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旅游业对广西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研究 |
范文 | 杨慧月 [摘要]长久以来,我国主要以投资和出口为动力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居民消费率却持续下降。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被视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成为刺激内需、拉动消费和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宏观经济理论,借助2000—2015年的数据,构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对社会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旅游“两大部门”对广西社会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入境旅游业总体对广西省消费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国内旅游业有略微削弱作用。因此,积极贯彻实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广西入境旅游,同时改变国内旅游策略,是广西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旅游业;社会消费;拉动;广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241 1 引 言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投资、出口、消费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三股强大动力。然而,以投资和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在我国长期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偏低、外贸出口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旅游拉动消费和内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广西旅游业自2004年以来连续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仍保持较快增长率,增长幅度明显高于GDP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速,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新增长点。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广西外贸出口下降,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国内旅游和国际入境旅游的发展,依靠巨大的国内旅游和国际入境旅游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对于促进广西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 2 文献回顾与评论 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产业。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旅游业具有“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并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产业。辜胜阻等强调了发展旅游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白津夫阐述了旅游业拉动内需增长的四大作用。按照旅游学的定义,旅游消费是指游客在旅行和游览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其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众多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阿彻尔等利用乘数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研究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巴拉格尔和科尔特斯验证了旅游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假说。此后,大量学者通过定量的分析方法,讨论不同地区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戴斌等采用产业关联、投入产出模型和弹性系数法等,验证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武春友等研究表明,国内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国际旅游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该领域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宏观影响。同时在研究样本和时间的选取上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论分歧较大。本文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对广西经济增长的拉动主要体现在消费方面,并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验证其关系。 3 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投资、出口、消费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如果将旅游产业单独从这三大动力中划分出来,那么旅游投资、旅游出口和旅游消费三部分就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动力。而旅游投资、旅游出口和旅游消费分别又是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一部分,因此,旅游投资、旅游出口与旅游消费对投资、出口和消费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即可以说旅游产业对投资、出口和消费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旅游产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凯恩斯认为,要促进经济增长,必须采取措施刺激消费,增加有效需求。就消费而言,旅游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促使了居民储蓄总额的减少和居民消费的增加。其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中占有特殊地位,发达的旅游业为城市带来了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旅游者,无论是入境游客还是国内游客,旅游消费均构成本自治区居民的社会消费,广西满足其在旅行期间“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所获得的旅游收入归广西所有,由此带动广西国民经济的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为5475万人,接待游客28986.18万次人,接待游客是广西总人口的5.29倍,如此巨大的旅游人口是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力量。 第一,旅游投资、旅游出口与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的功能,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这使旅游业成为产业群中的核心产业。旅游消费需求作为社会生产的最终点与新一轮的起点,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旅游业是具有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就业程度高等特点的产业。旅游的内外需求增加,促使旅游业及相关行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人数增加,引发就业结构变化,产生积极的就业效应,特别是对旅游资源丰富、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效果更为显著。 4 模型构建、变量设定以及数据说明 4.1 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所提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了研究旅游业对广西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我们从旅游和消费的层面上,建立了如下动态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度量。 CDt=a0+a1DTt+a2ITt+a3CDt-1+μt 该动态模型描述了旅游发展对广西社会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其中,DTt为广西国内旅游收入(亿元),ITt为广西入境旅游收入(亿元),CDt为广西社会消费需求。a1、a2分别表示广西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对广西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为随机干扰项。模型引入了滞后期的因变量来代替其他具有拉动作用的因素,在与事实相符的同时,也避免了异方差的存在,使估计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更加精准。 4.2 变量的设定与数据的说明 本文采用2000—2014年广西旅游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数据。具体变量如下。 (1)旅游发展(DT、IT):依照经济学分析,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主要由旅游投资、旅游消费、旅游出口三部分组成。因此,衡量旅游业的发展的变量应为旅游投资、旅游消费和旅游出口,但是旅游投资变量无法确定,所以在这里我们采用旅游消费和旅游出口来衡量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从经济学角度上,旅游消费和旅游出口等同于旅游收入,所以本文采用广西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表示(本文将美元按照相应时间的汇率转换为人民币)。 (2)广西社会消费需求(CD):广西社会消费按照支出法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文章主要考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因此忽略了政府消费,文章采用广西居民消费额表示广西社会消费需求。 广西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居民消费额的数据来自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等官方统计材料。2003年的SARS危机对广西国内以及境外旅游影响很大。为了在较平稳的序列中分析,为了得到具有普遍统计意义的统计结果,我们依据线性插值的方法对广西国内旅游和境外旅游的收入进行修正。 4.3 结果估计与分析 本文先对广西消费需求与广西国内旅游收入做线性回归,发现斜率为正,又对广西消费需求与广西入境旅游收入做线性回归,发现斜率为正,因此粗略估计,广西消费需求与广西国内旅游收入与广西入境旅游收入成正相关关系。但为了使模型更加贴近现实,具有更强的实际意义,我们引入因变量滞后期来代替其他拉动因素,同时也避免了异方差的存在,使结果更为精准。 本文所构造的模型中,为了进一步消除异方差对模型的影响,对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并采用传统的OLS回归,这里我们选用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见下表。 在估计过程中,误差项符合一阶自回归模型的设定,并且=0.996,F统计量显著,J检验也较为显著。Durbin-Watson检验得到数值为1.787949接近2,因此模型几乎无异方差且拟合度较好,并且除常数项外和入境旅游外其余变量在10%显著水平下显著,并由此我们得到了广西旅游业发展与消费需求的具体关系表达式: CDt=-1.44477-0.31913DTt+0.08459ITt+1.42053CDt-1 该模型结果表明,广西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系数分别为-0.31913和0.08459.这说明入境旅游业总体对广西省消费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国内旅游业有削弱作用。这是因为国内旅游渐渐趋于稳定,导致对于消费总水平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应该增强境外旅游的强度,要求旅游业提供足够的设施、物品以及相应设备。这样就可以为关联产业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并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与乘数效应,刺激并推动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这样不断扩大消费市场形成良性的循环。同时,我们应该加大开发国内的旅游量,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证国内旅游的增长、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有效途径。 该模型也有其缺点和不足,由于数据过少,会影响模型的准确度。并且传统的OLS回归会造成估计系数有偏差。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在允许随机误差存在异方差和序列相关的情况下可得到更为优质的估计系数。但由于过于复杂,本文采用传统的OLS代替估计系数。国家政策对旅游的发展影响较大,但由于收集资料过于困难,本文才不得不忽略此重要因素。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采用加入一个虚拟变量代表旅游发展政策,令发布年份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这样能够使模型更加全面可信,具有说服力。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广西旅游统计年鉴》中2000—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区域的旅游收入与社会消费的动态模型,测度了旅游业对广西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说明入境旅游业总体对广西省消费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国内旅游业有削弱作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强关联性,使其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 以上结论对于广西旅游业、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启示:除了关注旅游业自身发展外,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其对社会消费的拉动效应。为此,第一,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如今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政策法规的执行,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水平,形成完善丰富的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形成错落分工、差异经营的发展格局,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第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其他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目前,广西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重较大的为居住类支出、交通文教娱乐用品类支出及医疗保健类支出。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居民在基础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相对增加旅游消费支出,从而增强旅游发展拉动消费需求的功能。第四,大力发展广西的入境旅游,为促进社会消费寻求新的动力源。入境旅游以“无形贸易”的形式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将客源国的旅游消费能力转移目的地国,提高目的地国的旅游消费水平。尤其是在广西的国内旅游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发展入境旅游将成为一种促进广西社会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J].经济纵横,2009(5):1-4. [2]白津夫.扩大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增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2):5-8. [3]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石美玉.关于旅游购物研究的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4,19(1):32-36. [5]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15. [6]武春友,谢风媛,全华.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11(6):8-16. [7]侯芳芳,孙根年,刘璐.10年来福建旅游业的发展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J].旅游论坛,2012,5(1):55-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