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发展

    张雯静

    摘要:晚清至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是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开端,对中国翻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本次翻译高潮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该时期的社会背景,概括了该时期翻译活动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以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三次翻译高潮;社会背景;特点;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9-0033-02

    翻译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翻译又可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反作用,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透过某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去观察这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我们会发现翻译活动的本质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有其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烙印。

    1 社会背景

    晚清至民国初期,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这时候涌现出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开始翻译西方书籍,学习和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挽救濒临灭亡的中国。

    1.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西方典籍和思想,这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省中国落后的原因,因而开始翻译西方的书籍,传播先进的思想。当时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是林则徐,他派人翻译了一些西书介绍西方各国知识。除此之外,魏源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1.2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之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因为其科学技术层面,其落后的根本还是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因此,主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开始兴起,洋务派主张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以便培养买办和外事翻译人员。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京师同文馆,学习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旨在培养精通外语、了解西方知识的人才,为中国政治和经济服务。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人才,为翻译西方书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维新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形势岌岌可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要求中国变法自强,联合起来抵御外侮。那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取得了成效,中国也想向日本学习,因而在维新时期,中国十分重视翻译,不但翻译西方书籍,还翻译了大量日本的书。

    维新时期,译书之风盛行,各报馆翻译东西文报纸及书籍约三十余家,例如《时务报》《蒙学报》《农学报》《译书公汇报》等,大肆翻译西方书籍报纸,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倡导自由平等。维新派编译或者撰写的书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别记述某些国家因循守旧,不图自强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情况,如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第二,分别论述某些国家因改弦更张,维新变法而导致国势昌盛的情况,如康有为的《日本辩证靠》。第三,总合考察某些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历史,总结出“尊新必胜,守旧必亡”的规律,例如唐才常的《最古各国政学兴衰考》。第四,为了反对和抵制人民群众是暴力革命,大讲近世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以警告清朝统治者,劝其实行变法,如康有为的《法国革命记》。

    1.4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末的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为救亡图存,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开始意识到要想改变中国现状,首先要启蒙大众教育国民,他们发现文学是传播先进思想的一个途径,因此他们开始翻译一些西方文学,大多是翻译一些西方的小说,通过小说来启迪民智,传播先进的民主制度和思想文化,因而掀起了“反对就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这个时期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小说,人们通过阅读外国小说了解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了解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解放了思想。

    2 特点

    晚清至民国初期的西学翻译,是中国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本次翻译活动系统且有目的,是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翻译选材广泛,目的性突出

    晚清至民国初期的翻译活动涉及题材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制度变革、科技、工业化等各个方面,从刚开始的自然科学领域到后来的社会科学领域再到文学领域,从刚开始只翻译英语书籍到后来也翻译日本和苏联等国的书籍;这一时期的翻译目的性比较强,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是通过翻译来传播政治思想,改变民众腐朽的思想,提高民智。这个时期的翻译活动与文化政治以及经济三个方面息息相关,是三者作用下的产物。

    2.2 翻译策略的开放性

    本次翻译活动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具有开放性。佛经翻译时期,一些西方传教士为了保留原文的意义,在翻译时多选择异化的翻译策略,多采取直译,同样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为了追求准确性,译者们也大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而在清朝末年时,译者们不再单一地采用直译的方法,而是提出了更多的翻译标准。例如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一标准对以后乃至今天的翻译活动都有深远影响;以林纾为代表的一大批翻译人员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大多采用归化的策略,主张意译,此外还使用音译、改译、编译等方法,在翻译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地忠实于原文,而是对原文进行了相关的增减,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再创作。这些都表明了这个时期译者们选择翻译策略是比较灵活和开放的。

    2.3 更具通俗性,受众程度高

    这个时期的翻译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翻译者们民族忧患意识所驱动的行为,具有鲜明的振国兴邦的文化战略性质。主要读者是知识分子,也拓展到了部分人民大众。除此之外,这个时期的翻译作品受众程度较前两次翻译高潮时高,不再局限于统治阶级,不仅仅为统治阶级服务。

    3 社会功能

    3.1 启迪民智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再到维新变法时期,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步觉醒,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才能挽救民族危机。因此他们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于译作之中,通过翻译西方著作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渐苏醒过来,不再固步自封,使中国人民开始了解西方,了解世界。这个时期的翻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封建阶级对人民大众的控制,唤醒了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思想,启迪了民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2 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第三次翻译高潮也翻译了不少西方的科技著作。鸦片战争时期主张学习西方的先進技术,因此翻译了一部分关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书籍;洋务运动时期为实现富兵强国的目的,创办翻译学堂和翻译机构,培养了许多从事科技著作翻译和学习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翻译著作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上,从而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概念,这在知识分子中间得到了传播,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

    3.3 传播西方民主制度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深刻认识到应该变革中国的封建制度,学习西方的制度。林则徐翻译的《四洲志》等译著中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使中国对民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民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严复的一些译著宣扬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对推动我国政治制度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更多中国反封建专制的有识之士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做出伟大尝试。

    3.4 丰富民族文化

    晚清至民国初期是中国文学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小说传到了中国,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一向不重视小说,认为小说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是消遣娱乐的读物,然而林纾和梁启超看到了小说的教化功能,大量翻译外国小说,从此之后国人对小说的看法彻底改变,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创造与发展。

    4 结语

    翻译活动本身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交流需要,在形式上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一定的社会文化为翻译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每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推动着人们思维意识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

    (责编: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