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
范文 | 杨奇星 杜晓凤 曾育新 摘 要:双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学科竞赛是最重要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式之一。高校应该建立学科竞赛的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造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通过校企融合、课赛结合组织实施学科竞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1.044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双创教育并不是要盲目地鼓励大学生去创业,而更多地是作为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让高校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对市场机会的挖掘能力、资本筹措的融资能力、企业运营的决策执行能力、管理团队的协调能力、适应环境和承受压力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务实求变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但鼓励每个学生都去创业并不现实,也并非双创教育的初衷,因此各高校都在寻求一些成本更低、风险更小且效果比较理想的实践方式,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訓练。其中,学科竞赛对于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巨大,得到很多高校的实践证实。 1 学科竞赛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1.1 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 学科竞赛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因为大多数的竞赛需要参赛选手提交一个作品或一个策划文案,完成它通常需要跨专业团队进行跨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个过程能够倒逼同学们去发现并弥补自身知识的盲点,加深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同学们去自学新知识,提高自身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学科竞赛是团队与团队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争,每个参赛选手只有拿出更有创意的作品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这个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在参加双创类竞赛时,通过商业计划书写作和反复研讨,创业团队对于项目的潜在客户和需求有更深的认识,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1.3 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多数的学科竞赛都是以团队组合的方式参赛的,成员之间需要协调、沟通甚至是妥协,项目展示答辩时要敢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这是很重要的素质。参加学科竞赛也有助于开拓同学们的眼界,通过校赛、省赛、国赛的比拼,学生的视野从本班的小圈子拓展到全校、全省甚至全国的范围,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保持谦逊品质。 2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2.1 从学校层面建立学科竞赛的政策保障机制 首先,学校层面由教务处、人事处、学工处牵头,根据教育部和教育厅的竞赛指导目录,编制本校的学科竞赛分类指导目录,不同层次的竞赛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经费资助方面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 其次,为学科竞赛提供经费支持,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科竞赛,教务处可以给予不同额度的经费支持,一般来说,可以支持每个二级学院承办一项品牌竞赛,支持每个专业承办一项一般竞赛,品牌竞赛由教务处直接资助,一般竞赛由各二级学院资助。 第三,将学科竞赛纳入教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一般由教务处对不同类别竞赛的国家级、省级、校级获奖等级制定差异化的积分核算制度,以此作为考核二级学院双创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第四,建立竞赛激励机制,对于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根据获奖的级别给予职称评审、研究生指标、年度考核、绩效奖金等方面差异化的奖励,对于获奖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评选奖学金、竞赛奖励金等差异化的奖励。 2.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赛学生是学科竞赛的主体,通过学科竞赛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也是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宣传杰出校友在校期间的竞赛经历激发在校学生参赛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通过参赛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通用素养,要避免参赛目的的功利化倾向。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项目创意开发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利用头脑风暴开发项目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项目策划方面的主体作用,专业老师可以给予项目难点解决思路上的引导,但不可越俎代庖,必须由学生通过一轮轮的修改打磨去完善作品,这个过程对学生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非常好地磨炼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优质的双创项目,老师可以参与投资,也可以为项目招商引资,但一定要保护学生团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护初创团队的积极性。 2.3 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引导作用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要充分发挥导师对竞赛项目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青年学生接受了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对很多事物缺乏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专业老师在指导竞赛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缺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让学生受益终身,比竞赛获得任何奖项都更值得。 二是要鼓励跨专业组建导师团队,双创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需要学生整合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团队需要技术和商业两个层面的指导,因此要鼓励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的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参与竞赛。 三是要鼓励专业老师将科研与竞赛紧密结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将项目研究成果参与学科竞赛,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商业策划能力。 四是鼓励师生共创,这是因为在校学生毕竟还没有走入社会,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深入,对市场的需求把握不够精准,视野受到限制,资源也有限,但他们有冲劲,善于接受新事物,利用新技术;教师想要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雇佣全职人员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带领学生团队从0到1切入市场,是一种相对较低风险的选择。师生共创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很好的磨炼,实践的成果参与竞赛也会更有竞争力。 2.4 通过宣传造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获得竞赛信息,参与竞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需要做好学科竞赛的宣传造势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首先,对竞赛全过程进行报道宣传,包括对竞赛筹备工作、竞赛宣讲会、校内赛初赛复赛、省级及国家级赛况、表彰大会等全过程采用官网、官微、公众号、班群、线下海报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报道。 其次,發动骨干专业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企业家,对有意愿参与竞赛的学生开展相关的讲座和辅导,为参赛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专业和资源支持。 第三,通过表彰大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每一年度对所有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举办盛大的表彰大会,获奖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上台发言,由学校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以这样的仪式让获奖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 第四,对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得重要奖项的杰出学生人物,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对其进行人物专访,并通过学校官媒进行发布,这对于优秀学生是一种巨大的荣誉激励,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极大的榜样示效果。 2.5 校企融合、课赛结合组织实施学科竞赛 校企融合组织实施学科竞赛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企业作为赞助单位,以企业命题作为竞赛主题的竞赛,这种竞赛企业的主动性更强,目的是解决企业技术或管理问题、宣传企业品牌或是促进产品销售,出于第一种目的的企业会更受学生欢迎,也更容易被校方接受。 另一种形式是以官方主办的竞赛为基础,校方组织学生团队与企业对接,从企业实际问题中产生项目创意,校企双方各派一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团队进行项目策划,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以该策划方案进行参赛,这不但可以促进产教融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还能让学生的竞赛项目更切合实际,更有竞争力,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竞赛组织实施方式。 为了更广泛地调动师生的参赛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还应提倡课赛结合组织实施学科竞赛。课赛结合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程为主,将竞赛作为课程作业或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教师以课程大纲为主线,分阶段指导学生完成作品,鼓励学生以作品参与竞赛;另一种是以竞赛为主,开设开放性实验课程进行课赛结合,学生在参与竞赛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双创教育学分,教师的工作量也能得到认同,是一种广受师生欢迎的竞赛组织方式。 3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大学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将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依靠独特的创新思维与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善于发现社会需求的痛点问题,整合跨学科的知识、资源和团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追求极致的精神为目标顾客提供解决方案,获得可持续的利润回报的创业实践能力,才能够在这个时代获得竞争优势。双创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去创业,而是希望通过各种实践教育的方式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而学科竞赛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实践方式。高校应该建立学科竞赛的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造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通过校企融合、课赛结合组织实施学科竞赛,引导师生关注企业现实面临的困境与需求痛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当然,学科竞赛也不能太泛滥,要做精、做强、做品牌,才能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地学生团队参与竞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20-01-18]. http://www.gov.cn/xinwen/2015-05/13/content_2861327.htm. [2]雷振香,杨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意义、困境与实现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2017,21(1):44-48. [3]刘珊珊,汪忠国.学科竞赛在“三创”能力培养体系中的载体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4):29-30,33. 基金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X-CXCYKC201703)。 作者简介: 杨奇星(1981-),男,汉族,广东梅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创业教育、市场营销; 杜晓凤(1989-),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创业教育、财务管理; 曾育新(1981-),男,汉族,广东普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创业教育、电子商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