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王小慧
摘 ?要:想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文化脉络很重要,但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大多缺少切身的感受,似乎很遥远。怎样才能让他们看得到、摸得着、说得出、进而在浸润中热爱并传播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举办的系列传统文化雅集活动,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走进、认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
关键词:少儿雅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6年至今,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连续播出五季,收视火爆。该节目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另一个极具热度的话题是“李子柒”,她同样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应该说,这些对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寻找好的结合点与共鸣点。
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以下简称“少年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气度、神韵”与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2012年,依托得天独厚的四合院建筑特点,我们创办了“养正青少年国学书院”,课程建立关乎性命身心的教育内容:设立“天道”“人文”“匠心”三个版块共计15门课程,教授《孝经》《大学》《论语》《中庸》等经典课程;《笠翁对韵》《说文解字》《千字文》等文化传承课程;以及书法、茶道、香道、女红等践行生活的课程。我们还定期针对青少年开展了传统文化雅集活動,“集”虽小,却传大“道”,这一创新的活动载体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在校外教育传承与发展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乘续
青少年传统文化雅集虽是由“古”而来,但学习传统不是原封不动地搬到脚下,学习古人也不是为了成为古人,而是在追随与会心中,让学生逐渐从东方传统智慧中了解自己文化的“根”。
在我国,雅集古已有之,这是一种游乐性与艺术性兼备的、文人自发组织的活动。历代文人雅集中产生了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艺作品,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东晋时期的兰亭雅集。1600多年前的这场雅集,必是极尽美好的。我们愿意这样去想象它,就像王羲之说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回到那一天,和他们一起,感受那日的天朗气清与惠风和畅。
古为今用,以古鉴今。通过效仿古人“文人雅集”的形式与内涵,融入现代教育理念,我们重点打造了“青少年传统文化雅集”,旨在汇集资源,从而创设活动平台,达到展示少年儿童传统文化学习成果的目的,产生通道效应。
“雅集”须有“集”,还要有雅人、雅事和雅兴。实践中,我们形成了节点式、资源式、阶段性相结合的活动格局。
(一)节点式:大雪问道 清音雅集?
“大雪问道”清音雅集是少年宫用心实施国学三个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汇报。大雪节气将临,天气寒冷,热爱传统文化的师生怀求道之心,欢聚一堂,引经据典、以艺入“道”;以经典知“道”;以心悟“道”;以乐合“道”;以绝学传“道”……在这个大型的雅集上,孩子们身穿传统中式服饰以表敬;手持雅集邀请帖才能入茶席;古琴袅袅绕梁以入境和人心;品饮清茶心安身安;最后从“天道”“人文”“匠心”进行汇报展示。吟诗论道。以雅集为融合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
(二)资源式:书法专业雅集系列活动
与古人穿越千年的交汇,以心印心,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也是书法专业雅集的真正的魅力。书法社团的孩子们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的观碑觅法、共书远志——观碑临帖雅集,寻迹览胜、集贤雅会——园林书法探寻雅集等,凝望之间,古人和我们,我们和别人,有着超越时空的印心和相知。
(三)阶段性:一席一梦茶文化雅集活动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让青少年茶文化活动鲜活而富有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连续四年通过《一席一梦·佳苟聚同好》《四合主圆·茶香静溢》《一针一线·父爱如山》《一席一梦·美绘四季》识四季之茶、赏精美器具、品合香之气、看花姿妖娆。学生在活动现场,用采茶舞、茶艺表演、插花、制香囊、绘茶画、写茶诗、茶席设计等形式展示创意,诠释理想,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创新与传承。
以上只是我们雅集活动的几个片段。相较于古代的文人雅集,西方的文化沙龙,青少年传统文化雅集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身心释放,文化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二、少儿雅集,让文化自觉
从过程到结果都愉悦的践行,是少年宫青少年传统文化雅集存在的初衷与发心。我们坚信,传统之美是与人亲近的、可爱的、一直在新生的生命,是可以乘凉的树荫,是可以取用的泉眼,也是刚健并婀娜的生动气韵。同样,传统之美也不是一个拿来表演的形式,而是一个真切的体验和过程。当青少年传统文化雅集日趋成熟时,我们尝试着将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自2016年起,少年宫与北京多所文化教育单位共同策划、实施了“少儿雅集”活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众多。在“少儿雅集”主题的选择上我们最终确定了四季主题——因为四季是亘古不变,万物有理,四时合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遵循规律,这些都容易被青少年观察和感知;“四时合序”包涵了中国人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可以引导青少年认识自然规律、人文社会,继承生活里、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用经典浸润心灵,对传统文化“在学习中继承,在感悟中创新”。?
“少儿雅集”活动已经在北京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推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少儿雅集”活动中,题材丰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题材有抒发家国情怀,如:房山小学《赞家乡》、实验中学《一条路 一组诗》、西什库小学《中国话》等;有传统文化传承:如海淀区天云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弟子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吟诵《清明上巳西湖好》《清明即事》;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大家懂得东西方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补的,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必须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们采取的展示形式多样,吟诵、舞蹈、合唱、戏曲、京韵大鼓、民乐、武术等。?
三、文化基因,调适当代表达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伴随终身,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唤醒这枚基因。
雅集有时,心念无量……这是生命中不可复制的一段时光,在学习、践行中,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对每一个生命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改变。同时我们也愈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实际操作中,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一批既懂得中华传统文化之“道”,又懂得教育教学之“器”的教师队伍。
古人一直“活着”,《快雪时晴帖》在每个雪落的晚上都在天上挂着;《韩熙载夜宴图》在每个大酒的夜里都在心里粘着;古人可亲,是最好的学习榜样。碑林寻迹,临拓有得——观碑临帖雅集;兰亭幽境,书风管窥——书法寻迹雅集;沈园题壁,书以寄情——书法赏鉴雅集;书画同源,笔墨异趣——书画融合雅集;篆刻精微,崇古推新——揽古观今雅集;以书会友,切磋共进——笔会交流雅集……教研相关的雅集上,我们的老师像童子跟随相伴,见“古人老师”,见书外的学问与案头的山水。在经典中与古圣先贤对话,从他人言语精神中,沾染着,奉悉着。
四、结束语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校外课程中,很少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做出反应与关注,导致学校课程的文化疏离与不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究竟应该学什么?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钱逊说:“应以学习传统中华文化关于做人的道理,重建中华文化人生理想信念、道德信仰为中心。”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引领精神的成长,培养他们成为有中国灵魂的人——为人生打好“底色”,形成“底蕴”,认清“底线”。有此“三底”,才有幸福人生,社会也才会有健康公民。这正是我们创建国学书院开展传统文化雅集活动的使命和初衷,也是未来我们要坚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