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历史烙印的纪念馆建筑美学研究
马鸣岳 徐子悦 蒋敏哲
摘?要:建筑美学是在建筑学领域中研究美与审美的学科。在历史事件类纪念馆建筑中,建筑的形态和空间营造被赋予特定的方式来表现历史的烙印。文章在建筑美学视角下,通过解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探究其历史烙印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归纳历史事件类纪念馆建筑在建筑美学运用方面的特点,旨在为纪念馆建筑的长足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建筑美学;纪念馆;情感表达;历史烙印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8-0028-02
1?概述
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人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1];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2]。而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门类[3]。纪念馆是纪念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博物馆,用声、光、电、图、实物等多方面来表现事件的精神[4]。
纪念馆的建筑美学更多体现在其独特的历史意蕴上,因其承载了独特的历史烙印,也就同时承载了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事件、人物的独特情感。
2?历史纪念馆的发展现状
历史类纪念馆的起源需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祭祀活动的所在地,社坛。后来,社坛逐渐转变为庙堂、祠堂等。尽管纪念馆名称和类型不断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其蕴藏的丰富的精神活动。
发展至今,历史类纪念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迎来了一波发展热潮。生活的富足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熏陶,社会开始关注历史纪念馆即“历史盛放地”的建設问题。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首的新一批历史纪念馆蓬勃发展,其造型、材料、空间的灵活运用让纪念馆获得了更触动心灵的力量。然而,历史纪念馆的发展问题也蜂拥而至,如建筑模式单一、不尊重原环境等问题不容小觑。
由此,本文将从纪念馆的内部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建筑色彩与材质和建筑的外部空间四部分来分析其表达情感的方式,剖析历史纪念馆中独特的建筑美学。
3?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的纪念馆建筑美学分析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5]。
3.1?建筑空间
建筑的空间设计的精妙之处来自于空间的相互交错、整合。在历史纪念馆中,常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空间划分,并利用其大小、形状变幻来表现出或沉重或平静的氛围,营造不同的情感环境。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更注重空间划分实用性,即为展览的史料等服务。
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旧馆内部整体布局较为紧密,让参观者直面历史的沉重,后通往万人坑的脚印引导着游览方向,进入万人坑周围光线灰暗。同时,纪念馆内部在总体紧密的空间布局下,有小空间的开敞与闭合,丰富了可参观内容的同时围绕主题中的情感变化来安排。共分为三个功能区域,东面为入口大型集会广场和新馆,主要功能是集会和历史资料的展出,中间为纪念馆老馆,祭场及冥思厅,主要功能为对遗址的纪念与哀悼,西面和平公园[6]。布局的安排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布局形式,特别是老馆非直线式的流线使悼念者缓步行进。新馆运用“半开场一封闭一开场”的三个空间组合[7]。
3.2?设计形态
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为主旨,因此在建筑整体多使用几何体块来塑造形态,例如三角锥、长方体等,各种块状的交切错位以凸显强烈的空间压迫感、达到唤醒红色记忆的目的。
二期纪念馆整体设计形状为“和平之舟”,像一座拔地而起的船头造型。从侧面看,像一把被折断的军刀;从空中看,又是一个化剑为犁的立面。纪念馆前半部分寓意为“白骨为证、废墟为碑”,后半部分体现了“人类家园、走向和平”[8]。
3.3?色彩与材料
历史纪念馆因为被赋予的特定的纪念价值,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馆色彩往往都不会绚丽,而是以灰调为主,以体现历史的不可违逆和独特的厚重感,警醒世人,悼念亡灵。在材质上,往往选用大理石等一些坚硬、表面粗糙、厚重感强烈的建筑材料,不过多采用新型轻质材料,从而通过建筑表现给前来的参观者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主体建筑由灰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馆内水体大多为静水,给人以平静又略显沉重的感觉。馆内还有大量墙体,墙上多浮雕、文字、裂痕。总体来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建筑细节严谨考究。
3.4?与外围空间的结合
建筑的空间、色彩、光影、质感等构成了建筑形象,而建筑的外围空间则是建筑与外界连接的桥梁。一个好的建筑能完美的连接主体与外部空间,使人们未见其形,却已置身于其中。纪念馆建筑的外围空间通常较小,用雕塑、水池、景观墙等元素来丰富空间,为主体建筑先一步营造氛围,起到铺垫、过渡等作用。
南京大屠杀同胞纪念馆两期的主题是“生与死”、“古城的灾难”。断壁残垣、巨大的人性雕塑、遇难者名单墙,这些元素与纪念馆外的黑灰色墙面互为衬托,使进入纪念馆的人心情格外沉重。纪念馆的三期建设相比原馆少了肃穆感,多了一份平易近人的感觉。新馆的主题“胜利和圆满”,希望人们能够铭记历史,与场所精神对话,珍惜和平。尽管新馆的门面仍然是沉重的黑灰色,以厚实的混凝土浇筑。但从总体设计来看,它使用了诸多流畅的曲线,使场所显得更开放、柔和。外部广场用草地的亮色相衬托削弱了建筑的沉重感与尖锐感。另外新馆开辟了一条“胜利之路”。用光的由弱到强的变化暗示了一段从黑暗到光明的经历。当游客沿着胜利墙的斜坡缓缓上升,到达坡道顶端时,会感受到忽如其来的开阔空间。而新馆是一个功能复合体,除了胜利纪念广场、希望之光大厅、死亡之庭,还容纳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胜利纪念馆、大巴车站、社会汽车库、自行车库、商业配套、办公等功能设施。扩建过程中还考虑到绿色能源的问题,通过绿色植物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多个生态环保建筑措施,造就了一个集生态文明与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