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唐润美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备受关注,许多高中教师开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投入及支持力度。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偏高,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育体制改革。因此,应提升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及难点,让高中生能够在一个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始终保持積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然而在教育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和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容易产生一定心理适应问题从而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
很多学校在心育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这在贫困的民族地区特别严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差的原因,部分学生产生了的心理问题并没有专业老师提供援助。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老师,更不要说开设相关课程。然而做好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育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在目前的经济和教育环境之下,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底子薄弱,再加上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以至于很多高中生对考试易产生恐慌、焦虑的心理。因生活所迫,许多父母外出务工,孩子被留守,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支持,使得少部分学生过于敏感,容易产生过激行及敌对情绪,在校很是迷茫,不知道学习及人生的意义所在,因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做好生涯规划至关重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分析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为了确保心育工作质量及水准的进一步提升,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心理问题,针对问题出现的实质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以预防和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为主要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高中生的学习能动性较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非常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往往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自我意识薄弱的学生而言,就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时,教师就需要尽量避免公开批评,而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以及手段。另外,有的学生面临着较重的学习压力,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之中,最终导致个人的学习成绩持续下降。教师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给予学生学习指导,以极大的耐心服务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面临的各类困难。通过开小灶的形式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觉性,鼓励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自由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实现进一步的成长及发展。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育工作
普及心理知识,使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了解解次的一些简单方法。建立心理咨询场所,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开展全校教师心理健康意识培训,尤其是班主任的培训,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使老师们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成为学生的心灵倾听者。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家校需要联手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学生健康平稳的发展。通过高中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丰富的课堂内容,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及朋辈间广泛交流、互帮互助等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共建和谐校园。
(三)优化了生涯规划教育
对学生学习生涯的指引和规划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学生的生涯进行有效规划, 对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极为重要, 进而促进学生把握好高中这段重要的时光。因此, 教师要在课堂积极注重对学生学习生涯的规划与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估, 把握自己当前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互相讨论、电子问卷测试方式进行了解, 教师也可通过与各科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较为合理的学习规划, 包括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 使规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最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这些规划进行整理, 制作成电子档案, 并明确需要优先完成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等, 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较好学习指引方向和打好基础。
(四)增强了心理教育活动的效果
高中教师以及心理辅导师需要主动加强各类宣传工作,确保学生个人以及任课教师和家长都能够意识到心育的重要,主动参与其中。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诸多弊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直接被无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速度非常慢。对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积极举办丰富多元的文体活动放松学生的身心,尽量避免学生过于压抑,让学生能够获得舒缓个人情绪的重要途径,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教师个人需要主动学习心育相关的知识,为心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依据,给予学生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以及服务。学校领导则需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及支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全新要求以及发展轨迹,进一步实现对症下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应用,让学生能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下,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做一个阳光的高中生。
(五)重视了家校的合作和沟通
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的家长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育水平还有待提升,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走极端的问题。比如直接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学业,这一点导致一部分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出现了误区,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学习成绩也持续下降。还有的教家长则严加管教,只要学生出现错误就会严厉批评。最终导致学生出现了自卑心理和情绪,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对此,学校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予家长相应的帮助以及辅导,保障家长能够重拾家庭教育的自信心,掌握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及方法。另外,家长也需要主动向学校教师反馈学生的真实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互动,保障两大教育教学板块的大力落实,高效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制定专门的辅导计划,配合家长,有意识、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沟通。充分彰显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对家庭教育产生信任感。在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都需要注重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教学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结论: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复杂,实践性和能动性较为明显,对教师是一个较大挑战。教师需要抓住新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要点,是重在预防,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主动地完成学业。当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大家携手共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养成,钟玉芳.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的实践[J]. 试题与研究,2020,(15):36.
[2]姚昌富.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路径探析[J]. 教育界,2020,(19):77-78.
[3]关莉莉. 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 长江丛刊,2020,(13):15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