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个性化教育策略研究

    于波 曹丽娟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以高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主张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以高职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高职学生良好个性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强调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发展,强调让每一个个体找到独特生长的领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策略

    随着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日益深人人心、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个性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个性化教育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差异

    高职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高职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既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高职学生,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消灭差异。我们只能通过多渠道去认识、了解,依据高职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发展性地正确判断每个高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高职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分类指导、分流施教为原则,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高职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二、实施个性化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建立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高职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高职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高职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高职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高职学生的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高职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常说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那么如何实施个性化的评价呢?(1)评价主体多元化。实施新课程,我们必须实行高职学生、伙伴、教师、家长共同参与高职学生学习评价的制度,以比较全面地对高职学生做出中肯的评价,促进每个高职学生健康发展。(2)评价反馈途径的多元化。评价反馈至少有作业分析、学习质量形成性分析、学习质量终结性分析、课情分析。从高职学生课堂内的表现来评价高职学生四方面目标的达成情况。使他们产生后续学习的动力。而对于智力发展较慢的高职学生,只要他答出简单问题或只要肯回答问题就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另外,还需采用个别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的方法给所有的高职学生以激励。(3)评价方法多元化。实施新课程,评价必须促进所有高职学生的发屉,因此,评价内容应多样性,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可以包括:适时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将适时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给高职学生做出中肯的、具有个性评价,促进高职学生不断发展。

    三、注重个性化活动的开展

    高职学生的个性只能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中得以形成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利于高职学生完整个性的发展。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要经常变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对活动的需求,强化高职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兴趣和能力,并扩大高职学生的交往范围,使高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完整的个性。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作为多种隐蔽性课程,对高职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个性化教育把培养高职学生个性放到了首要的地位,个性化教育研究是对我们以前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一次突破、创新。以前的教学多是“扼长补短”,这在课堂教学中尤为突出,高职学生在某种智能上的潜在特长没有机会得到发展,而相对“短”的一部分却被我们在不断地、想方设法地“补”长。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力图用多种活动的形式去挖掘高职学生的多种智能潜力,我们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中一定要用“多视角”的思维方式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多彩平台”,以活动把潜能变成特长,让部分高职学生“长”的更长;以活动不断挖掘高职学生的“长”,使其此处无“长”别处有“长”。

    四、完善教学过程

    通过完善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为此需要多方入手完善教学过程:①侧重素质培养、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灵活的学习制度: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会成为将来教育发展的主流,观念的转变需要制度建设为依托,为了建立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模式需要考试制度的全面变革,“学”重于“教”,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教师的作用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而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课程要有灵活性与个性化,在欧洲国家盛行的“行为导向理论”,强调“创造出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采用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等。②增加教学实践的力度,产学研相结合:按照“以高职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要求将教学延伸到社会,使知识不只是空洞地说教而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生命力的教学,从而高职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避免学习盲目和培养误导。

    五、小结

    每个高职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教育中怎样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是目前学校较为关心的问题。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同时为高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促使高职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孟祥林.互动课堂的困境与师生行为边界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5-6.

    [2]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 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1-103.

    [3]孟祥林.个性化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本质分析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20-22.

    [4]孟祥林.不同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教学效率对比及其改革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70-72.

    作者简介

    于波(1962-),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山东烟台人。

    曹丽娟(1981-),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山东临沂人。

    项目来源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课题编号是20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