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云甫艺术实践纵览

    王立新

    【摘 要】京剧行当中的老生行高屋建瓴,是老旦行无法比肩的。但是,龚云甫以其精湛的艺术,提高了老旦在京剧行当中的地位。《京剧二百年之历史》指出:“老旦在京剧中,非极重要之角色,未有以之唱大轴、压轴者。然云甫一出,老旦之地位,略与老生匹敌,虽对于谭鑫培,云甫亦不多让焉。”与京剧界鼻祖、伶界大王不遑多让,龚云甫的艺术造诣不言而喻。本文概述了龚云甫的重要演出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艺术成功的脉络,并希望对年轻一代有所启迪。

    【关键词】龚云甫;演出;改革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020-02

    京剧老旦行现有“龚(云甫)派”和“李(多奎)派”两大流派。龚云甫不仅是“龚派”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李派”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对老旦行的贡献可谓功高至伟。龚云甫用自己的艺术创造与实践,使老旦行当达到了新的高峰,同时为京剧百花园凝香聚秀。老旦行由此名角辈出,剧目绵延。直至今天,“叫张义我的儿”“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等老旦名段仍然深入人心、不绝于耳。百余年后的我们能够有幸聆听到这样荡气回肠、苍劲醇厚的旋律,怎能不心生感激呢?

    一、重要演出活动

    1904年,光绪三十年,即龚云甫成为老旦演员四年后被选入升平署。由此可知,他用四年时间把自己从一名玉器行出身的票友锻造成为一名知名的京剧艺人,进入皇宫大内,为最高统治者献艺,其艺术水准之高超可见一斑。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据《都门纪略》记载,龚云甫所擅剧目为《打龙袍》的李宸妃,《六殿》的刘氏,《辞朝》的佘太君等。到这时,龚云甫已拥有了自己的代表剧目。

    1907年,崇尚诚信、珍视品牌的法商百代公司在中国进行了京剧史上第一次策划周详的大规模灌音,为后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音响资料。这批唱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百代公司邀请真正的名角灌制代表剧目,龚云甫藉此机会灌制了《六殿》,以此佐证了他在京剧界卓殊的艺术地位。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0月27日在天乐茶园的义务夜戏,龚云甫与年仅十八岁的梅兰芳合作的《孝义节》应该是他们的首度合作。有意思的是,戏单上龚云甫是大字,而梅兰芳仅为小字,不仔细看,极有可能忽略掉。这客观反映了梅兰芳当时是京剧新秀,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而龚云甫已经是名满京城的前辈老旦名家了。

    1914年6月9日,在第一舞台的第一场白天戏中,龚云甫以《目连救母》一剧压轴。以老旦唱大轴,自龚云甫始。

    1920年1月9日,民国总统徐世昌于中南海怀仁堂请蒙古王公等看戏,共计十三出京剧,其中龚云甫演出了《钓龟》及《天齐庙》两部戏,戏份之重不言而喻。

    1922年,溥仪大婚,升平署按照旧例传戏,吃过钱粮的老供奉陈德霖、王瑶卿、王凤卿、龚云甫、杨小楼等自然都是欣然前往,龚云甫演出了《钓金龟》。

    1923年,黎元洪大总统府。正月初八至正月初十设宴演戏,除了《孝义节》等龚云甫代表剧目,龚云甫与尚小云、王瑶卿合演了《南北和》;与余叔岩、陈德霖、梅兰芳合作的是《四郎探母》。龚云甫与众多京剧名家、流派创始人合作频繁,所享殊荣令人仰慕,老旦行之首席地位无法撼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31年6月9日至11日,杜月笙为庆祝杜氏宗祠在上海浦东高桥落成,举行盛大庆典。9日大轴戏为梅兰芳、杨小楼、马连良、高庆奎、谭富英、龚云甫、金少山、萧长华、姜妙香合演的《龙凤呈祥》;10日大轴戏是全部《红鬃烈马》,龚云甫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惠生、马连良、麒麟童、谭富英、言菊朋等名家悉数登场。与众多京剧名角的空前合作,为他的艺术生涯画上了功成名就的圆满句号,而这也应该是69岁的龚云甫的最后一次演出。

    二、对京剧的改革

    京剧在形成之初,没有老旦专行,一般都由老生兼演,且只重唱工不讲身段、表情。龚云甫首先改造了老旦的腔调。因为他先天具有女性“雌音”,嗓音偏窄。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年妇女的特点,他大胆地吸收了很多青衣唱腔,把旦角娇脆柔美的特点和老生苍劲雄浑的特点糅和起来,使老旦唱腔富有女性的韵味,并在发声上体现女性色彩,丰富了老旦唱腔的旋律,改变了过去老旦与老生唱法雷同的现象,创造了老旦独特的唱腔风格:调门高、吐字真、行腔妙、气口匀,抑扬顿挫,令人叹为观止。

    龚云甫不仅以唱念取胜,做工也面面俱到,且有很多创造。为了突出老旦行的女性特点,龚云甫吸收了不少青衣、花旦的身段,表演上还特别注意与剧中人物的身份契合,尤其擅于运用面部表情。特别是由他开创了“左手拐”的纪元。在他之前老旦出场都以右手拄拐杖,这既妨碍了表演,又不利于观众与演员的初次面部、情感沟通。

    龚云甫在演唱上的造诣,提高了老旦在京剧行当中的地位,且开创了老旦唱大轴的新风。不仅《钓金龟》《望儿楼》《太君辞朝》等,经他唱后成为观众欢迎的老旦劇目,即使《雁门关》《甘露寺》等群戏中的老旦角色,经他演唱后,也能与其他主要行当分庭抗礼了。由于龚云甫技艺超凡,慈禧太后看完演出特意指名让他入宫充“升平署内学”。

    三、社会评价

    《京剧二百年之历史》指出:“老旦在京剧中,非极重要之角色,未有以之唱大轴、压轴者。然云甫一出,老旦之地位,略与老生匹敌,虽对于谭鑫培,云甫亦不多让焉。”与京剧界鼻祖、伶界大王不遑多让,龚云甫的艺术造诣出凡入胜。

    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八年(1920)之间,龚云甫三次应邀到上海演出,三次均以老旦挂头牌。 睦公《小织云馆剧话》说:“云甫之老旦与孙菊仙之老生,同以票友为伶界所重,贵能独创新声,自成宗派,不屑依人为步,卒能久享大名”。

    1912年8月19日,《申报》发表瀛仙《老旦之正宗》,指出:“伶界鲜有任老旦之正宗者。故老旦一门,粲若晨星矣。南北舞台,大名鼎鼎者,仅二人焉,南为杨寿长,北为龚云甫,其余不足观也已。”

    在京剧的成熟期,龚云甫与其他京剧名家在宫中献艺、戏院争辉;当京剧走向鼎盛,龚派老旦成为流派纷呈的京剧百花园中的一支艺术奇葩。从一名普通玉工华丽转身为京剧流派创始人,龚云甫的成就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敬意与思考。他学艺刻苦,人品、戏德俱佳,社会责任感强烈,与他人精诚合作,相互借鉴,勇于创新,终于创立了“龚派”艺术,不仅受到广大观众欢迎,而且得到他所生活时代的多位最高统治者追捧,并为后世所敬仰而争相效法。龚云甫是真正的“师承数家,旁及百家,自成一家”的京剧大师。

    参考文献:

    [1]张超 主编.中国戏剧文化入门.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6.

    [2]秦华生.京剧流派艺术论.朱文相京剧流派十议.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3]谷曙光.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佟志贤.新编京剧大观.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5]罗哲文.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啸仓.中国戏曲发展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7]刘嗣.旦角.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8]董维贤.京剧流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10.

    [9]么书仪著.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10]周传家,程炳达主编.北京戏剧通史.明清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2.

    [11]金耀章主编.中国京剧史图录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11.

    [12]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

    [13]齐如山文存.齐如山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12 (齐如山文集:15).

    [14]刘东升著.菊部赏花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2.

    [15]赵山林著.中国近代戏曲编年(1840-191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罗泰琪著.清宫戏班纪事.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1.

    [17]王芷章編.清升平署志略 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牛青山主编,刘嵩崑著.梨园史缀.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19]陈洁编.民国戏曲史年谱 1912-1949.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4.

    [20]周明泰编.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料 (第五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3.

    [21]范丽敏著.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2]王政尧著.清代戏剧文化考辨.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10.

    [23]周明泰编.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料 (第四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3.

    [24]谢宜仁主编.京剧史闻趣话.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12.

    [25]周利成,周雅男编著.天津老戏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

    [26]杨连启著.清代宫廷演剧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