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学科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是课标的任务之一。语文学科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学习方向的学科,其中听说能力在学生入学之前、在父母的教导和自身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所发展,而读写能力需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够逐渐掌握,其中读的能力相较于写的能力要略微简单一些,是写的能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才能够从多方面来领略文本的美妙,对文本的理解也将更加的全面。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1-0055-02
【本文著录格式】张学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31):55-56.
引言
所谓的合作学习不是优等生的合作学习,也不是将困难生集中在一起的学习,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优势特长,将每一种类型的学生分到不同类的小组里,选定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其独特性,文本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决定了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并不是学生个体能够独立解析的,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结构并不是全方位辐射的,而是基于自己的个性和气质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克制学生阅读的这一短板,通过学生之间合作的形式,补全单个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不足,让学生能够从全方位去理解文本的特性。
一、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之间独立学习为主,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合作”也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立个人,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人生经历,将学生的思维综合起来以克服单个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因此“合作学习”也成为当代教育教学活动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不同思维发展状态学生的群策群力,让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知识,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和见解也变得全面了起来。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还停留在一个很低的阶段,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时只能从单方面去看问题,不能多角度地看待阅读文本,得出的知识结论往往也是单一的,在这个时候就凸显出“合作”的重要性来。学生之间通过小组的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不仅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锻炼,学生还能获取文本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增长和思维发展。
二、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一)分组具有难度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但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无论是对新生教师还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来说都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因为学生的个性与性格多种多样,思维发展的状态更不一样,学生的个性或者是思维都会影响到分组学习的状态,且教师不可能从与学生接触的开始就对学生个人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对学生个体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需要教师长时间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其次,根据学生思维的不同特点异质分组好了之后,学生的个性也会在分组过程中放大出来,越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内所占据的话语权就越多,自闭害羞的学生“场依存”状态都会一直持续,根本没有尽力地去发掘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一来合作学习的意义也就丧失了,在分组中也难免会出现矛盾,思维发展较好的同学难免会轻视思维发展较慢的同学。合作学习是为了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的学习方式,如果只是优等生和外向型学生得到提高,那也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教学容易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流于形式,初期需要教师的监管。合作学习虽然是学生自主讨论,进行交流和探讨的学习形式,但是并不是对学生们的放任自流。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并不集中,容易被琐碎的事分心,容易在课堂讨论上讲其他的事情,教师如果不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和调控,必会使学生的交流流于形式,看起来在激烈地讨论,但实际上却是在说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或者是所讨论的东西并没有切入到教师教学设计里所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標的点上,这样的合作学习也无异于是形式主义的学习,最后还是需要教师直接讲授知识或者是占据课外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补充,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师自身的技能技巧提高也是低效的,甚至产生挫败感。
三、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一)针对学生,因材施教
“合作学习”是在对学生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推行的,异质分组需要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而安排分组不仅仅需要尊重学生的决定,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分组进行调控,这也就需要教师要把握学生思维状态。可以通过课下跟学生的交流沟通、平时的日常作业和考试结果、与其他各科老师的交流心得与同家长的联系中获得关于学生的情况。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设想各种补救措施,最终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本情感的生成,语言语词语句的组合和作者的写作逻辑,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主要是对北京春节场景的描述和对北京习俗的讲解,讲授课内内容的时候学生当然能够对知识进行把握,但当课文节奏进入到“拓展延伸”阶段,需要学生们讲述各自家里的春节习俗时,个人学习的弊端难免暴露出来,这时就需要引导同学们展开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讨,并且派出小组代表来发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够节省教学时间。
(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积極主动地了解学习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要有合作的概念,将各个语文文本与语文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脑海里建构语文框架,在合作中获取知识。要对教师采取质疑态度,用多种途径与方法判断知识的真伪和价值,教师所说的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最终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以学习语文来服务现代生活,为国家强盛与民族自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只有在语文教师掌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理解语文学习合作的意义。只有在运用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的特点才能被凸现出来,学生语文学习才能够更加有动力。
(三)与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组合在一起的,合作学习离不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师在推行合作学习的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也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进行阅读文本探究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灵感和想法的,需要经过独立的自主学习,经过对文本主旨和内容思考探究和与同学一同讨论文本的中心思想和顺序结构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熏陶功能,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自觉融入集体,从而加速班集体的建设,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类型,需要师生双方都积极主动地去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同时,教师也不忘教学相长的原则,与同学共同成长,共同成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反作用于师生关系的培养。
四、结语
合作学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它不仅仅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关键,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是帮助学生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教学内容复杂多样,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够通彻解读文本,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磊.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8).
[2]王凤娟,高清军.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组织及教学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7(3).
[3]肖玉蓉.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华夏教师,2019(25).
[4]兰俊英.探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