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范文

    刘宝磊

    

    

    摘 要:当前随着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在技术和产业以及工程等相关领域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急需获得新的突破。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拥有新兴工程能力的一种“新工科”人才成为了当前国家发展的主要需求。而人才培养,作为当前“新工科”建设的主要一环,急需探索切实可行的模式。产教深度融合是当前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115-02

    一、对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的认知

    (一)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的基本内涵

    建设新工科是当前国家针对新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以及新经济发展,更为注重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方针。其本质是为了促进当前工科交叉复合和工科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并且应用理科朝着工科延伸,使其能够孕育构成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同时要求对工科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对新工科专业的学科专业内容设置进行变革,对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便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不断提高,目的是使其能够与当前科技创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的需要保持一致,提升培养面对未来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产业升级换代的适用人才。

    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本质上是充分利用企业创新能力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创新组织形态与生产管理形式,塑造出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相链接的渠道,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高校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使其能够完成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以及协同育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企业深度参与到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为培养大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最终使得高校能够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地将其自身的支撑作用发挥出来,校企合作程序(见下图)。

    (二)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的意义所在

    创新是引导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抓手。当前的国际竞争体现国与国人才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国民素质的竞争,焦点主要汇集在了科技以及教育,产教融合是让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着力点,其能够满足建立新型国家发展的要求。

    1.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宏观发展上讲,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教育供给侧改革深度融合的一种新态势。一方面,我国产业发展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是从未出现过的,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要务的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国家经济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通过利用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将企业最新成果用来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其次,高校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来为企业输送更加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中观层面上,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是国家产业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高度契合的现实需要。《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对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013年,我国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议》的认证体系,该体系要求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作为核心教育观念,我国高校工科教育转型发展、实现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了必然。在微观层面上来讲,以产教融合模式建设新工科是企业岗位能力需要和高校课程内容设置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和普通人才过剩共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工科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上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我们需要根据未来产业升级的需求确定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机构、能力体系和综合素质,参照当前的工程逻辑建立有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重组;参照产业升级对工程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畅通学生能力达成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保障满足升级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

    2.以产教融合模式建设新工科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机制创新的要求。以产教融合模式建设新工科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有效变革的主要手段,運用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变革,完成人才培养各生产要素的二次配置和整合优化。一是实现人才培养各类资源对接机制的创新。以产教融合模式建设新工科主要是将企业创新资源和高校人才培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对接,将实验室和课堂放入企业,将研究项目和产业导师引入学校,使得校企文化相互融合贯通,将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实现有效对接,最终使其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各类资源“1+1>2”的效果。二是实现企业和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的创新。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或设置新工科专业和课程内容,达成政府和高校、行业和企业人才之间的有效流通,通过共同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方式缔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方针和校企优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双向流动。

    3.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以产教融合方式建设新工科为高等教育模式变革提供了新方案。首先,加强企业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国家鼓励企业联合学校设置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实验室以及创新基地与实验基地,为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提供了政策保障。其次,需要对行业组织以及社会机构给予扶持,推进产教双方对接,整合校企人才培养资源,同时允许并激励高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前沿技术课程与教学服务。最后,创新产教融合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持续合作。以学校直接向企业购买教学服的方式可以实现校企共赢,政府还可以通过财税减免和融资支持,对产业企业或行业组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给予切实的扶持。

    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周远清指出,把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总结为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和达成这些培养目标的相关方式以及手段。从“新工科”当前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我国的人才培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型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需要不断的革新(见下表)。“新工科”对人才的需求简单来讲能够被描述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创新创业能力主要需要工科学生可以具备创新创造性思维,可以在实际学习中合理地运用当前现有的知识,不断地去进行探索和发现,实现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深化与升华。创业能力则是希望工科学生可以主动把当前学习到的学知识和社会产业相互融合,并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真正地投入到社会发展前沿。创新创业的能力属于“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同时也是进行“新工科”人才创新培养的发展基础。

    跨界整合能力主要是需要工科学生可以充分挖掘学科之间的互利因素,同时主动完成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从而缔造出一些新的方法以及新的理念。使其能够具备跨界组合的实力,可以帮助工科生拓展自身的科研视野,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身的科研思维得到拓展,并且鼓励工科学生积累多学科知识,使其能够成为拥有较高综合科学素养的新型人才。跨界整合能力同时也是“新工科”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新工科”进行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高素质主要是需要工科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这一综合素养不但涉及到的是优秀的科学素养,其中还包含了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国情怀等。假如一个人其自身只是科学素养比较优秀,而其他素养存在问题,那么其就可能为社会以及国家带去一些负面影响。所以,高素质属于当前“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三、“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途径

    第一,建设具备高水平的学科教育平台要求在精准掌握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情况下,统筹完成工科建设以及教育。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有效地完成资源的梳理和整合,尽可能地建立一个学科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科体系得到完善,让学科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实力。在工科教育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专业的基础,在专业基础的基础上能够具备卓绝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发展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具备创业能力。

    第二,突破学科之间的发展壁垒,强化学科通识类的课程学习。通识类教育课能够让学生具备多种不同的学科知识,认识到学科彼此之间的有效联系,使其能够突破单一学科学习过程产生的制约性,使得学生能够使用一个比较综合的视角去看到整体科学体系。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完成跨界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科学的发展要求需要对学生自身的人格给予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让工科生形成一个十分正确的“三观”。让工科学生在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工科能力之后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反哺国家和社会,真正使其能够为我国人类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有效力量。

    综上所述,“新工科”建设属于一项与科技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相一致的工程,并且也是要求整体社会共同关注的全局性工程。“新工科”在进行人才培养上还需要有社会和学校以及家庭构成育人合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持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相信未来,“新工科”以及“新工科”人才必将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7-02-23.

    [2]? 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溫 教学改革要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11.

    [3]? 马坤,郭炳晖,郑志明.基于“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挑战与机遇[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110-113.

    [责任编辑 文 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