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精神深入践行“两学一做”

    [摘要]弘扬“赶考”精神,推进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礎、是前提;做是关键、是归宿;提升能力是根本。

    [关键词]“赶考”精神;践行;“两学一做”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DD009)。

    [作者简介]邵文英(1977-),河北邯郸人,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7-0019-02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把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比喻为:“进京赶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很严峻,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弘扬自强不息“赶考”精神,要善学善做善思,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一、以“赶考”精神践行“两学一做”,学是基础、是前提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①“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②要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修养作为践行“两学一做”的前提来抓。“赶考”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丰富内涵——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等,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为自觉抵御腐败侵蚀能力筑牢了思想防线。要在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工夫。首先,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对学习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把学习党章党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看成是党员干部的一种政治行为和政治需求,提高思想认识。其次,不断拓宽学习内容,坚持三个凡是。凡是自己不熟悉领域的知识都要学一些;凡是自己不能熟练驾驭的业务知识都应该巩固提高;凡是自己不能真正领会的科学理论体系都要深入钻研。再次,在学习方法上要灵活有效。集中学习时要真听、真记、真思考;深入基层时要多请教、问计于民;走出去学时,不能走马观花,要紧密联系实际思考;交流讨论时要广听言论,善待批评;自学时要带着问题去学。

    二、以“赶考”精神践行“两学一做”,做是关键、是归宿

    “两学一做”的基础是学,关键在做,做是归宿,是根本,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做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践行者。从哲学意义上讲,学习属于认识范畴,即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最终要运用于工作,能动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发展。获得理性认识的目的在于正确指导行动,接受实践的检验。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实践哲学,在希腊哲学中理解世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进行社会政治活动,所以就哲学思考触及对人的行为进行认识并将此作为人们行动的哲学理念来说,哲学遵循着一种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则到生活的直观主义思维方式,表现为人际交往和行为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将实践看做是人类实际活动与生活的反思行为。古人云:“纸上谈兵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知行统一就是根据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把学习和行动结合起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统一更要注重实践,要把学习“两学一做”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以“赶考”精神践行“两学一做”,筑牢思想防线是核心

    以“赶考”精神践行“两学一做”,要使广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清廉意识、树立公仆意识、加强“官德”修养为核心内容,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信仰是人们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③信仰是社会或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具有价值观念的导向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社会秩序的稳定功能、道德行为的引导功能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人们对这种理论的相信和信奉,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④信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一定要在发展中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推动发展。

    新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种消极的、腐朽的东西也在随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形成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弘扬“赶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助力。信仰是需要培植,需要通过持久教育确立起来的,“两学一做”是坚定马克思信仰的前提。坚持进行“两学一做”,是广大党员干部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最基本的途径之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创新培训的途径和方法。要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情境教学、讨论教学、团队教学等方法,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筑牢从严治党的思想建设。

    (二)树立清廉意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的清廉教育,1942年到1945年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和防止党内腐败的六项规定。毛泽东把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法宝。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显示了党提倡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清廉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政养廉。即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中培养清正廉洁的行为。二是以德养廉。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从政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三是以检养廉。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下去。四是以学养廉。加大党员干部“两学一做”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打造高效、清廉的政治局面。

    (三)树立公仆意识

    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公仆教育是干部廉政观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党章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既概括了党员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员干部不同于剥削阶级官吏的一个显著特征。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最初通过简单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⑤社会公仆与社会主人的错位现象是干部队伍发生腐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财富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着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保持应有的定力。领导者个人的政治品格、人格魅力的不確定性和不持久性,又决定了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形成必然经历一个由外在他律向内在自律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个内化过程必须弘扬“赶考”精神,通过践行“两学一做”,增强领导干部四种观念:一是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要勿忘初心。二是增强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把勇于担当精神看作是各级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他说:“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三是增强反对官僚主义的观念。坚决反对封建主义的“官本位”思想,杜绝家长制、一言堂,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四是增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观念。

    (四)加强“官德”修养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扩大会议讲话中提到著名的“塔西佗陷阱”。他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官德指的是为官从政者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规范的总和。⑥“官德”修养是干部从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从源头上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加强“官德”修养的着力点是提高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行,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自律意识。新时期,党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第一要务就是要弘扬“赶考”精神,把干部队伍的“官德”建设好,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四、以“赶考”精神践行“两学一做”,提升能力是根本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一个新常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和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增大、金融危机的蔓延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提高党员干部科学发展和勇于担当的能力。有的党员干部遇到问题思路不清,缺乏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乱了阵脚、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就是能力和职位不匹配。因此,党员干部应着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驾驭工作的本领;着力提高破解发展瓶颈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敢于负责的精神和善于担当的能力;着力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不断创新理念和工作方法,解决新问题、寻求新发展。

    总之,“两学一做”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提升,要秉持“赶考”精神去深入践行,做一个拥护者,做一个践行者,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为京津冀协调发展加油!

    [注释]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②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2.

    ③李德顺.新价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87.

    ④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

    ⑤[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

    ⑥刘煜,孙迪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官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