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的专题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领域公认的“老大难”问题,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教师不知道怎么教,于是写作教学便陷入教与学的困境之中。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以文体或表达方式为线索来设计教学,侧重训练的是学生某一方面的写作技能,很少关注写作情境以及学生交流的需要,也较少关注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

    针对传统写作教学的弊端,我尝试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专题写作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具有真实性、挑战性的写作任务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实践为导向,任务为载体,它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项目驱动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项目设计。根据教材中《昆明的雨》《春酒》《端午的鸭蛋》等学习内容,我按照真实性、挑战性的要求设计了本次的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家乡美食的散文,字数800字以上。项目成果是制作成PPT,要求图文并茂,在班级作品分享会上展示,最终的定稿建议投稿,争取发表。

    二、创设基于生活体验,目有参与性的写作情境

    荣维东教授在《交际语境写作》一书中指出:“我国写作的核心问题是交际语境缺失。当作文与真实生活隔绝、与真实应用割裂,成为一种应付考试的手段时,写作最天然的交际功能和表达趣味就会丧失。”作文教学应该回归真实生活,让学生在真实世界里写作,在做中学写作。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利用学生期末放假前的研学时间和寒假时间,布置了两个活动,为学生后面的写作创设了真实、完整、具有参与性的生活情境。

    (一)下厨制作,舌尖寻美味

    学生利用期末学校的研学时间,参加年级组织的“厨神争霸”活动,选择一道自己家乡的独特美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品尝。在活动过程中拍照并记录好美食制作的流程和自己的感受,为接下来的写作以及最后的写作成果呈现做好素材准备。

    (二)回乡寻访,食中品乡味

    建议学生利用寒假随爸爸妈妈回老家探亲过年,去尝尝最地道的家乡菜,并亲自制作家乡美食,还可以通过询问长辈、查询资料等方式,整理出这道美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寓意(如果过年不回家乡,可以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家乡小吃,一样可以整理出家乡美食的历史和文化)。

    这两项活动把写作任务还原成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让写作回归真实生活,一方面解决了学生不知写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真实的探究欲望和表達欲望。

    三、提供写作支架,加强写作过程指导

    写作不是说话,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面对写作任务,写作者仅仅具有生活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写作知识、写作经验。学生写作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写作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落差。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创设各种写作支架,帮助学生从写作的低水平状态走向高水平状态。根据学生的需要,我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提供了以下几种写作支架:

    (一)活动支架

    上文提到的下厨制作家乡美食和回乡寻访家乡美食即为本次写作设计的活动支架,不再赘述。

    (二)范例支架

    在写作教学中,范例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例文或者作品。好的范例能够在写作技巧和写作内容上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在动笔写作前,我结合寒假阅读作业,布置学生阅读汪曾棋的《食事》或者《五味》等写美食的散文集。这个范例支架提供给学生,主要是由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名家作品,拓展写作思路,吸收语言表达,学习写美食文的方法。

    (三)策略支架

    学生初稿完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细腻具体地描写味道;部分学生会描写味道,但只是停留在食物本身,不会立意,不会升华。这两个问题反映出了学生现有的表达力、思考力和写作任务之间存在的落差,这也是学生在本次写作任务完成过程中重点要学习的核心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围绕“怎样才能写出美食文的味道”这个核心问题,我借助部分学生的精彩片段和我自己的文章片段设计了以下的策略支架,并且作为本次写作教学的主支架在课堂上进行运用。

    1.味道——多角度细化味觉感受。

    我们的舌头有一万多个味蕾,可以品尝一万多种味道,而我们常常表达的却只有“酸甜苦辣咸酸”等,怎样表达口中之味呢?

    我一边听广播,一边将勺子深入碗中,舀了一大口油条老豆腐,缓缓塞入口中……有别于南方人吃的甜膩腻的豆腐花,这老豆腐,酸酸甜甜,汤面上的葱花、韭菜,伴随着白白嫩嫩、香滑可口的老豆腐一并嚼碎,清淡而不失香味,香嫩而不失细腻,细腻而不失嚼劲,咽入口中,有如在喉咙里枝转、滑动,可口至极!

    ——程祉程《香里乡》

    烤好的羊排都插在竹签上,热气、香气、空气,相交融合,着实陶醉。若是撕下骨头外的一层肉:外皮的焦脆,入口的肉香,微麻的调料,在味蕾的调动下翻滚,不停地向大脑神经元传输着刺激性的信号,吃的人毛孔微张,感觉浑身酥麻,有汗流出,浓香弥漫口中。

    ——罗皓天《故乡之念 羊排之恋》

    学生讨论,方法归纳:多角度描写食物,观其色,摹其形,闻其香,品其味;展开丰富的联想,虚实结合,细化味觉感受。

    2.情趣——从食物中写出生活情趣。

    这时的土豆泥相比起最原始的时候,摸起来没有那么黏手了,闻起来没有那么清甜了,大概是味道被锁进去了吧!红红的肉粒,青青的菜丝,白白的蒜,黑黑的菇,毫不羞涩地展露在外层。

    ——黄然《春节的棵》

    阿苏边说边拿起一只蟹,她用葱般水嫩的手指掰下蟹脚,再用洁白整齐的牙齿咬去蟹脚两头,将蟹脚的小头一桶,再用嘴一嘬,完整的蟹肉就出来了。阿苏把蟹腿肉放到儿子的碗里,接着,她除去蟹肠,拆开蟹身,用小勺挖除蟹心,把蟹黄蟹膏取出。然后,用小勺挖去蟹身上的腮、胃,再一点一点挖出蟹肉。最后,用牙齿把蟹的大钳子咬开,用小勺把一侧的肉挖出来。

    ——丁之境《蟹肥筋杜鹃》

    学生讨论,方法归纳:巧用修辞,赋予食物以人的性格、情态,写出情趣;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来展现享用美食的情趣。

    教师小结:记住,情趣在于你对食物多角度的把玩与欣赏上,情趣还在于喜爱美食的人。

    3.盛悟——从食物中品出生活百味。

    我们从美食中不仅可以体会到浓浓的亲情,还有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如何从美食出发引发感悟呢?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不同的菜在一通大火狂炖后,消弭了彼此的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北大荒人)宽广、大气、包容、豪放的性格,在这炖中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张子越《炖北大荒》

    母亲五姐弟申有四个在广州谋生,我不知道他们同外婆每年中秋只能在如“反沙芋头”这般的家乡菜里找寻故乡榕城的味道是什么感觉,因为直到留在家乡的二姨买的新楼住了十年变成旧楼,我都没有回过一次故乡;我也不知道他们从落后的故乡来到广州这座令人目眩神迷的大城市是什么感觉,我只能一边学着做反沙芋头,一边追随着关于榕城的点点回忆。

    那是沉睡在城市內部的,小镇故乡的记忆,可以品尝也可以在记忆里怀念的味道。

    ——倪隽《榕城的芋头》

    讨论明确:可以由食物本身的特点引发感悟,还可以由与食物有关的人和事引发感悟。那么,美食可以引发我们哪些思考?

    美食中蕴含着回忆和乡愁,包括童年的记忆、亲情的回忆、家乡的风土人隋、家乡人的精神品质……美食中蕴含着文化和传统,如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等;美食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人生百味、人生取舍、进步与失去、快与慢的思考等。

    吃是一門学问,写美食更是一门学问,我们要写出食物中的味道,写出生活中的情趣,写出生活中的感悟。我们写的是美食,但更多的是通过写美食来写亲情、乡情、风情、哲思、精神、文化等。

    以上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熟悉的老师、同学的作品样例,归纳出了描写味道的方法和感悟提升的方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借助策略支架,帮助学生进行了写作技巧、思维方法的提升,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组织交流分享会,构建写作共同体

    在策略支架的帮助下,学生完成了初稿的修改,但本次写作任务并没有就此结束。项目驱动教学最终要形成公开的有质量的成果,还要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进行交流。此外,项目式学习的成果不是仅公开就够了,还要对作品进行点评反馈,并引导学生对他人给出的评论进行反思和修订,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运用和迁移。我采用的是班级交流分享会的形式,每天一人在班级展示自己创作的美食散文,按照学号轮流,师生进行点评,作者根据大家的评论进行第二次修改。修改定稿后,教师在自己的公众号平台发布。作品交流分享会让师生、生生之间构建起了一个写作共同体,我们共写、共读、共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促进了每个人的成长。该作品展示持续子一个学期,极大地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写作热情和修改文章的热情。活动结束,全班45位学生的作品全部在教师的公众号上发布,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在200人次以上,最高的有近700人次阅读,班上四分之广的学生的作品在期刊上发表。

    基于项目驱动的专题写作,以生活中真实的写作任务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更接近真实的表达需要。用专题性的写作任务取代零碎的写作训练,通过明确的阶梯性写作任务,将限时写作发展为有长度的写作,将有长度的写作发展为有深度的写作,从而提高写作训练的质量。此文是我采用项目驱动法进行专题写作教学的一次实践,期待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文艺风象

    笑 林徽因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妁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髻发,

    散乱地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