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梅竹

    班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小“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农村有着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民俗文化,有着特定文化氛围。但是在农村,由于很多家长去外地务工或者工作很忙没时间管孩子,导致孩子们缺乏家庭温暖与亲情抚慰,精神空虚,基于这种现状,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努力建设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让班集体充满爱,让班集体成为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以人为本的新型社会结构,孕育新型的班级文化。在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上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班级环境建设显文化

    良好的育人环境能更好地塑造人,班级环境建设彰显班级的特色,合理的布局感染、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舒适、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班级环境的建设,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进而形成班级文化。教室环境是班集体的硬件,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还要为学生发展服务。桌椅摆放合理,桌椅合理摆放给人一种整洁的美感,教室墙壁是班级装饰的亮点,空白处可以悬挂醒目标语;悬挂地图;创立“读书角”“英语角”;书橱和物品摆放处;班级值日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根据农村学校情况而定,不求高贵、典雅,但求整洁、优美,这样的班级物质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动力。激励学生学习发展。如我在班级创建中结合农村实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在班级中突显了班级“明星评选台”,让班级形成一种学习优越的氛围,激励学生自觉学习。

    二、班級精神文化是灵魂

    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形成班级风尚,建立班级氛围至关重要,班级应该是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建立良好道德的“主阵地”。应有班主任的正面教育和引导,高瞻远瞩,锐意创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为班级文化建设服务。

    班级精神建设是一个融合体,它是学生思想的内延和拓展,它是推动学生学习提高的内因。通过活动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展现内涵。有内涵的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精神建设的有效方法。如结合农村特色,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农村、了解社会,既开阔视野,又养成良好品格。比如在农村秋收时节,我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帮忙晒粮食,一起体会秋收的乐趣和辛苦,孩子们不仅爱上了劳动,还知道节约粮食多么重要,比起以前也更加尊敬劳动者了。这样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形成班级的风气,逐步形成班级的精神文化。让班级文化有正确的航向,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

    根据班委会各委员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让其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并教其方法,指导并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工作。各小组成员根据特长自荐或组长推荐担当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的监督员,力求大家平等分工、互相监督。

    三、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辅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建设要辅以制度约束和保证,农村小学建立班级各项制度,重点围绕学生学纪律文明礼貌、日常行为规范、班务管理等方面来把握,进行制度设计。把班级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良好的价值取向融入班级制度中去。如:《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值日值周轮流制度》《班干轮换制度》等。

    班级制度还要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班级管理制度体现人文化、民主化、现实化,把制度内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发挥民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共同遵守、执行,让班级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总结情况,不断充实、调整制度内容,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农村实际,使班级制度更完善,更有服众性。

    总之,在农村教育这块沃土上,建立好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基石,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影响学生的一生;建立好的班级文化,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会让农村教育得到更完善,更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