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必要性及实施途径探讨
摘 要:2019年起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以既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古今优秀文化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双重目标,符合高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很有必要。鉴于课程内容的广泛性、跨学科性,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即既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一定的社会阅历,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收师生皆满意之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32
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经过量的扩张之后,提高育人水平成为发展的重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纳入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必要性明显,但是课程教学具体实施途径要求较高。
1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
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及国家政策规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客观,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从事学术研究和高技术岗位的人才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是要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实用型劳动者。于是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迅猛发展起来,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招生4312880人,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招生4836146人,数据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量、招生数量均已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在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之外还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教育,2019年6月5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第二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这一文件的颁发从国家层面指出了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旨在向学生传授中国源远流长且经过甄别精选的优秀传统文化,时间上以古代、近代为主,也包含当代,统揽古今,通过全面广泛、科学合理、生动形象的知识体系编排,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学期18周36课时的学习,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掌握。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华传统美德、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器物文化、中医诊疗与养生、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艺术、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华饮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国商贸文化等[1]。
1.3 开设必要性
1.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博大精深,能丰富青年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涵盖内容广泛,包括哲学、思想、文学、科技常识、习俗民俗、饮食等人文常识,对于高职各专业学生来说,能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除了要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丰富渊博的常识,才能胜任今后的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才能树立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应有的职业威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广博人文常识正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汲取知识的良机,这些人文知识将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经意的释放出来。而对于理工农医经管各专业来说,仅仅掌握本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学生要具备足够的人文素养才是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对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调的重要性显得不言而喻。
1.3.2 增强青年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1873—1929)在其名篇《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赞叹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同样,对于当今我们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需要千万计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高技能型人才从事一线实际操作,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群体,其在校受教育状况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校教育为其走入社会搭建了平台、架起了桥梁、定位了专业方向,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国的人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什么。以前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无外乎是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之类,偏重于思想、理论、宏观,具体性不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则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该课程详细归纳总结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领先于世界的辉煌灿烂文化,能使青年学生真切实际的感受到,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帮助其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走好人生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价值也得到进一步体现,不但“教书”而且“育人”。
1.3.3 学生实际反应
高职阶段的学生已经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是非明辨度高,其接受教育的过程不能只是教师凭任务式的灌输、挤压,“万马齐喑究可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显得特别重要。从实际教学观察了解来看,各专业学生普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较高热情,课堂参与度较高,师生互动性强,气氛活跃轻松。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到了大量有用的常识性知识、加深了对中华灿烂文化的认知、增强了爱国热情,课程实施整体效果良好。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本门课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定为考查课,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了解、理解、认知即可,不增加学生记忆压力,确保了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实施途径
2.1 课堂讲授
因为本门课程知识面非常宽泛,不属于某个单一学科,讲授本门课程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较为渊博的跨学科知识,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从教学实际来看以历史专业背景为最佳;其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三观成熟、生活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课堂教学时才能立足于教材又不依赖于教材,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识又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陶冶,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感受中华文化无穷魅力。例如在讲到老子的道家思想时,如只按照教材介绍老子的生平、主要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显得僵化、无趣、知识储备不足,可以补充让学生赏析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感受其思想之精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文采之优美(对偶、排比、比喻、设问、反问、联珠)[3],最后老师总结概况道家思想在当今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但是也有助于修身养性,这样就让学生对道家思想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本门课讲授切记教师知识面狭窄、照本宣科,会造成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厌学。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由于本专业学生大部分文科出身且以女生为主,年龄在20岁左右,对文学语言类敏感性要强一些、又有一定的知识、生活经验积累,故在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时学生能积极配合,踊跃发言参与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讲到洪昇(1645—1704)《长生殿》时,先讲述本书主题是描绘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然后拓展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同样是写此二人爱情故事的《长恨歌》,之后组织学生讨论作为一个即将面临情感选择的年轻女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爱情观,怎样看待亲情、爱情、友情。学生讨论热烈,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创造了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起到了“课程思政”的作用,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融入社会起到了指导作用。这样下来往往是整堂课90分钟都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的度过,讲台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室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海洋,下课铃响了师生双方都觉得还是意犹未尽,期待着下次课的到来。
2.2 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決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一般是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理实比1:1左右,但是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可能一刀切,因学科而异,实践性强的学科可以大大超过50%,理论性强的学科不能强求达到此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是以理论为主的课程,无法达到50%的实践性教学比例,建议尽可能采用教具、图片、影音资料等增强教学直观性,采用提问、讨论、学生讲述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以此弥补实践性的不足。
3 结语
高职院校从2019年起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是党和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作出的决策,对于高职院校青年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课程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专业上过硬又思想上坚定,成为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志宁,荆爱珍,王晴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9.
[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林语堂.林语堂作品集:老子的智慧[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胡庆华(1976-),男,汉族,安徽舒城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