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语文课堂内外的方法及途径

    高娟

    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传统文化,在课堂外接收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自觉地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79

    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责任。然而,让高中生接受传统文化,并不是只让他们读读古书,背背古文,看看古迹,扮演古人,而是引导他们在课堂之内学习传统文化,在课堂之外接收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自觉地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内外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内外渗透传统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尝试以下几个途径和方法。

    一、在课堂之内学习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高中生大部分的学习任务是在学校里完成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好语文课堂,语文教材也编排了大量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必修一到必修五中就安排了大量的古代诗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和《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等更是集中地让学生学习古诗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多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对联,店铺开张开业的对联、婚嫁对联、春联,再学习对联的知识、欣赏对联并拟写对联。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对联的学习和拟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

    现如今,高考语文试卷上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分值也很重,学生能够很直观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平常的语文考试之中,会直接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古诗文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熟记这些知识,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直接地学习传统文化,这也是课堂之内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

    二、在课堂之外学习传统文化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之外的时间是无限的,在课堂之外学习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或課外兴趣小组、文学社、研学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学校每学期都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组和课外兴趣小组、文学社活动,有时还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比如,学习古诗文。古诗文是古代文化的沉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美的文化食粮,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语文教材和读本、国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时代的印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就是和古人近距离的接触,直接去感受古人的心跳。品尝古诗文带来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产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向往和热爱,自发产生探索古文化的欲望。

    在假期,让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经典永流传,通过电视节目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两年,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诗歌大会的海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诗词的盛宴,从而引起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在课堂之外,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语文竞赛,我们通常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竞赛,比如书法大赛、诗词大赛或者猜谜语大赛、阅读经典大赛等。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

    在课堂之外,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中,不仅可以体会到我们祖先的风俗习惯,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我们可以通过传统节日这个载体,弘扬传统文化,比如在元宵节开展传统灯谜活动,在清明节带领学生到英雄纪念塔开展祭扫活动等。

    三、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

    九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不少文物保护单位。如锁江楼、浔阳楼、浪井、烟水亭、庐山、东林寺、岳母墓、万家岭抗战遗址、岷山革命老区、石钟山……这些景点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辉煌灿烂。

    九江还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代表的隐士文化是本地方的文化沉淀,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样式。可让学生去参观陶渊明纪念馆,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再收集资料,按类整理加工,编成教材。让学生在收集整理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韵美,油然而生热爱家乡之情。这样,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思想的目的。

    中华贤母园是以陶母、孟母、岳母以及欧母地方属性为依托,以贤母文化为载体,寓教于乐的贤母文化主题公园,是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可以带领学生去中华贤母园参观采风,通过了解四大贤母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贤母文化。

    我们要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如非物质文化、民间故事、打油诗、山歌、风俗文化、文化古迹等都蕴含着传统文化,收集并开发为语文教学所用。例如“城门山歌”,学生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但是对山歌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传唱。我们可以邀请山歌传承人韦桂花走进课堂,教学生唱山歌,让学生学习了真正的山歌。通过当地文化资源,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亲身体会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自觉地去学习传统文化。

    四、教师引导,学生主体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还要求语文课程“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当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语文课担负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语文教师也应牢记这个责任。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引导者,要充分利用机会,让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

    总之,通过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在课堂内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一中? ?3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