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的诊断及治疗
徐秋实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疾病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本文就常见猪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猪只的发病率,促进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常见猪病;诊断;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8-0014-02
1 常见猪病的诊断及治疗
1.1 猪瘟
当仔猪出现食欲不振、高热、便秘,以及皮肤紫绀的现象,可初步诊断为猪瘟,待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以作确诊,猪瘟后期,仔猪伴有腹泻。目前针对于猪瘟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只能在仔猪发病初期进行猪瘟高免血清注射,并添加抗生素、猪瘟脾淋苗等进行注射治疗,配合以双黄连等清热解毒中药混合与猪只的饮水中,以提高猪的抵抗力,进而破坏猪瘟的发展[1]。
1.2 猪弓形虫病
弓形虫可在人畜间传播并感染,对猪只主要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常发于仔猪。猪发病后伴有高温、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耳部结痂、分泌黏液等反应。并伴有黄疸、肝炎、淋巴肿大等并发症。
对于猪弓形虫病的治疗,可采用60 mg/kg磺胺嘧啶肌肉注射,2次/d,持续3 d;以及采用60~100 mg/kg的磺胺六甲氧嘧啶,1次/d,持续5 d;
1.3 猪圆环病毒
猪感染圆环病毒后,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体重进行性降低,并伴有咳嗽、腹泻、淋巴结肿、肺部肿胀以及呼吸困难等,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该病多发于仔猪。可采用磺胺六甲氧嘧啶进行治疗,以及白细胞干扰素肌肉注射2 d,同时使用黄芪多糖等控制仔猪的病情。并根据猪只的具体情况,针对气喘使用强力霉素、肺炎使用氟苯尼考等。
1.4 猪链球菌病
多发于猪感冒之后,猪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鼻涕等症状,并有血红斑点红充血块发生于猪颈背部。多发于仔猪,死亡率较高。可选用链霉素与青霉素混合进行肌肉注射,以及辅以红霉素静脉注射,持续3 d。针对于淋巴结炎的猪,还需切开放脓,并进行清创和消毒;针对于关节型猪链球菌病,则采用恩诺沙星联合阿莫西林进行关节腔注射,持续3 d。
1.5 附红细胞体病
发病后,猪的耳颈部、腹部以及四肢内侧皮肤变成红紫色,伴有高热、贫血、腹泻、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症状。可采用土霉素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1.6 猪蓝耳病
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并伴有呼吸困难、眼结膜水肿等。目前尚无针对于猪蓝耳病的特效药,可采用抗生素防治猪病情的加重,以及出现继发性感染等,并为猪及时补充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E和Se等,防止母猪流产。
2 病因分析
(1)免疫效果不佳。部分农户不重视动物免疫,不主动申报,甚至还设法逃避检疫。此外,免疫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猪的免疫效果不佳。
(2)养殖场环境差导致猪的抵抗力降低。①养猪场的空间分配: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养猪场都只考虑到要在最少的空间内养殖更多的猪,就会导致养殖的数量超过了其可以承载的范围,猪的生活空间不足,活动被限制,缺乏运动的猪其健康受到影响。②养猪场的设备配置有缺口,通风不足、养猪场内的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放,以及养猪场内气温的不恒定,进而影响到猪的健康,降低猪的免疫力。③饲料霉变。现阶段大型的养猪场其饲料多为进口饲料,贮存和运输的都较长,导致了饲料霉变的环境和条件充足,饲喂后降低了猪的免疫力以及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3 预防措施
(1)改善养殖场的生存环境。①转变养殖户的认识,不可一味追求养殖的数量;②合理建设猪舍,每3~5 d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保持猪舍的干燥、卫生,每月还需对猪舍、饲料用具、环境等进行消毒处理;③改善养猪场的设备条件,调节养猪场的通风、气温等;④对新进入猪舍的猪只需先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其健康后才能入群;⑤一旦出现病猪需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对病死猪坚持无害化处理;⑥准备合理饲料,保证猪只营养均衡,提高猪只的免疫力,杜绝使用劣质或变质的饲料。
(2)强化免疫。根据当地疫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加强对猪只的免疫接种,防止猪蓝耳病、猪肺疫、口蹄疫、猪瘟、猪弓形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疫病的出现。另外,接种疫苗不可对已发病或者疑似感染的猪进行,否则将导致病猪的死亡率提高。
(3)加强检疫监督。加强兽医站、兽医院、村级防疫员、乡镇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并明确的划分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形成防疫、疫病监测、疾病治疗于一体的专业机构。不断的强化检疫监督执法,对猪只养殖、运输、屠宰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督,以保障猪只免疫工作的有效进行[2]。
4 小结
养殖场的环境非常复杂,导致了猪病的频繁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猪只的健康。只有分析常见猪病的发病机理,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猪疾病的发生,促进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树全.常见猪病预防的药物使用分析[J].兽医导刊,2014(12):122.
[2] 刘金鹏.常见猪病的发生与防控[J].农业与技术,2013(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