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大主题的人性化呈现 |
范文 | 黄俊华 陈会君 政治性、政策性和工作性强,题材较硬,受约束较多,历来是党报政务新闻报道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2013年5月27日至6月3日,我们根据编辑部安排,在《湖北日报》一版策划推出的大型政务活动系列报道《2013湖北宝岛文化交流之旅》,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业界和读者广泛好评。梳理这组报道的策划、采写经过,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助于政务活动报道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 周密策划 精准定位 以人性化方式呈现重大主题 2013年5月初,我们接到通知,省委书记李鸿忠将于5月27日至6月2日率团赴台湾开展“2013湖北宝岛文化交流之旅活动”。编辑部安排我们作为随团记者全程跟踪采访报道。 对台工作主题重大,省委书记亲自率团。如何把这次活动充分报道好?根据集团社长邹贤启、总编辑蔡华东指示,我们从三个层面精心准备,提前谋划。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党的十八大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台工作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2013年2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台湾重要人士时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着重强调了“两岸作为命运共同体”、“两岸一家人”的理念。特别是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新一届党中央作出了对台工作向南移、向下沉的重大部署,为新时期的两岸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准确把握省委意图和对“2013湖北宝岛文化交流之旅活动”的定位。我们先后10多次参加省委举办的专题辅导报告会和前期准备工作专题会,了解到省委根据中央对台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湖北实际,在以往举办“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的基础上,对此次活动的定位进行了调整,即不以招商引资为主,而要更加突出“文化交流、基层互动、民间交往”三方面,重在加深两岸人民之间的深入了解、文化认同和感情融合,以更好地服从、服务于中央对台工作大局。 三是多方收集读者对于“2013湖北宝岛文化交流之旅活动”报道的期待和需求。我们感到,读者不光想了解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更希望知晓鄂台交流合作的现状、进展与前景;既对政务活动本身的内容充满期待,又想对宝岛台湾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更多、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 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综合考量,我们认为,此次活动报道要突破传统政务活动报道以工作性、指导性为主的“一元化”思路,坚持读者本位,遵循新闻规律,以人性化方式呈现对台工作的重大主题,延伸和拓展读者感兴趣的内容。 确定好报道定位,我们又抓紧做好活动行程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制定详细周全的报道方案,具体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亮点。 事实上,这次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有别于省内日常政务活动,不需要过于强调工作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进行报道创新提供了空间。但也有诸多不利的方面,一是我们人生地不熟,二是全程机动,活动多、行程紧,7天时间里先后抵达台湾7个县市,辗转千余公里,共举行30多次高密度的基层文化交流活动,再加上我们只有两个人,每晚9点多才能回到驻地写稿,次日凌晨接着随团采访,昼行夜写连轴转,给深入采访和写稿带来极大挑战。 所幸有前期的周密谋划和精心准备,才保证了整个活动报道有条不紊、有力有序展开,既实现了对整个活动内容的全覆盖,又做到了重点突出、亮点纷呈,7天时间共采写刊发各类新闻稿件23篇。 创新形式 立体呈现 深度挖掘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 政务活动报道不好看,许多时候是因为政务报道过于程式化,形式上落入俗套、失之于死,内容上枯燥乏味、失之于浅,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 这组报道根据活动内容和读者需要,灵活运用消息、通讯、特写、记者手记、图片等多种报道形式,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立体展现了此次活动的全貌和精髓。 消息是新闻报道最常用的体裁,具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特点,适于反映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自然成为这组报道的主要表现形式,整个系列23篇报道中就有13篇之多。代表团在台举行两岸历史文化沙龙、屈原文化交流诗会、两岸共祭神农炎帝、在鄂投资台资企业座谈会、参访鸿海科技集团等重要活动,省委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连战、郭台铭等知名人物,武汉在台湾苗栗举行民俗文化展、鄂台签署五项合作协议、苗栗特色农产品将给武汉市民带来口福、灵秀湖北旅游形象体验店亮相台湾等与读者密切相关的信息,都以消息形式迅速给予直截了当的报道,满足了读者对活动进程的及时关注。 消息来得快,但也受制于篇幅短小容量有限,形式也受到约束。活动中,代表团一行与台湾官员、民众屡有热情互动,涌现出大量生动场景、鲜活素材、感人细节和人物个性化语言,我们觉得只用消息表现、简短传递“5个W”,报道不够充分,会浪费大量素材。对这类题材,我们采用通讯、特写的表现形式,采写了《感受鄂台直航》、《我们都是一家人》、《娘家来人啦》、《屈家村探亲》、《同胞兄弟喜相逢》等稿件,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报道内容,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现场感和感染力。 特别是在《感受鄂台直航》一稿中,我们巧用6年前记者去台湾从香港中转费时20多个小时的背景资料,与现在2个多小时就从武汉直飞台湾的现实情境相比较,有力凸显了鄂台直航5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了报道的历史纵深感。在《娘家来人啦》一稿中,我们穿插全省涉台婚姻状况的背景资料,使报道不仅仅停留在活动本身,而是由点及面、由近及远,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关系未来更加密切的美好愿景,增强了报道的厚重感。 对于思想感悟、情感体验层面的信息,不便于客观陈述,我们则采用记者手记的形式来灵活表现。代表团一行看望台湾湖北籍大陆新娘时,陪同的台湾当地工作人员黄淑霞即兴聊起她的大陆新娘朋友,说台湾这两年非常关心大陆新娘,经常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我们由此想到,这不正是两岸一家亲的又一生动体现吗?于是,我们在完成主稿《娘家来人啦》后,以记者手记方式现身说法,道出宝岛两日行始终被浓浓亲情萦绕的亲身感受,最后以“一湾海峡,情牵两岸,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在屈原文化交流诗会上,著名诗人余光中朗诵了新作《屈原颂》。我们当即被这首诗歌感动,但消息里并没有合适的位置予以体现。我们在完成特写《屈家村探亲》一稿后,又以记者手记的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以诗歌作结,不仅恰到好处地彰显了活动现场元素,更以耐人寻味的方式,体现了两岸同胞情深,增强了报道的历史文化韵味。 此外,我们多次采用新闻照片的形式,直观呈现活动现场,形成图文并茂的效果,提升报道的表现力。 报道内容的深入挖掘、灵活处理,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组合刊发,有效规避了政务活动报道形式上的死板僵化、内容上的单调乏味,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满足了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写人记事 融情入理 平民化视角拉近与读者距离 领导活动是政务活动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依托,写好领导活动是创新政务活动报道的关键。 传统的政务活动报道方式,要么是放不开手脚,领导说什么,我们就记什么;领导干什么,我们就写什么,停留于简单重复、记流水账。要么是领导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强调指出”,“不食人间烟火”,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组系列报道中,我们尝试以平民化视角,把领导当普通人写,通过小切口、故事化的方式,写人记事,融情入理。 代表团一行看望台湾湖北籍新娘时,我们提前谋划,兵分两路。一路先行赶到看望地点,做一些铺垫性采访,一路紧跟代表团一行。报道从台北市龙江路湖北同乡会院内的准备场面切入——午后的小院真是一片欢腾,“姑娘们梳妆打扮,穿上节日的盛装。小伙子们敲起锣鼓,舞起了豪放的狮灯”,为整篇报道奠定了欢快、喜庆的基调,现场感十足。 代表团一行抵达后,坐下来与台湾湖北籍新娘聊天。姑娘们深情讲述自己来台湾的经过和在台湾的奋斗故事。“听完湖北籍新娘自强自立的人生经历,李鸿忠不时微笑点头赞许”,他动情地说,“大凡创业都免不了艰苦一些,从小处讲,一个人只有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大到我们中华民族,也是经历多少年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接着,李鸿忠又问台湾女婿湖北的姑娘怎么样。他说“我们今天来,也算是娘家来人了。娘家来人了,就是要给你们撑腰!”一番暖心窝的话,在场的新娘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临别前,李鸿忠又深情叮嘱,要湖北姑娘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要台湾女婿珍视湖北姑娘的美丽、聪慧。 整场活动,气氛温暖而热烈。我们将这些生动场景、鲜活素材、感人细节和领导的人性化语言一一记录下来,按照新闻规律有机融合,巧妙构思、谋篇布局,以《娘家来人啦》为题,讲述了一位“娘家舅”赴台湾看望出嫁姑娘的动人故事。 再如,代表团一行乘机赴台途中,我们敏锐捕捉到省委书记与普通乘客一道排队依次通过边检通道并与乘客随意攀谈等细节,以及他感慨说“我在飞机上吃了一碗统一企业生产的牛肉方便面,吃完再聊聊天就到了”等平民化语言,于是以《感受鄂台直航》为题,如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客观自然呈现了鄂台直航给鄂台交流合作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且让读者看到了省委书记亲民务实接地气的良好作风。 代表团一行到达台湾首站苗栗后,我们没有像往常那样将苗栗各界热烈欢迎代表团一行的场面和领导讲话作为报道主体,而是撷取省委书记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的发糕店品尝发糕、走进休闲农庄与店主聊天攀谈、与苗栗各界携手同唱一首歌等多个生活化场景和细节,提炼出两岸一家亲的主题,汇聚成《我们都是一家人》一稿,读来让人倍感轻松、亲切而又耐人寻味。 代表团一行参访台湾高雄市弥陀区旧港里时,我们理出旧港里和彭墩村前年结为“兄弟村里”、此次前来回访这根主线,突出旧港里村民们在葆育幼儿园大院里做鱼丸迎接远道而来的“亲人”、“兄弟村里”在幼儿园活动室里畅叙友情、两岸两家人同炒一锅菜共办一桌席三个典型场景,以《同胞兄弟喜相逢》为题,浓墨重彩、极尽铺陈地描绘出两岸同胞情深的动人场面。 这些稿件都以小切口、故事化的方式,生动展现活动场景,细腻传递感人细节,还原了领导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拉近了政务活动报道与读者的距离,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人情味、贴近性和感染力。 (湖北日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