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玉门市精准扶贫经验与问题研究 |
范文 | 周铭德 摘 要: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如今,脱贫事业始终向前发展,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有7.4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农村的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目前贫困发生率仅有1.7%,我国所取得的脱贫成就举世瞩目。玉门市座落于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力度的加大,玉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16户5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1.62%降低到0.05%,贫困村退出率达到100%,实现了插花型贫困县摘帽退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 508元增长至2018年的6 823元,增幅2.7倍。玉门市作为甘肃省插花型贫困县的典型代表,其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弊端以及扶贫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方法,为我国其他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摆脱贫困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玉门市;精准扶贫;问题;经验 中图分类号:F323.8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3-0025-02 一、玉门市基本情况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全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新老2个市区、3个工业园区、12个乡镇,59个行政村,1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78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门市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先后接收“两西”和疏勒河移民7 933户3.58万人,建成小金湾东乡族乡、柳湖镇、独山子东乡族乡、六墩镇4个移民乡镇,全市其他乡镇百人以上“插花”移民集中安置点22个,移民人口占到全市农业人口的1/3,是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2014年初,全市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9个,贫困人口3 394户11 381人,贫困发生率11.62%。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0 421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 911美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7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625元。 二、玉门市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群众自身实力弱。玉门市的移民全部来自甘肃省中南部地区的国扶贫困县,均为深度贫困群众,自身经济实力、文化素质、发展能力较弱,移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五年,且中青年劳力中有相当一部分属文盲或半文盲。加之,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境内戈壁众多,耕地类型多为盐碱地,与移民户的生活习俗、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品种及模式等均有较大差距,这些群众移居玉门市并建立移民乡村后,大部分土地盐碱严重、风沙较大,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大部分土地为新开垦或当地群众弃耕地,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导致经济发展受阻。 2.基础设施不完备。玉门市自接收甘肃省中南部移民以来,进行贫困移民整乡建制,先后建成4个整建制移民乡、19个移民村和92个村民小组,并在其他8个老乡镇建成百人以上“插花”移民集中安置点22个。这些乡以及移民村和移民组普遍存在建设时间短,基础设施不完备等特点。据调查发现,玉门市4个移民乡10.8万亩耕地中,有5.8万亩属中重度盐碱地,占到移民乡耕地面积的54%,有2.5万亩无法耕种。农田渠道平均完好率仅为56%,有126公里渠道破损严重无法使用,致使1.6万亩耕地始终无法正常灌溉,群众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稳定致富的能力有限,移民乡基础设施问题还需改善。 3.扶贫资金与实际需求有差距。近年来,随着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扶贫层次的不断深入,移民乡贫困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甘肃省给予玉门市精准扶贫资金逐年递减,使得扶贫政策受到资金的限制,一些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等设施项目资金投入出现不足情况。 4.产业扶贫项目单一。玉门市政府高度关注移民乡的扶贫发展,针对当地区位条件和人口发展水平制定相应扶贫政策。调查发现,移民乡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畜牧业主要以养羊和养牛为主;种植业大多种植耐旱作物,例如黑枸杞和红枸杞。全村80%以上的农户种植同一作物,使得产业整体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在产业发展中,农户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影响,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未能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得效率低下,作物的产量不高。 三、玉门市精准扶贫的经验总结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甘肃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紧盯脱贫攻坚“两个确保”目标,围绕贫困群众增收这一核心,按照“巩固脱贫成果、夯实基础条件、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增加收入”的思路,聚焦建檔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和水、路、田、林、房等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玉门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1.培育新型设施农业,促进农户增产增收。玉门市境内戈壁滩众多,土壤盐碱化严重,当地政府针对这一特点,大力发展设施种植、特色林果、现代畜牧三大产业,进一步培育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等新型农业模式。当地“清泉人参果”“赤金韭菜”“玉门枸杞”和“花海蜜瓜”作为玉门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农产品交易会率获“金奖”。移民乡在戈壁滩上兴建设施农业,种植枸杞、人参果、韭菜等农作物,使得原本不能利用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当地移民贫困户3 000元的高效田人均达到2亩以上,保证农户持续稳定增产增收。 2.加快推进电商发展,建立智能扶贫模式。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各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大力发展电商行业,鼓励“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玉门市在精准扶贫方面积极推进电商建设,开展电商扶贫平台建设,建成玉门市有电商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三级电商体系。在乡镇规划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转站,每个乡镇培育3个典型扶贫示范网店,将当地农副产品通过O2O形式进行销售。同时,每个贫困村建设1个电商扶贫示范店,并且培育1名专门电商信息员,负责网店的日常管理,农副产品的介绍和日常采购行为。 3.加大财政整合力度,发挥资金主导作用。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可以更好推动贫困村的建设发展。玉门市政府对财政资金加大整合力度,完善资金分配体系,将财政范围内所有涉农资金全部编入资金使用体系,根据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和扶贫计划及时发放,实现“应整尽整”,合理分配,集中投入,集中发力。同时,积极争取省级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工程,加大对贫困户贷款力度,积极扶持主导产业,解决贫困户吃不饱、穿不暖、看病难、上学贵等民生问题,带动一批人积极脱贫,最终实现整村脱贫。 4.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促进科技下乡服务。人力资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贫困村的农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对待新鲜事物不敏感,“等靠要”的老旧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脱贫攻坚困难重重。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当地政府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分批实施教育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同时,当地科技部门积极派遣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为农户免费进行技术指导、科技推广、信息交流等服务,每年定期举行科技讲座、科技论坛,闲暇时节组织农户外出交流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培育乡村技术人才,为脱贫攻坚注入人才活力。 5.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光伏扶贫产业。玉门市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被国家先后评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全市可利用开发光伏发电产业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0%以上,目前已开发利用面积不到20%,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光伏产业扶贫可以说是玉门市的特色,农户利用空旷的戈壁滩、闲置的屋顶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目前,移民贫困乡鎮已建成9个分布式光伏电站,接下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分布式发电,激发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 6.强化组织领导,培育扶贫“精锐”干将。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核心在于领导队伍的建设,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队伍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些扶贫干部和驻村干部在扶贫过程中,出现政策宣讲不到位、技术讲解不准确、对待群众不耐心、对待扶贫事业态度消极等问题,当地政府部门把“脱贫攻坚工程”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重点,对全市一线扶贫人员、乡镇党委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贫困村党委书记进行系统化培训,开展专业能力培训,强化扶贫认识,外出考察观摩扶贫经验等方式,使得扶贫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扶贫观念和扶贫意识。同时,实行市级领导联乡包乡抓村制度,市级主要领导包挂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村,派遣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进行至少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实现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四、结语 精准扶贫是中国在21世纪的最伟大战略措施之一,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环。玉门市作为甘肃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它的贫困县摘帽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新中国石油工业基地”彻底摆脱了贫困,意味着玉门市即将与全国一同步入小康社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玉门市政府集全市之力,抽调“精兵强将”,采用“绣花式”扶贫方式,对贫困重点领域深入扶贫,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和光伏扶贫,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发展戈壁设施农业,持续壮大农业产业,让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同时,对扶贫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教育培训,强化扶贫认识,多项措施并举推进科技下乡服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持续发展,贫困县摘帽退出,实现凝聚攻坚合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建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菊会,乔亚杰,孟祥屾.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10):65-69. [2] ?汪三贵,刘未.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5-49. [3] ?姜安印,刘博.精准扶贫背景下光伏扶贫问题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6):789-7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