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孔祥瑞 张佳丽 孔祥云
【摘要】目的 研究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用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评分、JOA评分以及48小时后血清白细胞介素作为本实验的观察指标,并对指标采用t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JOA评分为18±6.22,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评分、48小时后血清白细胞介素分别为22±3.52、5±1.64、4±3.16,低于观察组。结论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01
我院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选取120名我院患者来研究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已经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所选方法为随机数字法,患者年龄在29~48,平均年龄为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通过核磁检查确认椎间盘突出、伴有椎间盘肥厚;直脚抬高实验及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患有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法久坐久立、腰部活动受限;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对麻药有过敏史的患者;患有脑部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来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1.2.2 观察组
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来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使患者腹部排空,以俯卧姿势躺下,对腰椎部位定位后全麻,选取患者后正中线以定位点为中点做3~5 cm的切口,使用牵拉机并切除黄韧带,使得腰椎间盘充分暴露于视野中,用脑面片保护好附近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后,将韧带及纤维环切除,即可行髓核的摘除,取出脑面片,清洗并消毒创口,在锥盘间隙间插入凝胶状物质后缝合切口[2]。
1.3 观察指标
用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数表评分、JOA评分以及48小时后血清白细胞介素对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测[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主要用来评估疼痛的程度以及疼痛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共计10项,每项1到5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大,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越恶劣。JOA评分适用于评判人体功能性障碍,分数为0~29分,总分越低,则功能障碍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评分、JOA评分以及48小时后血清白细胞介素进行t检验,并且将检验水准设为0.05。
2 结 果
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观察指标进行t检验,数据表明观察组的JOA评分为18±6.22,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评分以及48小时后血清白细胞介素分别为22±3.52、5±1.64、4±3.16,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 论
目前虽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案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微创、激光等都可应用于治疗中,但这些方案的操作难度很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成功率并不算高。因此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还是目前最普及的治疗方案之一,其缺点是治疗时间较长,恢复过程中需要辅助一些康复治疗手段,其优点是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并不大,手术成功率较高,操作简便,十分经济。从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较低,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较低,预后效果和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顺武,胡志军,方向前,等.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脊旁肌损伤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8,11(29):10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