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熟克生 拟好提纲

    叶玉红

    高考考场如战场,在考场上,占半壁江山的作文想要取得好分数,拟好提纲是关键。笔者以初高中课本中必背、必默篇目《岳阳楼记》《阿房宫赋》《伶官传序》《六国论》四篇古文组群,深挖教材的常态教学内容,抓住其写作思路,引导学生贯通相关知识,将学生熟悉程度高、记忆深刻的古文结构做成思维导图,既进一步巩固了已学古文知识,又能将古文结构思维导图和高中议论文写作衔接起来,拓展到高中议论文教学中,来训练拟写议论文提纲。

    一、利用古文群文,将初高中作文教学内容衔接起来,为议论文拟写提纲铺路架桥

    高考作文试题,要求学生有即事感怀,熟练地运用记事、抒情、议论等综合表达方法,同时能够展现出思考现实生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初高中教材衔接,让学生牢固掌握记事、融情、议论为一体的初中作文写法,为议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如《岳阳楼记》就是即事抒怀的典范之作,可用师生问答的形式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

    问:作者通过工笔描摹登临岳阳楼,观览“淫雨霏霏””春和景明”的巴陵奇幻之胜状的句子是?

    生背诵:“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虎啸猿啼。”“春和景明……渔歌互答。”

    问:景的特色和写景手法?

    答:一阴一晴,阴晴对照。

    問: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烦忧世事的句子是:

    生背诵:“去国怀乡……悲者矣。”

    问:抒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是?

    生背诵:“心旷神怡……喜洋洋者矣。”

    师小结:悲喜之情互衬 ,由感顺势而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淡定豁达之感,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阔胸襟和政治抱负。

    教学中,笔者将初高中教材衔接起来,通过古文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记事、抒情、议论融于一体的即事感怀、由感而发的议论基本功,为教授拟写议论文提纲铺路搭桥。

    高中教材中,《阿房宫赋》也是这样的经典篇目。笔者为师生互动,设置了如下问题。

    1.作者在开篇首先铺叙宫殿建筑壮观宏大,宫内佳丽珍宝豪华奢靡的句子是?

    2.将秦王当年的骄奢和身后宫化焦土的事例鲜明对比的句子是?

    3.借古讽今,生发的议论句是?

    4.总结出了六国和秦灭亡的沉痛历史教训,悬挂于大唐王朝的历史天空,警示唐及后世的统治者的句子是?

    5.告诫后世的统治者们要戒奢爱民,勿重蹈秦亡的覆辙的句子是?

    这样师问生背,即能完成情景背诵,又能轻松做出思维导图。

    以上这两个示例中即事感怀、由感而发的议论相当于议论文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写作基础训练,就为议论文拟写提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绘制古代议论文的思维导图,以此为结构模板,搭建拟写议论文的框架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熟读成诵的初高中课本中的一些古文结构化,作为 “写作类文模板”来借熟克生,引导学生练习快速构思,编拟清晰的作文提纲,练出严谨、完美的作文结构。

    如《伶官传序》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题: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这是引论部分。

    进而作者紧扣论点精选细裁出庄宗受父命用兵,“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还矢成功的意气之盛与一夫夜呼,伶人困之,泣下沾襟,身死国灭而“何其衰也”的事例,正反对举分析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的问题,这是文中分析问题的本论部分。

    事例分析中作者巧妙地以史带论,重磅推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旨在借古鉴今,得出结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结论部分圆满回答了引论的问题,首尾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议论过程。

    笔者带着学生边背诵边总结,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以熟克生,轻松拟写作文提纲,消除了他们单一学习古文的枯燥,学生很感兴趣,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80%以上的学生当堂熟练掌握了议论文中引论(总),提出问题;本论(分),分析问题;结论(总),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轻松地将他们已掌握的古文结构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

    当学生牢固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写法时,笔者又借助问答式教学,将《六国论》论证结构提取出来,用于教学生写复杂议论文的提纲。

    问:《六国论》精彩开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生背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紧扣中心提出的分论点1是?

    生背诵:赂秦力亏。

    问:从几方面摆出事实来论证?

    生答:从数量上,将小城大邑,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进行对比;在程度上,将土地得难献易,土地有限暴秦无厌对照;从道理上,剖析薪不尽火不灭。

    问:回应分论点1的小结论1是?

    生背诵: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问:分论点2是?

    生背诵: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论据呢?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生答:摆出事实,齐亡是与贏不助五国,赵诛良将,用武不终,燕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问:得出小结论2呢?生背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问:作者如何收束全文,得出总结论的?

    生答:引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这组熟读成诵的古文群文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一箭双雕,促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了古文结构及写作技巧,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这组群文,让大多数学生学会了运用模板快速拟写议论文提纲,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有了比较清晰的构思、完整的结构。他们的考场作文就能让阅卷老师快速捕捉到中心论点句、分论点句、紧扣分论点的事例句等得分点,他们的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课改中西北偏远地区初高中语文衔接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与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JQ2019_6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玉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