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角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杨金铭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不迅速地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本文首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针对其问题提出了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可行路径,并阐述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2-0062-02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多年累积而形成的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也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及风范的民族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包含了中华民族所有智慧的文化,它涵盖了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道德风尚、科学教育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内容。我们大部分时候理解的传统文化也都是广义的传统文化。狭义的传统文化通常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以其他学说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特征
1.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后,各民族的文化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同时又能够与国家的主流文化相统一,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表现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也正是因为这种凝聚力,使得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在持续发展不曾间断,这展现出了我们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及顽强的生命力。
2.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涵了多方向多领域的文化,从伦理、道德方面,到文学、艺术,再到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乃至中医、建筑、宗教、武术等等,如此多的文化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出它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的形成正是因为无论处于哪个时期,我们国家都会产生符合当下需要的“新文化”,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这些不同的文化逐渐积累,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最后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这些多元文化的精华。当然,时至今日这一过程也是持续不断地在进行中的。
3.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同化上。在西方的文化涌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强烈的排斥现象,更多的是以交流、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外来文化,也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先进文明,取其精华,同时壮大我们自己的文化,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4.传统文化具有动态性
人们通常会认为传统文化是己经存在、已经完成的文化,是之前的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全部文化的统称。然而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的、静态的存在,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吸收各个时代的精神要义,不断吐故纳新,它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状
(一)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强
与国际上其他文化事业做的较为成功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优良的国学经典并没有从始至终贯穿于教育之中,我们只是在中学学习到了一些相关内容,进入大学后由于专业原因,没有兴趣的学生便不会再对此有所接触,我认为这也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因为我们国家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真正能够塑造一个人性格、增强一个人智慧、为一个人灌输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是在大学,所以不应该在这个阶段摒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另外,凝聚了我们祖先智慧的繁体字已经被简体字所替代,现在能够完整认出繁体字的人越来越少。诸如此类的事情足以表明我们国家和国民的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足。
2.对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所欠缺
有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对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大部分公民并不清楚我国传统文化包涵哪些内容,或者了解的都是片面的、模糊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应该只在学校里进行,这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应该普及的。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现状已经表明了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
3.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
全球化作为世界的主要潮流,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范围和深度都不断扩展。外来文化的扩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削弱。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善,那么将十分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在多媒体环境下发展的社会,多媒体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通过全球化交流和多媒体传播,我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已经逐渐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既然我们不能够阻止外来文化在多媒体上的传播,那就应该想办法加强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减缓外来文化所带给我们的冲击。
4.法律保障工作不够到位
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缺少相关法律保障是我们国家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上面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20世纪中叶,世界上许多国家就已通过立法来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国国情的管理体系和严格明确的奖惩制度,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近乎空白,正式颁布的相关法律只有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因此,我国在法律方面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要求是迫切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传播
要想增强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加深国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良好的宣传和传播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传播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从年轻一代的学生开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合理利用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寓教于乐,让人民潜移默化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也要借鉴其他国家对传统文化宣传成功的案例,汲取其可取之处,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更进一步。
2.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在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会更加有效。首先,要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是能够最多的汲取知识的地方,在学校里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全方面教育是最好不过的,校园的学习氛围也会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学习事半功倍。其次,要优化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发展一定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因为这是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一项事业。可以在社会上增设相关合法的教育培训机构,给有兴趣学习的人提供相应的资源;也可以在城市里根据自己的城市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办一些活动。再次,要优化网络环境。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给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动力。一定要严正网络风气,还可增设一些与我们传统文化相关网站,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增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障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在对于传统文化法律保障方面的工作做的并不到位,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甚少,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法律方面的保障刻不容缓。国家要增设相应法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加全面,地方也可以设置相应法规来保护本地方的传统文化。此外,我们国家对其他国家掠夺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现象一定不能忽视,要尽快用法律的手段使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合法化,不留给他国可乘之机。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势在必行。习总书记也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特别指出“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中华新文化有着重大意义。此外,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步,也能够给予其理论性的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精神支柱会更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结语
我们都知道“崇洋媚外”是一个贬义词,然而这种现象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我们批判这种现象,我们讽刺那些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人,然而在批判与讽刺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正确的审视一下我们自己,正确的审视我们的文化,发现我们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的漏洞,找到添补这些漏洞的方法。在十八大报告中,我党已经针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状态提出了新要求,即“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想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文化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才能够促使我们更加地热爱它,更好地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仅要靠国家来制定政策、规划路线,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意识的觉醒。我们要深切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感受到传统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困难,要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的事业中来,只有国家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够解救传统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条道路上,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2014.
[2]胡锦涛.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Z].2012-11-8.
[3]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 础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4]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哈尔滨:东 北林业大学,2006.
[5]王淑梅,王艳华.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2005,(5).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