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古达战争研究的两个问题

    杨俊明 匡林林

    [摘 要]朱古达战争是罗马与其北非盟国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之间围绕该国王位之争而爆发的一场局部战争,战争规模不大,但对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却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朱古达战争并不是罗马同努米底亚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元老院之所以迟迟不肯宣战,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愿望,萨卢斯特关于元老贵族受贿的指控则明显有夸大之嫌。朱古达战争的爆发是各种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是历史的合力催生了这场让罗马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

    [关键词]朱古达,元老院,平民派,战与和

    [中图分类号]K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8-0019-06

    努米底亚地处北非,与意大利半岛隔海相望。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努米底亚与罗马开始有了正式联系。罗马攻打迦太基时,马西尼萨出兵相助,成为“罗马最有价值的盟友”,①成功统一努米底亚王国。公元前118年,继承马西尼萨王位的米奇普撒去世。临终前,国王留下遗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侄子朱古达并立为王,在罗马元老院的保护下,共同治理王国。②不久,朱古达违反规定,企图控制全国,从而引发了长达7年的朱古达战争。关于朱古达战争进程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西方学术界涉足较早,成果甚多。菲尔兹的《朱古达战争》聚焦于用心理分析方法塑造朱古达形象的问题。③弗里茨的《萨卢斯特与朱古达战争时期罗马贵族的态度》认为,罗马之所以对朱古达迟迟不肯宣战并不是因为受贿,而是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元老院的决策是正确的。④艾伦的《论朱古达在罗马元老院的影响来源》探讨了朱古达一再得到罗马元老院垂青的历史根源。⑤奥斯特的《外交程序和朱古达战争的爆发》强调,元老院是因为当时罗马北部边境面临日耳曼人的严重威胁才不愿意发动对朱古达的战争。⑥厄尔的《萨卢斯特和罗马元老院对努米底亚的政策》认为是军事将领的私欲和元老院的政策导致朱古达战争爆发。⑦克拉森的《朱古达:反叛者还是自由捍卫者?》强调,朱古达是一个绝顶聪明、野心勃勃、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军事强人,最终却成了罗马派系斗争的牺牲品。⑧相比之下,国内学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少。笔者在认真解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此文,以期丰富国内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元老院对朱古达迟迟不肯宣战的问题

    自马西尼萨与罗马结盟以来,“努米底亚历代国王对罗马的最高统治权均予以承认。在此期间,努米底亚所有重大事情和重大行动均服从于罗马元老院的决议”。①因此,争夺王位失败的阿多尔巴尔王子理所当然地向罗马申诉,恳请元老院主持公道,恢复自己的王位。罗马就是这样被拖入阻止努米底亚内部纷争、而与罗马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关系的战争之中。值得强调的是:朱古达完全无视自马西尼萨以来努米底亚与罗马达成的相关协议,无视罗马元老院的权威和尊严,这才是导致元老院介入努米底亚事务的重要原因。然而,从公元前116年罗马插手努米底亚事务,到公元前111年錫尔塔惨案发生后罗马正式向朱古达宣战,长达6年的时间里,元老院为什么迟迟不肯对朱古达宣战,是哪些因素制约了元老院的行动?

    首先,频繁的海外征战,国内激烈的派系斗争,使元老院在对朱古达宣战问题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元老院既要奉行以罗马利益为中心,避免战争爆发的外交政策;又要应对平民、骑士要求开战的强烈呼声,维护自己作为罗马国家最高决策者的地位。

    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帝国疆域扩大,人口众多,如何有效治理帝国成为罗马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出于国内外现实利益的诸多考虑,罗马元老院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正如弗兰克所说的那样:“这一时期的罗马完全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没有兴趣去分享其他国家的政治利益。从一开始,元老院就对战争持完全反对的态度。”②在罗马统治阶级的心目中,对那些忠实执行罗马指令、与罗马维持友好关系的同盟国,根本没有必要去征服和占领,还是维持现状为好。因此,对朱古达与米奇普撒之子的王位争夺战,元老院采取的是慎之又慎的态度,不愿深度卷入。因为“努米底亚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国家,罗马人对它不太了解。自小西庇阿以来,罗马就没有在这里进行过任何军事活动。因此,这场战争对罗马人并不是特别有吸引力”。③况且此时困扰罗马的国内外事务甚多,罗马实在无力介入努米底亚事务。

    在这种情况下,元老院对努米底亚王位之争的最初反应就是极力调解双方的纷争,尽量促成双方和平解决争端,制止战争升级。因此,在最初的调解中元老院出于自身的利益做出了这样的安排:将努米底亚领土划分而治,指定统治者的管辖区域。④将软弱无能的阿多尔巴尔放在与罗马行省毗邻的东部有利于罗马的国家安全;将朱古达放在土地肥沃、人口较多的西部则是希望他能够将力量消耗在抵御来自邻国毛里塔尼亚的挑战上,⑤从而不至于对罗马构成威胁。事实上,作为努米底亚保护国和地中海的主宰者,罗马有充足的理由和能力干预努米底亚的内部纷争,制止战争的爆发。但当时元老院并“不屑于将一个容易失守的边境国家纳为行省”。⑥他们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与罗马早有来往且深得元老贵族信任的朱古达继续执掌努米底亚王位。如果解除他的王位,将努米底亚变为罗马行省,或将其交给一个庸碌之辈治理,可能导致罗马行省的稳定与和平无法保障。如果征服它,“管理如此辽阔的国土不仅需要一支庞大的军队,而且还要在南部和西部边境建立防御堡垒”。⑦罗马从中获得的收益也许远远不能满足占领和统治这个行省的庞大开支。与其这样,还不如将其交给朱古达这样一个能够忠实执行罗马指令的能人治理。这也是元老院迟迟不愿对朱古达宣战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自格拉古兄弟改革之后,罗马国内平民派与贵族派的党派之争初现端倪,朱古达战争正好为平民派提供了一个反击贵族派的良好契机。正如罗斯托夫采夫所说的那样,“就战争本身而言并不特别重要,但是它给元老院的对手提供了口实,他们利用这点控诉元老院将军累累的可恶罪行”。⑧事实上,在后来的朱古达战争中,保民官就是在平民和骑士的支持下,频频提出法案,通过审判法庭,借机惩罚那些曾经镇压民主运动的腐败的元老贵族。平民和骑士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迫切希望出征北非,打败朱古达。元老院深知此点,因此在对待朱古达战争的问题上慎之又慎——既担心战场上军队的失败,更恐惧这种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旦战败,元老院不仅要承担指挥无能的责任,而且还可能被指控因受贿而与敌人相勾结的罪状。也就是说,由于党派之争聚焦于彼此复仇的战争旋涡之中,党派之间的利益不同,不管元老院采取什么行动应对这场战争,都很难获得平民与骑士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元老院惧怕这场战争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它极力调解争斗双方的矛盾,千方百计避免战争的爆发也就不难理解。应该承认,元老院的这种考虑有其合理性,符合罗马的国家利益。

    事实上,朱古达战争并不是罗马同努米底亚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是罗马共和国出自内部斗争需要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在平民派的步步紧逼中,元老院举措失常,应对失策,最终只能满足平民和骑士的要求,向朱古达宣战,开启了这场没必要陷入的战争。

    其次,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在北非面临朱古达的挑衅,东方有米特里达梯叛乱势力的崛起,辛布里人和条顿人更是频频骚扰罗马的北方边境,地中海的海盗则威胁着罗马传统的粮食运输线,西西里奴隶起义风波未平。这一切导致罗马国内局势剧烈动荡,民怨沸腾。①元老院对此一筹莫展,忧心如焚。自打败汉尼拔入侵以来,罗马从未如此深陷战争泥潭,面临如此严重威胁。因此,当时元老院首要解决的就是对罗马构成直接威胁的来自北部边境的日耳曼蛮族入侵问题。相比之下,对罗马并不构成威胁的努米底亚问题被暂时搁置就不难理解。

    西班牙被罗马征服后,并不甘愿臣服多次发生反对罗马统治的起义。公元前145年以后,罗马军队在此遭到一连串失败,可见形势之严重。公元前134年,小西庇阿率军出征西班牙,次年才彻底平定叛乱不已的西班牙。当时,朱古达作为罗马盟国支援部队的统帅前往西班牙参战,并凭借自己的智谋和胆识,立下赫赫战功,深得小西庇阿的赏识。西班牙战争使朱古达获得了“沙漠之狮”的美誉,名声如日中天。同时,与小西庇阿和罗马军队的朝夕相处,也使朱古达对当时罗马的政治局势和元老贵族的贪婪有了深刻理解,这为他之后的行为提供了参考。

    由于人口过剩和海水倒灌,迫使森布里人、条顿人等日耳曼部落从波罗的海海滨向外迁移。大量部落移民长年在易北河和多瑙河流域游荡,导致整个欧洲西部和中部动荡不安。日耳曼蛮族不断迁徙的目的可能是想通过掠夺战争以寻找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在高卢、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帶、马其顿,凶猛且无纪律约束的凯尔特人或日耳曼人一浪又一浪地入侵罗马边境。②这在罗马引起的恐慌,只有300年前的高卢入侵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为了应对日耳曼蛮族对北部边境构成的直接威胁,元老院多次派执政官率军前去阻拦,但均损兵折将,惨遭失败。③

    公元前114年,执政官加图在马其顿边境抵御斯科迪斯克人时全军覆灭。次年,执政官卡尔波在诺里亚惨败于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公元前109年,日耳曼联军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打败执政官西拉努斯率领的罗马军队。公元前107年,执政官隆吉努斯率军追击森布里人至西班牙边境时,惨遭失败,执政官阵亡,军队不得不在接受“轭门”之辱后正式投降。公元前105年,傲慢的元老贵族塞尔维利乌斯不服从平民执政官马利乌斯的命令,导致罗马军队在阿劳西奥遭受了自坎尼战役以来最惨重的失败,④罗马军队损失人数在8万以上。⑤值得庆幸的是,日耳曼联军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穿过比利牛斯山向西进军,没有威胁意大利的北部边境。这就为马略通过军事改革,增强军队战斗力争取了3年时间。

    罗马军队一系列的惨败使罗马朝野震惊,对罗马人来说,他们的首要问题是北方边境蛮族的威胁。不难理解此时元老院贵族的心态了,他们实在不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罗马不构成直接威胁的北非战场上。“尽管元老院不愿意介入朱古达战争,但平民和骑士的联合迫使元老院不得不谨慎面对,并采取合作态度。①因为拒绝合作只会导致情况更加恶化,况且许多人认为一些元老贵族和有影响力的人在帮助朱古达”。②事实上尽管当时“腐败严重,也很普遍,但已经无关紧要”,③平民和骑士在意的是这个“能够攻击贵族领导人的机会”,希望能够借此机会重振平民派在国家事务中的昔日雄风。④元老院欲罢不能,久拖之后也只能无奈地向朱古达宣战。这既是元老院对朱古达的惩罚,也是平民和骑士对元老院不满导致的结果。

    二、关于元老贵族受贿的问题

    关于元老贵族在朱古达战争中的受贿情况,由于古典作家阿庇安、狄奥·卡西乌斯等人的记载已经失传,只有萨卢斯特的记载完整保留下来,成为人们研究朱古达战争的唯一史料。然而,作为平民派领袖恺撒的忠实追随者,萨卢斯特对贵族敌视恺撒感到不满,这就导致他对权贵的反感贯穿于他的所有著作之中。⑤因此,萨卢斯特对元老贵族腐败的指控未必公正,⑥难免有夸大之处,需要深入探讨。

    公元前116年,阿多尔巴尔向罗马申诉,罗马成立了一个以欧皮米乌斯为首的十人委员会处理努米底亚王位之争。萨卢斯特认为朱古达是“依靠自己的贿赂手段,而不是证据”收买了前来调解的元老贵族。⑦欧皮米乌斯本是元老院中坚定的反朱古达派,但朱古达的虚伪顺从和贿赂使他和自己的同行改变态度,在裁决努米底亚王位之争时,做出了对朱古达有利的决定,为此,欧皮米乌斯一直为世人不齿。然而,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种相关因素,也许会得出与这个传统观点相异的解释。

    欧皮米乌斯的决定有利于朱古达是历史事实,但仅仅根据这个结果就断定他收受了朱古达的贿赂则太过牵强,证据不足。将努米底亚领土划分而治,并指定统治者的管辖区域完全是罗马元老院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的决定。⑧欧皮米乌斯作为具体执行者,必须无条件地执行。他后来遭到审判法庭的调查和处理主要是因为他曾经屠杀盖约·格拉古等平民领袖,残酷镇压过平民运动,在平民和骑士中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和影响。平民派对欧皮米乌斯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打击他最好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之冠以罗马民众最为厌恶的腐败、受贿罪名。

    问题是朱古达对这一裁决结果也不满意。3年后,他公然违反元老院规定,再次围攻阿多尔巴尔的首都锡尔塔城,企图重新统一努米底亚。战事重启后,元老院两次派使团前往调解,均无功而返。对此,许多学者依据萨卢斯特的记载强调,是元老贵族的腐败与无能才导致朱古达敢于对罗马的警告置若罔闻。但具体分析这两次使团出使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元老院奉行的是传统地避免战争的外交决策,而不是因为朱古达的行贿。

    第一次出使的“3位年轻人”命令双方“放下武器,用法律而不是战争解决问题”。⑨朱古达口头称赞使团公正,强调自己的美德曾经得到罗马民众喜爱的小西庇阿的赞誉,表明自己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绝不会做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但行动上,朱古达我行我素,继续加紧对锡尔塔城的围攻。萨卢斯特的相关记载容易误导人们相信使团出师不利是因为朱古达行贿。⑩但这种指责毫无根据。按照传统惯例,“派遣年轻、经验少的贵族肩负国家普通使命”出使国外是罗马国家外事活动的常态。11强调他们年轻可能是暗示他们从政不久,涉外经验不足,但绝不是意指其和朱古达有幕后交易。需要注意的是,后来美米乌斯对元老贵族的指责和审判法庭对战争中受贿贵族的指控,都没有任何关于这三位年轻使节的内容。因此,这次出使失败肯定不能归结为是朱古达行贿。

    第二次出使的都是身居高位、从政经验非常丰富的元老,为首的是在罗马政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首席元老斯考卢斯。在努米底亚,罗马使团“以元老院的名义对朱古达进行威胁”,①朱古达阳奉阴违,导致元老院使团再度无功而返。因此,萨卢斯特老生常谈,再次强调这是由于朱古达的贿赂。然而,根据现有史料根本无法确定出使的元老贵族是否收受了贿赂。原因在于难以界定礼物和贿赂的区别,因为当时罗马属国的国王通常会在双方来往中送许多礼物给前来的使节和朋友。既然如此,需要讨论的就是元老院的决策是否损害了罗马的国家利益。如前所述,当时罗马北部边境形势岌岌可危,元老院此时不愿也没有时间花费太多精力和资源去解决努米底亚问题。而且朱古达绝顶聪明,深得罗马贵族赏识,在元老院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因此,有学者强调元老院对朱古达的宽容并非受贿,而是服从小西庇阿派的安排,“因为所有和小西庇阿有关系的人,都会对朱古达产生信赖和负责”。②朱古达也清楚自己的优势,比起陌生的阿多尔巴尔,元老院更能接纳自己。在罗马人的心目中,如果事实如朱古达所说,阿多尔巴尔暗杀朱古达在先,他的后起反击和报复就无可厚非。即使这一切都是朱古达捏造出来的,那也只是努米底亚国家的内部事务,兄弟阋墙的王位之争而已。罗马不需要也确实没有必要置北部边境安危于不顾,去干预远在北非的努米底亚事务。

    公元前111年,朱古达攻陷锡尔塔,酿成屠杀大批意大利人和罗马商人的惨案,罗马正式向努米底亚宣战。执政官贝斯提亚受命进军北非,给朱古达造成巨大威慑。朱古达被迫投降,与罗马签订和平条约。然而,和平条约的签订在罗马却引起轩然大波。保民官美米乌斯质疑朱古达不是无条件投降,并对贝斯提亚做出受贿的指控。如何看待这一指控呢?

    事实上,美米乌斯对腐败贵族的指控无非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因为大征服之后,罗马政坛的贪污腐败已成常态,平民派攻击元老贵族派的最好借口就是指责对方受贿。具体说来,美米乌斯首先强调贝斯提亚的受贿践踏了元老院的权威,并质疑朱古达是否真的无条件投降。然后则以国家信誉担保,要将朱古达作为证人带到罗马去指控受贿的贵族。③前后指控的理由不一,显然贝斯提亚受贿指控的第一项没有任何根据,美米乌斯不得不寻找第二个借口。④很明显,美米乌斯是要借此机会激起罗马民众对元老贵族的厌恶和恐惧。⑤当然,也“很难相信贝斯提亚没有接受朱古达的贿赂”,⑥但据此认为贝斯提亚签订和平条约完全是受贿的结果则有失公正。因为尽管贝斯提亚初战告捷,但战争很快陷入困境,装备笨重的罗马军队对轻便快捷、出没无常的朱古达骑兵无可奈何;罗马人正陷入一场既无重大价值,又耗时耗力、苦不堪言的战争灾难之中,国内的平民和骑士则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罗马军队在北非攻城略地,很多努米底亚城市上书请降,甚至毛里塔尼亚国王波库斯也要与罗马人结盟。⑦面对各种压力,当朱古达主动提出投降,签订和平条约时,贝斯提亚表示同意就完全可以理解。因此,和平条约的签订并不是因为金钱,⑧而是战场指挥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决定。认为受贿与停战有必然因果关系、借此攻击贝斯提亚并没有说服力。首先,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前线指挥官“有权在不等待罗马指令的情况下接受或拒绝投降”,⑨贝斯提亚作为前线指挥将领是在行使自己的正当职权;其次,尽管保民官可以指责贝斯提亚对朱古达做出的承诺,但事实上贝斯提亚“采取的行动符合罗马的国家利益”。⑩尽管元老院向朱古达宣战,但并不意味着罗马打算对北非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11这只是元老院在主战的平民与骑士强大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对此,贝斯提亚心领神会,抓住机会和朱古达签订和约,试图尽快结束战争。从朱古达战争以来久拖不决的发展进程看,和平条约的签订值得肯定。

    从当时罗马的周边环境看。在北非,罗马拒絕了毛里塔尼亚国王波库斯与罗马结盟的要求,因为“罗马已经习惯了努米底亚王室的忠诚,他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朱古达胜过大多数野蛮人”。①这恰好说明罗马并没有放弃长期以来与努米底亚维持友好关系的打算,朱古达继续执政可以帮助罗马更好地牵制北非罗马边境的游牧民族。同时,在意大利北部边境,在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日耳曼人正逐步南侵,甚至可能侵入意大利。②元老院维持与朱古达的友好关系,可以集中力量对付严重威胁罗马边境的蛮族入侵。因此,和平条约的签订不仅完全符合罗马长期以来的对外政策,而且也是罗马在强敌环伺、边境危机日趋严重之际的无奈之举。

    可见,即使贝斯提亚接受了朱古达的贿赂,但和平条约的签订还是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了罗马的国家利益。如果朱古达能够重返罗马阵营,战争就没有继续的必要,罗马人对权力和荣誉的要求也能得到满足。③事实上,在长达7年之久的朱古达战争中,除了导致苏图尔惨败的指挥官奥路斯外,其他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不仅没有确切的受贿证据,而且都表现出一定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特别是最后打败朱古达的梅特卢斯和马略,指挥得当,能力卓著。

    综上所述,朱古达战争的爆发有其偶然性,更有必然性。考虑到罗马当时面临的内忧外患,元老院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愿望。因此,任何单一因素的作用都难以导致战争的爆发。然而,朱古达对罗马权威和尊严的藐视和挑战,主持罗马国家最高决策的元老贵族的贪腐,给长期以来饱受压抑的平民与骑士提供了一个借机发泄积怨的最好机会。民众的愤怒迫使元老院对朱古达宣战。④如果元老院拒绝发动战争,罗马国内纷争不已的内斗将会更加严重,将直接威胁罗马国家的命运。更何况长期以来,元老院的职责就是充当其他民族内部以及各民族之间仲裁者的角色,与这一特权相辅相成的是其维护正义的义务。可见,历史的合力催生了这场让罗马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的爆发。

    【作者简介】杨俊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罗马史和中西比较研究。

    匡林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