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提问

    曹建玲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将停止。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是老师与学生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提问如何展开?在这个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提问怎样既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体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贴近学生,巧抓提问的兴趣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乐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求知欲强,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结构等特点和趣味性的必要。而且课堂的效率和有价值的生成,许多情况下是由事物本身激起学生的兴趣点调动的,人们常说的的“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就好比水平如镜的湖面,老师的提问就如同巨石击打水面,师生的一部分思维上的灵感乍现和火花碰撞问答中产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讨论,循循善诱,其乐融融。问题贴近学生,巧抓提问的兴趣点可以让部分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消极状态变成“我要学”积极乐观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让学生课堂上的的注意力更集中。比如有一次,我在教《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新课导入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不用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肯定是狐狸怕老虎啦! “但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这个时候,我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立刻被快速调动起来。小组讨论活动自然热烈积极,效率倍增。

    二、用心设计,把握提问的时机点

    在课堂上,老师只有用心设计,只有在最好的时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效果才最好。最佳提问时机点,即学生正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入耳入心。因此我们老师在课前充分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才能够把握教学重难点。从而教师才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准确有效的捕捉提问的时机点。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孩子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不妨就孩子的观点、想法适时点拨,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给孩子思考、讨论和交流。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说一说”,活动单上打着:“星星也困得眨眼睛,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有的说:“老师,快休息吧,别累坏了!”有的说:“老师,您太辛苦了!”这位老师因势利导,动情地对孩子说:孩子们,不用担心,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你们我就不困了,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呀?(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说话。你还有什么要对老师说的?老师的提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个个畅所欲言:老师这么晚了还在备课,太辛苦了!老师的心中只有我们,太伟大了!老师、快歇歇吧,累坏了身体我们会舍不得的!……接着这位老师出示检测反馈的问题:诗中的孩子用一株紫丁香表达对老师的爱,他们希望紫丁香孩子们个个笔走如飞,写下了对老师的祝福。在孩子们展示以后,老师又问: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呢?孩子们有的说给老师一朵鲜花,送去芳香;有的说倒一杯茶给老师,解解渴;还有的说为老师捶捶背,消除疲劳……老师的提問如同点睛之笔,让整堂课鲜亮起来,孩子们在思考、讨论、展示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

    三、因材施教,把握提问的难易度

    教师的课堂提问难易度要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费力思考就会答的,没有挑战性,激不起学生兴趣,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失去提问价值。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了,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不相符合,学生会望而生畏,感觉力不从心,这样的提问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问题难易度的准确把握,应该是经过教师的稍加点拨,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为宜。就是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自主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河与青草》这篇课文时,先请学生读课题后认真观察有关插图,提问:“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请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小河的水真清,青草真绿。”有的学生问:“小河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这一个问题刚好问到了老师想要提出并解决的问题上,而且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更加激发了其他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提问的学生来解答,无形中降低了提问的难度,又增强了教学效果,真可谓水到渠成。如果老师直接提问的话就达不到这种效果了。这位老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尤为关键,相当于抛砖引玉,才有了后面学生的“百家争鸣”。所以我们设计问题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把握难易度。

    四、提供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背景下的课堂,给予了孩子更多自主探究问题的机会,这就要求老师要能精心设计活动单上面的问题,不但把握好难易度、时机点、兴趣点等,还要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钱学森》的时候,出示活动单:“1.默读第2自然段,想想:从哪里可以体会到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2.画出钱学森说的话,体会他的思想感情。”学生们兴趣盎然,先是自己独立思考,圈画关键词句,然后在小组里热烈讨论,互相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智慧的火花互相碰撞,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在对问题的讨论中得到提升。这两个问题顺应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组内充分讨论的时候,不仅学习中的问题迎刃而解了,还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教学效果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总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提问要想起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充分发挥我们的教学智慧,课前仔细研读教材和大纲并且充分了解学情,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展现课堂无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