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循环经济思想构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臧继英 熊运起

    摘要: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深入思考。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思想内涵,通过剖析循环经济与可持续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给出借助循环经济思想,构建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具体措施,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戴利三原则理论

    农村地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强化经济发展内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都具备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基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循环经济思想内涵

    循环经济比较主流的定义方式为基于自然生态规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循环经济的内涵并非经济循环,而是经济活动所依赖资源要素的循环,其思想内涵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以资源和环境为核心。人类活动通过资源和环节与自然界对应,因此循环经济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必经之路,强调资源合理开发及环境有效保护。

    第二,循环经济是经济活动的过程。循环经济概念归于经济学范畴,其满足经济学基本价值规律,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资源及环境问题,需要基于价格导向进行发展[1]。

    第三,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传统经济学体系中,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为价值形态,而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资源节约程度及环境改善程度也被作为经济发展效益评估的关键指标。

    循环经济与经济发展可持续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可持续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可持续两层面含义,依照戴利三原则理论,当经济发展同时满足再生资源收获水平不超过种群生长率、可降解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非再生资源开发收益中的投资流用于再生性资源开发等三项条件时,经济将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传统经济阶段,物质流动具有单向性,即从资源到产品再到污染物的排放。循环经济则以不断循环利用为基础,要求依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构建资源到产品到再生资源的物质流动闭环,该闭环中不产生或仅有少量废弃物产生。

    那么,如何通过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呢?第一,循环经济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治理,降低资源投入量,最大化利用资源,仅产生非常有限的废弃物。第二,循环经济有助于控制经济活动成本、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促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在环保理念及科学技术的辅助下,经济发展水平将显著上升。第三,循环经济发展可带动社会就业,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氛围,将经济发展带入良性循环中,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2]。

    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构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朱古洞乡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地处华北平原西南边界,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朱古洞乡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区域内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并已初具规模。区域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包括农作物种植、生猪养殖、花木繁育等。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全乡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良好,目前已全面实现机耕、机播和机种,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花生等。当地乡镇企业主要为矿产、建材行业,并带动了运输、餐饮、贸易等个体经营户的发展。

    针对朱古洞乡资源特点,设计如下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1.积极建设生态农业体系

    农业经济在朱古洞乡经济发展结构中占比较高,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首先要完成传统农业经济向生态农业经济的转型。

    (1)减少生产投入

    此处提及的农业生产投入主要指农药、化肥等。少用甚至不用农药化肥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推行精准播种、精准投入机制,对农作物种植过程做精细化管理,以严格依照具体种植需求确定农药和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并着手培育地方性生态农产品品牌。

    (2)资源合理利用

    农业生产过程形成的废弃物中多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因此具备较高的资源循环利用价值,通过合理开发,将农业生产废弃物转化为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所需的资源并进行循环利用。

    以猪——沼——菜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例。朱古洞乡生猪养殖产业规模较大,现已建成多个规模化养殖场,以生猪养殖产业为载体,建设集中式沼气生产系统,将生猪排泄物集中至沼气生产中心做资源化处理,生产的沼气可用于地方居民生活能源供应,沼渣、沼液等可再次进入果蔬种植系统用作肥料。实践表明,以沼渣进行果树追肥,果品品质平均可提高1~2个等级,增产15%以上,同时节约40%左右的肥料成本。通过上述循环经济模式,生猪养殖废弃物污染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以沼气代替部分煤炭、秸秆能源的使用,同样可发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3)挖掘附加价值

    挖掘农村地区自然、人文、历史文化优势,基于现有资源条件开发特色农村旅游项目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朱古洞乡境内拥有北泉寺、乐山等著名景点,在旅游市场拥有良好口碑,这给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产业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打造农业观光、亲子采摘等旅游项目,挖掘生态农业的附加价值,以第三产业置换,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2.促进乡镇企业技术升级

    前文提到,朱古洞乡乡镇企业多依托于矿产资源开发而建设、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建材、餐饮、贸易等产业项目。相较于一般性生产企业,矿产资源开发更容易引发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借助循环经济思想构建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发挥乡镇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企业资源的融入,加快地方产业结构升级[3]。

    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过程中,地方企业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地区企业以制造型企业为主,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朱古洞乡政府通过召开企业动员会的方式,鼓励区域内各生产性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政策,通过生产技术革新,从根源上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由政府部门带头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速本地区与其他区域企业间的交流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带动地方企业转型发展。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网络技术与实体商业模式相结合,拓宽区域经济发展范围,给农村经济创造新发展路径。同时,还应鼓励企业积极承担自身社会责任,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3.完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基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除了要得到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的有机配合,一系列宏观政策、法规的引导和约束也非常关键,通过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以确保各项微观工作顺利开展。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合理运用税务、信贷、价格等对市场主体行为做有效调节,促使其自主建立并落实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机制;出台《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弃物回收管理办法》等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法案,确保地方政府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时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加快完善生产设备节能标准、重点用水产业用水定额、农产品农药化肥用量标准等指标体系,配合严格监管,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法制化。

    结束语

    循环经济模式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通过积极建设生态农业体系、促进乡镇企业技术升级、完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等措施,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牛文娟.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131-133.

    [2]连惠.用循環经济思想构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J].农家参谋,2020(17):212.

    [3]初春笋.美丽乡村视野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1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