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猪周期要跳出旧思维
郑风田
未来猪产业必须要进行产业链重塑,要转型升级,要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养猪户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打自己的牌子,要进行专卖连锁经营。用差异化、品牌化、全产业链等多种形式来破除目前陷入单一追求猪粮比、低投入高产出的养猪怪圈,从而彻底破解猪周期的魔咒。
中国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4月份,CPI同比涨2.3%。1—4月平均,中国CPI同比涨2.2%。4月份,我国食品价格上涨7.4%,非食品价格上涨1.1%。在食品价格中,鲜菜价格上涨22.6%、畜肉类价格上涨20.1%,其中猪肉价格的涨幅达到33.5%。
肉价上涨处于补偿与恢复阶段
从上述的价格中,食品价格似乎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推手。但其实许多研究者一直不同意这个结论,因为CPI中食品类的比重被人为地划定三分之一,而猪肉又占食品类的近三分之一。CPI中这么高的食品类比重与我国众多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支出比例严重不匹配,教育医疗等隐形支出并没有被如实准确反映出来。当前短期的高菜价是我国前期低温寒潮对蔬菜生长造成的影响,但随着开春天气的转暖,相信用不了多久,随着露天蔬菜的大量上市,菜价暴跌现象又会重现。猪肉的价格其实也遵循同样的道理,近期的快速上涨,其实是对前两年猪周期进入低谷,大量养殖户亏损,500多万养猪户退出的自然反弹,目前的猪肉价格上涨应该还处于补偿性与恢复性的阶段。
猪周期似乎成了近20年来我国农业的一个魔咒:每过几年都要来一个轮回,暴涨之后就是暴跌。虽然各位专家与监管部门想出了许多对策,但效果似乎很有限。中国的猪肉市场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股市:数量庞大且规模不大的养猪户进出行业的门槛很低,形成特殊的羊群效应,看到有赚钱的机会,几十万甚至上千万的养猪户蜂拥而入,如果亏损了又将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退出。国外同类行业之所以解决了猪周期问题,基本上靠的是规模效应:前五位的养殖者可以占到市场份额70%—80%以上。我国要达到这个规模程度,还不知需要多少年,至少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因为数量庞大的小农户还需要在这个行业内生存。
猪肉周期病的症结
那么,是不是我国这个猪周期就无解了?其实非也。目前调节猪周期的基本依据似乎只是猪粮价、猪饲比等指标,其实这恰恰是我国猪肉市场老犯周期病的症结之一。过分地追求产出效率使我国的养猪业一直在一个怪圈内难跳出:一方面本行业以缩短猪的生长周期为主要目标,从10个月降到3个多月的成长期,用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另外一方面,却是这个行业的主要消费者对滥用瘦肉精、抗生素等过分追求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日益不满。
虽然从猪肉的外表看差不多,但其实猪的生长时间、生活环境、所用饲料等不同带来的猪肉品质有质的不同。按一号土猪品质创始人陈生的观点,我国现在市场上猪品种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上盛行的是那些生长周期短、增长速度快的品种,而传统土猪品质口感相当好,但生长周期近10个月,是目前主流猪种生长周期的一倍,这样优质的传统土猪就被劣质的快速生长品种所替代,养殖户单纯地养殖这些生长周期快的猪可以卖到更多的钱,最终导致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只能是生长周期短的差品质猪肉。
养猪业一直陷在唯猪粮比的误区,最后导致那些品质很好但产量不是太高的猪品种被淘汰。这对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市场上没有合适的品质质量发现信号,但对消费者来讲,这个损失就太大了。农产品品质的好坏不如一般的工业品。从外观上能够看出来,有时可能会相反,那些品质好的,反倒是从面相上并不好看,而商家为了好看,故意用上各种化学品制造出色香味俱全的农产品。这些特点使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更面临诸多难题。包括目前市场上的认证鱼目混珠,使消费者对于究竟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难以进行有效的判断。
养猪业难逃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的数据调查显示,最近连续几年我国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一直是食品安全。按美国的一家机构估计,中国已有3亿多人进入小康,未来到2020年,我国还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小康收入水平。这种阶段的居民消费与温饱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食物的品质、健康、安全与生态环境等更为关注,但多年来我国养猪业却一直在追求数量导向,追求低成本高效率,但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品质与安全健康。
我国养猪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品质、低安全、低价格。从全国来看,我国的优质安全健康的猪肉还太少。目前猪肉产业链是一个半截子的产业链,产销不对接。未来猪产业必须要进行产业链重塑,要转型升级,要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养猪户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打自己的牌子,要进行专卖连锁经营。用差异化、品牌化、全产业链等多种形式来破除目前陷入单一追求猪粮比、低投入高产出的养猪怪圈,从而彻底破解猪周期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