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英语以阅读促写作的教学设计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力度,注重高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與应用能力。在英语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教学方案的综合设计,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从而提升高中英语实际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写作;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陈军亮,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高中英语阅读对写作影响的调查研究”(立项编号:GS[2019]GHB1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对英语写作与英语阅读进行融合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应用自身所学与掌握的英语知识,而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为学生的应用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写作教学的主旨是锻炼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正确应用。以阅读促写作教学的设计,详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关系分析
针对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以课本教材为教学基础,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基础知识拓展、延伸教学,让学生正确应用基础知识。与此同时,英语知识教学,既是难点知识又是重点知识的是英语语法,其包含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有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等,能够通过对英语知识的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积极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语感与思维,以语感为教学基础,对阅读内容、基础知识的拓展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让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不再陌生、恐惧,反而是通过阅读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英语阅读,是写作技巧主要的教学途径。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积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才会真正掌握英语知识、英语语法等,为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有利条件。
二、高中英语以阅读促写作的教学设计思路
1. 注重英语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高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词汇是其重要基础,为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接触与学习更多的英语词汇,为学生的英语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学生经常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英语词汇、句子等记录下来,能够应用到自己的英语写作中,从而达到以阅读促写作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人数,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为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建议学生阅读不同的素材,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阅读的材料。只有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对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利帮助,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对阅读材料阅读的过程中,对英语词汇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强化阅读知识,满足写作教学需求。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基础知识教学提高重视度,强化阅读知识,以文章背景知识的详细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更好地了解与掌握,以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设计阅读材料结构;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详细观察,针对学生的英语发音及时地纠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结构,锻炼学生对文章的拓展写作,学生能够把阅读中掌握的英语知识正确地应用,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写作技巧。
3.交际写作法的应用,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新课改实施的核心目标就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与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对此,教师须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交际写作法的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对阅读材料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
综上所述,为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与质量,以新课标的实施为背景,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阅读促写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知识,为写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雪,曾佳.英语阅读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J].英语广场,2019(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