置需要依据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即由知识性口语表达任务到批判性口语表达任务。
阅读任务,所涉及的阅读篇章脱离视频材料。因为智能终端教学手段的应用,这些阅读篇章可以突破单一教材的限制,多方面地选择适合主题的阅读材料。
2.课上环节。这一环节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帮助学生将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进行碎片化整合的环节,因此其唯一的作用就在于提升整体性的教学效果。这不仅要求对于课堂时间的严格把控,而且要求师生之间的高度互动。这两点要求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即教师如何将学生真正带入到教学活动的中心,让其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唯有如此, 学生才会真正与教师形成一种类似精神契约的关系,进而获得学术成绩和个人成长上的提高。
这一环节的课堂时间被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检测课前自学内容。具体说来,检测分为客观部分和主观部分。前者通过云平台的测试部分很容易实现。教师可以根据课前阅读篇章设计客观性命题(如选择与判断等)考察知识层面的要点;学生通过智能终端限制时间答题并且即时获得分数与答案。而且,云平台还可以即时给出成绩分析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馈与教学调整。后者则是完全交给学生,放手让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录制课前基于课前口语任务的演讲。以往的演讲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会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充分而表现欠佳。而且,这种课堂演讲的时间因学生情况不同而很难绝对一致,如此就难免拖沓,占用本来就已经十分有限的面对面授课时间。然而,采用课前录制视频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所有准备都于课前完成,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多次录制而解决紧张与不熟练的问题,而且因为明确视频的时长也可以解决时间拖沓的问题。解决好问题,教师就可以更加集中地点评演讲。此外,这些视频本身就已成为宝贵的资源以供教学分析使用。
第二部分属于课上深入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基于课前阅读材料进行,设计一些批判性讨论题,为课后完成写作任务做导学。这部分的导学不仅要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以头脑风暴,而且要贯彻体裁意识,真正意义上实现读写一体化。此外,课堂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如翻译扩展篇章等。教师可以通过智能教学终端给出相关附加性学习工具(多种外语学习与翻译学习的app)等,帮助学生实现一种智慧学习。事实上,这些课堂活动完全不用拘泥形式,采用云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活动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实现学生的即时参与与分享。
第三部分属于课上总结活动。这部分不仅包括教师的授课要点总结,也包括相关主题阅读材料的出门知识要点测试。
3.课后环节。这是教学活动的完结环节,其主要任务在于完成并且深化课堂环节未完成或者待完成的任务,如写作任务和翻译任务。而且,这一环节还需要考虑语言教学的特点,通过设计习题突出呈现阅读篇章中的知識类语言要点,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习题进而掌握这些知识类语言点。
课前、课上和课后流程先后串联而成,在继承“赏+读+习+论+写”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加入互联网因素,这就更加凸显学生的学习而非教师的授课。需要说明,教师课前给出资源的同时也需要给出三个流程示意文档(可以采用PPT形式)。第一文档是课前任务资源汇总,相当于电子课本;第二文档是课上活动指令说明;第三文档是课前与课上任务分配示意表。教师可以将一个文化主题授课的所有任务(包括课前、课上与课下)整体依次标号,并且通过第三文档示意图给出,如此学生会对任务有更清晰把握。
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翻转课堂将集体性静态单向学习空间转为个体性动态交互学习空间。而这种空间的转化不仅给学生学习与教师授课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而且也带来更加复杂的挑战。教师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将自身隐退并且赋权给学生,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精神。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的责任就是使自己变得多余[7]。
参考文献:
[1]陆航.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8-01-05.
[2]张知博.翻转学习挑战传统思维[N].光明日报,2017-07-25.
[3]张洁.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在高校课堂的应用[J].? ? 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8,(20).
[4][5]张知博.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模式探析[J].黑龙江? ? 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8).
[6]王立非,任杰.商务英语“金课”标准的“六性”与“六度”[J].?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
[7]姚红静.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与设计[J].? ?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7).
收稿日期:2019-04-20
作者简介:张知博(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美学、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的翻转课堂建构模式研究(2018B25);2018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的翻转课堂建构模式研究(SJGY2018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