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衡阳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
范文 | 张亨溢 陈国生 杨红 摘 要:壮大文化软实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加速衡阳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衡阳市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瓶颈,文化资源丰富并不等于文化软实力强大,面对这一课题,向来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豪的衡阳有许多工作要做。分析衡阳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所具有的优势和所面临的主要瓶颈,进而从政府行为角度提出加快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衡阳市;文化软实力;政府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6-0127-02 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为手段来达到目的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阳作为湘南区域中心城市,其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城市特色在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实现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衡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1.衡阳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衡阳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都是文化资源大市,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在战国时期为楚国所辖,是楚国的重要城镇。秦始皇统一七国后,衡阳归属于长沙郡。三国时期,衡阳分属于衡阳郡和湘东郡。二郡分立的情况直至隋朝才有改观。隋代废衡阳、湘东二郡而立横州。唐朝天宝年间又改名为衡阳郡,乾元元年更名衡州,宋代、元、明清分别称之为衡阳郡、衡州路、衡州府。民国时期称之为衡州县。历史在不断更替,衡州称谓也在不断变迁,作为湖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古城一直承担着历史文化的传承。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一度成为国民党统辖区的重要商业城市、金融中心,其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称之为抗战纪念场。衡阳古城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处处都能够彰显出曾经的灿烂,辉煌的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无数印记,成为当地得天独厚的文化软实力。衡阳民族文化资源在品种、品位、特色上都属于精品,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 2.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衡阳古城为了继续传承文化,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树立文化品牌等方面奠定了基础。衡阳文化一方面继承和传承湖湘文明,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两者的有效融合共同体现了衡阳文化大市风貌。在衡阳市政府鼎力支持私下,当地的一些文化企业再露头角,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他文化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包括文化旅游、文化娱乐、广播影视等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文艺人才,文艺人才数量越来越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特别是通过旅游强市战略的实施,2017年全市星级宾馆增至36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25家,在建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旅行社总数增至40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38家,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 3.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在衡阳市政府的支持之下,衡阳博物院、体育场、衡阳会展中心等先后建成,并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开发出了陆家新屋、石鼓书院、湖湘文化纪念馆、明翰公园、爱莲阁、回雁峰景区、岳屏抗战纪念城、退省庵、欧阳故宅等九大湖湘文化特色景点。随着特色文化景点的全面推出,更多的人参与到抗战精神的探讨中,抗战精神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神。 4.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衡阳开展的文化活动集中体现在节庆文化、群众文化、送文化到基层、带来文化等方面,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实现了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升。 二、制约衡阳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主要瓶颈 1.对于衡阳文化软实力认识不足。特别是某些地区和部门在思想上对此重视程度不高,认为文化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在政绩上也难以体现,所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资金投入上重视不足。 2.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速度缓慢。文化体管理体制对文化软实力起到了提升和保障作用,改革滞后会影响到这种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文化部门、文化经营单位管理方式落后、权责利不清、分工不明确。文化管理部门当前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屡屡出现不规范现象;文化市场企业定位不准、职能模糊。在投资方面,渠道单一,社会参与度低,影响了文化产业规模、竞争力的提升。 3.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团队实力不足。衡阳市虽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当地文化产业人才团队综合实力薄弱,人才外流、人才老化现象严重。受到人才匮乏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当地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特别是在重点文化研究领域,缺乏优秀人才进行科学论证,导致当地的文化产业质量不高,文化精品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全市文化设施存在重建设、轻利用的现象。 三、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政府行为 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观念形态文化的体现,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等等;第二,是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事业,包括国民素质、民众精神和品格等等;第三,是文化产业的体现,包括音乐、电视电影、表演艺术、动漫游戏等等。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结构和整体,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依赖。政府在这三个方面扮演着不同角色,在观念形态的文化领域,政府是文化法规健全者和文化建设引领者;在文化事业领域,理论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定向者和财政的支持者;在文化产业领域,政府是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引导者和监督者。基于文化软实力的结构特征,笔者认为,衡阳市政府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和对策。 1.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方面增强企业凝聚力。國民精神、国家内在凝聚力、国民意志品格等等,共同构成了文化软实力,而形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国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衡阳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古老民族文化的凝聚,只有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才能彰显起价值和意义。因此,衡阳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地方和民族文化与核心价值的有效融合,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从文化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方面来增强其影响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形式,只有充分利用国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所出台的各项政策,结合衡阳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才能推动衡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可以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的主要渠道,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另外,要扶持一大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借助于优势文化产业、利用强势文化产业,推动衡阳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衡阳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应积极地运用产业政策、市场化运作规律,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发展条件。 3.从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激发其内在活力。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向纵深处发展。衡阳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集团改革、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推动演艺集团、传媒、影视、文化事业单位、政府职能等方面的有效转变,通过内外部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系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增强衡阳文化产业的活力。 4.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为其提供优质人才。人才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培养、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是大力发展衡阳文化产业的关键。只有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综合实力雄厚的拔尖人才、优秀人才、符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当地文艺创作、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衡阳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和引入方面实行项目制、聘用制、做事等等,打破人才地域界限,能够广泛的招揽人才。针对人才的任用和提升,要打破学历与资历界限,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考评机制,凭借着人才能力使用人才、科学合理分配人才,保证人才的潜能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5.从编制和落实文化发展规划方面构建良好的文化发展格局。衡阳市可以对全市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真实情况,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布局规划,明确衡阳文化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的路径,为当地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依据。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并且是当地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中区,把其作为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来抓。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是文化资源具体度比较高的区域,对周边能够起到积聚和辐射作用,可以利用中心城区的这一特征带动城乡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区域联动发展格局,从而实现弘扬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 6.提高区域的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衡阳市政府要充分运用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构建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公平、有序的良好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耀丽,聂磊,陈希平.开放型历史文化名城主题公园的建设[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3):221-223. [2]? 付瑞红,吴亚光.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76-177. [3]? 陳国生.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定及提升路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6):162-168. [责任编辑 文 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