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负面舆情应对策略
古正举
自媒体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草根媒介,以微博、微信和微视频为代表的自媒体大有成为社会舆论话语的中心平台之势。自媒体的平民化、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使个体能够自主地进行信息传播,并进行各种各样的诉求表达。自媒体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舆论格局,由自媒体引发的负面舆论对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的热点舆情事件已暴露出当前我国舆情引导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特别是负面舆情的应对,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自媒体下负面舆情的特点
——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自媒体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界限被消除,处于草根阶层的民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形态的发展,催生了网民自产自销信息的传播新机制。一旦事件爆发,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现场直播,而不在场的人可以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对事件进行实时转播。这一特点使得事件的相关信息会以病毒式、爆发式进行高速度、广范围的扩散,而负面舆情也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并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群体极化现象严重。舆情是公众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包含着来自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利益诉求的公众的声音。自媒体下,社会矛盾依然是舆情压力的重要来源,现实社会事件在虚拟网络中得以延伸和展开,并引起较大的舆论风波,尤其在涉及公共安全、官民关系、仇富心态、权益纠纷等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时,群体极化现象严重。而群体极化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将对相关事件不相干的多数群众推到一个极端,使得本已紧张的官民关系变得更加敏感,使得社会中各群体之间的对立更为严重,为社会埋下了更多隐患。
——“三微一端”成为新引擎。在近年来的负面舆情事件中,微博、微信、微视频及新闻客户端成为事件曝光和发酵的主要信源,并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新引擎。特别是随着4G网络快速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社交应用微视频发展如火如荼,很多热点事件背后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如爆炸事件等各类微视频刷屏社交媒体,以丰富的视角营造出极强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同时,“三微一端”对社会舆论议程设置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进一步下降。事件发生后,公众的个体意见借助自媒体力量得以迅速传播,并在与其他主体意见交流互动之后,最终汇聚形成强大的公共意见。
应对负面舆情 树正确舆论观
——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 1.构建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舆情引导的决策主体是党委政府及其职能机构。党和政府作为舆情引导的总协调者和控制者,其所持态度和所做决策直接决定了舆情引导的走向,是整个舆情引导的主导性力量。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和反应机制,把握好网络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是保证整个网络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石,也是预防网络舆情恶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2.制定完善的后续处置机制。舆情从发酵到高涨再到消解,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每个阶段的处置都会受到网民的关注。尤其是负面舆情,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引发舆情走向的转变。因此,制定完善的后续处置机制关系着整个舆论引导过程。包括后续信息的发布、相关责任人的处置结果、公众情绪的安抚、对事件本身的还原等,既要做到线上妥善“应对”,又要做到线下协调“沟通”。
3.建立科学的预防与研判机制。舆论是由公众意见、态度和情绪的表达所形成的,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得舆情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发酵,并不断发生演变,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建立科学的预防与研判机制,是正确引导舆论的关键。对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准确了解公众的关注热点、所持的立场、态度以及其中的利益诉求。舆情监测的过程伴随着舆论引导的整个过程,包括对事实真伪的判断、对信息涉及关系的研判、对舆情发展趋势的研判、对舆情引导效果的监测和反馈。
——利用好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自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舆论的形成与变化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善于利用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舆情引导的关键一环,主流媒体是搭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桥梁,其立场和态度与舆情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形象的塑造者和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主流媒体有责任和义务找准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公众所关心话题之间的结合点,通过议程设置提高两个舆论场之间的重合度,减小两者之间的分离度。如对政府信息及时公开、保证信息的权威和准确、维护主流核心价值观、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等方面。
——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二级传播”功能。在自媒体下,以娱乐明星、知识分子、草根名人、知名作家、著名记者等组成的舆论领袖成为网络中的“明星人物”。特别是在负面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他们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既可以推动舆情事件的发展,也有可能成为舆情发酵的源头。通过舆情监测的方式尽最大可能掌握辖区内的网络舆论领袖,和他们经常性联系,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旦发生负面舆情,在官方权威信息发布之后,最大限度地争取网络意见领袖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待和评价相关事件,让其为传播事件真相、引导网络舆情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提高网民的素养和法治意识。公众是舆情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不仅是事件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事件信息的积极传播者,其对舆情的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媒体下,处于草根阶层的民众可以直接参与信息传播与意见表达,主动性日益明显。但是,从目前统计情况分析,网民普遍还缺乏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不理性行为较多。如发表掺杂个人情绪的言论;一味站在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对立面等,易冲动、轻信谣言、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被无意识地卷入网络声讨、声援的队伍中。因此提高网民群体的自律和理性程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培养其思辨能力,对于危害公共利益的不良行为要敢于批评和指正,对于网上流传的不实信息应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另一方面,要提高网民的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发表过激言论,不传播谣言,尊重他人隐私,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
——加强互联网行业监管,构筑综合防控体系。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很强的信息放大效应和社会动员力量,较难驾驭,使用不当会导致和加剧社会动荡。埃及前些年的一系列社会动荡与网络媒体管理失范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一深刻教训需要我们深刻警醒。要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加强负面舆情应对引导,防止形成重大舆情危机。要加强网络技术手段和管理力量建设,加大网评员队伍建设力度,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及时发现、封堵、删除网络有害信息,及时有效应对涉稳热点事件,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加强网络媒体的管理,对于负面舆情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要督促依法进行封号、查处,严防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制造谣言、恶意炒作、煽动滋事,构成犯罪的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介入、落地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