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视阈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
徐兰+徐婷
【摘 要】工业4.0背景下对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理念滞后、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缺乏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评价反馈等问题。基于此,应逐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设置、课程划分以及授课方式等维度逐步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符合工业4.0要求的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工业4.0;智能生产;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6-0064-04
工业4.0是2013年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和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这一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的高度交织,从而生产出更多符合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以往的传统流水线生产制造模式将逐步减少,企业生产边界将相对模糊,在智能管理系统下各个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资源,创新产品,实现与不同客户需求的精准对接。
高职教育作为实体产业经济人才的集中输送地,随着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生产模式的转变。因此,对工业4.0视阈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的探讨尤为重要。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困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工业4.0时代主要将各种智能技术应用于制造业:首先是“智能生产”,通过研究智能化生产过程,将原先分散的各个生产环节通过智能技术快速整合,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生产,包括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打印技术的应用。其次是“智能物流”,通过整合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等三大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一般是第三方企业)的效率,减少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中间渠道,减少消费者获得个性产品的前置时间(即确认需求后下订单生产到获得最终产品的时间),从而使消费者更快捷地获得产品和服务消费体验。
我国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的发展,为产业经济输送了大量的制造业基础人才和技术人才。随着工业4.0高科技战略对实体经济的逐步渗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以及专业灵活程度等方面的不足十分明显。
1人才培养理念滞后
新建专业从论证到建立后正式招生,大致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在进行专业设置以及专業课程体系搭建时,均以相关院校的做法为参考,致使高职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会与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相类似,而这些学校的课程体系也是两到三年前开始论证建设的。工业4.0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准确快速地把握不同层次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并打通企业内部层级,实行柔性化敏捷生产,减少客户下单获得最终产品的等待时间。而此时通过“参考”设置的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有可能已经不符合当地企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
目前高职课程体系对于普通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压力较大。因毕业学分要求高,学生课程任务重,学生和教师都更为关注必修课课时以及选修课课时是否修完,课程设置较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般不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学生的大量时间被学校课程占用,难有独立充分的时间了解并参与社会实践。另外,传统的课程体系几乎没有以工作实践为起点的课程设计环节,学生无法提前进入工作实践过程,难以通过学校的课程教学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由于课程体系的设计并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和实践,学生仍关注知识的记忆而非工作任务的完成,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无从谈起。
3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仍然以本科院校毕业生为主,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实体经济中工作岗位职责以及胜任力了解较少,在授课过程中很难以岗位描述和岗位任职能力为出发点进行重点教学。工业4.0时代,企业组织之间更多地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各种自动化智能模式识别系统来引导生产,并贯穿整个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客户订单提交、产品设计、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整个生产链过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掌握相应的技术发展规律,同时能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授课模式向学生传递第四代工业革命中的新兴技术,使学生逐步获取应对工业4.0发展的知识技术储备。目前,高职教师主体实践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的缺乏以及后期教师培训的不足将严重制约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输送基地的作用。
4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授课的方式进行,这就直接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在工业4.0背景下显得更为低效:一是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差较远;二是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被动学习的模式会带入到工作状态中,主动思考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获得效果甚微。
5企业较少参与教学改革与评价
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与评价不足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在专业建设前期的建议和意见采纳渠道不畅;另一方面是在学生毕业之后的评价机制不足。通过在香港职业训练局培训,我们了解到目前香港的行业企业非常愿意参与到教学探索中来,主要原因在于香港通过立法确立了各个教学参与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学徒制为例,它强化了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纽带,即通过立法保障了企业在吸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时的权益,例如直接的经济补贴和政策优惠。同时学生通过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了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所缺乏的技能,不断有的放矢地学习和锻炼,形成了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毕业后顺利上岗,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用于新员工培训的成本。行业企业专业人士通过分享企业管理文化,也可以一定程度早期甄选那些符合公司文化的潜在工作者。在工业4.0背景下,企业要实现快速化、灵活化的发展模式,需要企业的员工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迅速作战能力,企业参与教学改革,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可以有效促进这一能力的提升。
行业企业较少参与毕业生评价也是职业教育的重大不足。目前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以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为主,这种“系统内自评”往往较难客观反映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过程中以评价教学过程为主,较少深入调研了解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能力,这就意味着教育评估的着力点并不在学生身上,而在各项有关教学管理文件的准备工作上。国内不少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对评估过程十分重视,但比较容易忽视对评估的反馈落实情况。
二、面向工业4.0需求的人才培养创新对策
在工业4.0的技术格局下,企业的发展模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接企业人才输送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逐步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从提高专业设置灵活度、调整顶岗实习时间、提升教师实践工作经验、改善授课方式以及搭建政校行企多层次教学平台和引导企业进入教学改革与评价等维度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1提高专业设置灵活度
工业4.0时代强调的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等使企业不再简单批量生产同质化产品,而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偏好生产和提供各不相同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也将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1]原有的专业设置(如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金融等)如仍按照以往的专业内容学习,势必无法掌握一些共性技术,例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传感器云计算以及敏捷生产等。
提高专业设置的灵活程度是指可以采取专业滚动模式,在入学初期尽可能减少专业方向分类,而是通过分析研究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职业能力的变化需求,在前两个学期甚至更长的学习周期内,根据相应岗位群内的大类方向滚动选课。学生不再局限于自身的专业方向,而是采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弹性学制,以更加开放自由的方式来安排学习,从而真正学有所得,逐步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态度。在第二学年,学生在了解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对口工作崗位之后再慎重选择专业方向,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2调整顶岗实习时间
专业设置的灵活度还涉及顶岗实习时间的安排。一般高职院校均在最后两个学期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训,此时毕业生要匹配工作岗位需求,适应工作环境还需一段较长的时期。工业4.0在制造业中表现为快速敏捷的智能化生产和各种智能服务,这就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理解掌握现代企业网络化生产的理念,同时具备一定的整体战略发展思维,两个学期的时间相对短暂。而在国外对于顶岗实习制度的安排则非常灵活,以领先于世界的德国高职院校为例,普遍实行弹性教学管理,其最终的学分由文化基础课和社会实践共同组成。学生可以选择在自己合适的时间来完成教学要求学分,也能合理安排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周一至周五,学生可以在校学习两天,剩余时间在企业实践三天。这种边学边实践的学习方式,更易调动学生参与智能化生产的积极性,逐步实现自身能力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完全对接。澳大利亚的职业院校也有类似规定,即学生的成绩为学习考试成绩和社会实践成绩。[2]这种安排可以使学生随时了解和发现目前企业所面临的生产创新、技术挑战以及服务理念的更新,从而快速与市场需求衔接。
3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我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招聘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技能不足一直是高职院校教学的短板问题。因此,在工业4.0不断发展趋势下,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尤为重要。应增加由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并适当利用这些企业管理人员所能提供的企业场地资源,加大“政校行企多维教学平台”建设,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职业院校教师进入企业锻炼机制的完善,使教师能够在寒暑假期间甚至更长的时间节点内提升某一项实践技能水平。如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物流企业实践学习,掌握了解现代物流网络化分布、网点设计、企业资源管理等系统知识,从而提升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可以了解相应的智能化生产背景下大数据分析的路径、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以及智能工厂对于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客观、科学、与时俱进的各类知识。
4改变授课方式
在工业4.0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高度交织融合的背景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尤为关键,而传统授课方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务必要改变授课模式。应通过“任务导向”“项目化教学”等方法将传统的知识点按难易程度分解到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以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中“港口码头布局”这一章节为例:可以通过任务安排,让学生根据搜索信息设计港口码头的布局图,并根据布局图来设计相应的货物出货流程(包括揽货、装卸、报关、报检等整体流程),在完成这些基本工作后再由教师点评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若有条件可以结合“政校行企多层次教学平台”了解现实中港口码头的布局分布图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切身体会港口码头布局的科学合理性。授课模式的改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对客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和敏捷智能生产。
5调整学习场所
目前,高职院校无论专业必修课还是考查课均是通过教师在教室及实训室授课完成,授课地点以学校为主,这种学习方式无法改善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提升学生的主观认知。如在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合作背景下建设多层次教学平台,将学生的课程分为由教师授课部分和企业体验课程部分,那么学生可以在企业教学平台内体验职场工作的实际岗位职责,通过角色模拟掌握实际所需要的各项基本技能和对应的职业素养。企业体验课程也可算入社会实践课程的学分,这样学生的学习体系就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平台获得衔接市场变革创新的先进理念,学习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书本知识,而是直接接触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各类企业先进技能、优化的生产模式等,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6引导企业进入教学设计和评价环节
要引导职业教育与未来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对于人才技能要求的匹配,建立起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多方参与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机制。要不断优化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作用的机制,引导企业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任务安排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参考意见,将工作中常用的技能(如计算机软件、信函礼仪等内容)加入到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内。同时,将实践工作中使用较少或者基本不用的课程剔出,最大程度实现通识教育理念下的专业学习。
目前,针对高职院校质量评价的主要有麦克锡咨询公司,本文在这里探讨的是不同于咨询公司这种专业机构建立的评价指标,而只有真正的雇主单位才能清晰准确地描述某一特定行业内企业对于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工作岗位职责的内涵也将随着工业4.0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发生变化。通过建立行业企业为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以动态的方式来评价职业教育质量,再将质量评价的结果引入专业建设的意见中,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三、结束语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理念滞后、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教师社会实践经驗不足、教学效率低以及企业较少参与教学改革与评价等问题,而工业4.0这一先进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要突破原有固化的教育体系,需要改善职业教育理念,引导企业进入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保障人才供给与需求在质量、数量以及结构层次上的匹配。
在工业4.0发展趋势下,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具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型综合人才的重要性。要促成此类型人才的培养与形成,则需从弹性课程体系、顶岗实习时间的调整、授课模式、教师授课技能以及政校行企多维教学平台等多个角度做出适当的调整。
保证基于工业发展4.0视阈下探索职业教育成功模式的基础在于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高职毕业生,将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素养的要求贯穿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整体过程中。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来看,企业从支持职业教育到与职业院校合作,再到形成企业主导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行业以及学校等多方合作,不断创新及改善,并通过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条文的约束,确定和厘清各个教育主体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探索适合工业4.0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孟春青.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工业4.0”人才需求[J].教育探索,2015(8)49—52.
[2]刘敏.国外大学生实习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报,2012(1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