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踊跃展示策略研究
尹冲
[摘? 要] 如何设计并开展高效的课堂展示正成为考量数学课堂效果的重要指标. 文章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影响课堂展示环节的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展示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课堂展示;初中数学;人教版
南通市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指导意见,其中“限时讲授”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授课时长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长的一半,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合作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讨论、组间交流;“踊跃展示”则是指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末期环节,随堂展示能够充分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准确掌握学情信息,也利于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积极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
随堂展示平台构建策略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自我展示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存有疑问的知识点还来不及深入思考,又有新的意见,缺乏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 部分教师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使得学生只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固定训练,无法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主動思考与探究,缺乏自我展示的平台.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展示平台,则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以及学习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引导,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有效平台.
2. 强化自主探究过程
相比于教材给定的结论,动态化的推导过程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对探究过程重要性的充分认知,虽然也开展过程性的探究活动,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计教学主线,使得一些原本需要探究的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理解结论的来源与演变,因而无法做到灵活应用.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展示平台,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重视动态化的探究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思维的发散与延伸,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3. 重视思维能力的提升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贯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搭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推动力,教师的讲解是调整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增加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展示平台构建案例解析
1. 几何体的三视图
课堂展示不仅仅是课堂总结,也可以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情况的展示. 按照什么思路或方式进行课堂展示,需要课前提前设计. 教学中各问题的重要性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掌控展示环节的程度: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只需要一带而过;对于重点问题,则需要重点探究,突出重难点. 展示的目的是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为正式教学的开展做准备.
案例 图1是由相同的小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方向.
(1)要搭成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
(2)在不同的方案中,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方块?
(3)根据图1所示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何不动手直接确定所需小方块个数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教学展示 ?摇整合上述问题,发现关键是如何根据图1中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搭建几何模型而直接确定所需小方块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并展示成果. 小组内的合作主要是在组长的引导下整合、交流自学成果,班级展示是集中体现小组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评价学生小组学习效果的重要举措.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诸多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时间和节奏不紧凑,因此需要教师对展示流程进行设计与限制. 综合教学实践,可以设计如下学生展示流程:①通过板书、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说明解题过程;②深入解析解题思路,以及所使用的公式、定理、思想方法等;③对于其他组同学和教师的不同意见或疑问,需要解答,展示后,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检验其他同学的听讲效果;④展示后要进行提炼、总结,引导所有同学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思考.
2. 图形的旋转
案例?图2所示的△OAB绕点O旋转后得到△OEF,在这个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与点B分别到了什么位置?
教学展示?摇? 学习“图形的旋转”时,需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自主观察,产生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结合钟表的转针,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钟表的转针是如何转动到不同位置的?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旋转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抽象出旋转的概念,然后基于概念开展深入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思维过程,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帮助学生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知识建构,科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一次函数
教学“一次函数”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像类问题,需要教师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地设计教学展示活动.
案例?摇 两个学生上学,一个学生选择步行,另一个学生骑自行车按照相同的路线前往学校. 步行的学生先出发,图3为步行、骑自行车的学生行进的路程(单位:千米)与所用时间(单位:分钟)的函数图像.
(1)步行的学生比骑自行车的学生早出发多少分钟?
(2)步行的学生和骑自行车的学生谁先到学校?早到多少分钟?
(3)骑自行车的学生经过多长时间追上步行的学生?
(4)根据图3,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教学展示 前三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都能得到答案. 最后一个问题,经过小组讨论与组间交流,能从图中获得诸多信息,比如骑自行车的学生追上步行的学生时距离出发地多远、两人行进的速度分别是多少等.
解题思路 ?摇问题化的展示设计基本能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 但是如果任由学生进行讨论与展示,必然会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 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所得到的结论也会相对零碎,不成体系,无法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且学生对于解决图像类问题所需的方法、技巧也会缺乏直观认知. 因此,解决图像类问题时所采取的思路主要为:①仔细观察图像,确定坐标轴的含义、数字的意义以及图像的特殊点、发展趋势等要素;②整理读图时所获得的直接信息,梳理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③选择恰当的方法构建函数模型以进行问题求解;④按要求作答.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上述规律,教师需要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进行引申与提问,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解决这类问题在思路与方法上有什么规律性?这一问题是对解决一次函数图像类问题的总结,是学生真正需要通过交流、展示所得到的经验性认知,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及解题.
初中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正处于发展初期,对于知识产生、发展的理解和运用,需要问题的引导. 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展示活动,并系统归纳总结和科学提升,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能让他們掌握完整的知识架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而落实到教学内容上,则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结语
开展课堂展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构建高效的课堂,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主与互助的学习模式融合到课堂展示中,科学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展示的质量. 当然,在展示环节,展示得好与差的标准不是教师提问或学生回答数目的多少,被动的课堂展示或者是浅显的展示也都不是指导意见所要求的目标. 衡量学生展示的踊跃程度,则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展示的主动性以及班级展示的普遍性来判断. 一方面,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总结的内容转变成学生可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随堂展示;另一方面,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深度以及发散性,要能让学生持续思考,形成疑问.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校的学生还具备开放程度低的特点,因此在展示环节要强化问题的引领性以及趣味性. 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思考,才能实现踊跃展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