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网络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与防控 |
范文 |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促进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可以依托ERP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能够对重大业务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过也增加了数据泄密、丢失、系统被恶意攻击等财务风险。本文首先对网络化财务管理的作用进行介绍,其次找出应用网络信息所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最后提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与防控方法,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网络财务;财务风险;防控 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融入于企业的生产运营中,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费用,拓宽营销渠道,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不过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企业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重要的财务数据系统易遭遇黑客攻击,有被窃取或丢失的财务风险。随着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推进,大多数企业甩掉手工账启用EPR系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由于企业集团下子公司财务系统多成网状分布,很多功能靠总部机房远程处理,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会影响所有用户,甚至出现因系统瘫痪数据丢失或重新录入的情况。因此怎样在网络应用过程中作好企业财务风险预防与防控工作,及时解决网络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1 网络化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1)网络财务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网络应用可以将企业的数据信息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消除了业务和财务活动的时间差,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财力、物力和人力。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信息可以快速准确传递,并根据设置参数自动进行预警和比对分析,使得企业领导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做出及时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2)网络财务拓展了财务管理的空间。网络财务实现了协同化财务管理,将分散的部门整合成同步运营的整体,排除了集团总部与分、子公司处在不同物理区域的局限性。各部门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在网络上根据需求指令同步运作,实现统一营销、统一采购、统一结算,使整合后的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真正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聚合效应。 (3)网络财务实现了资源集中化管理。网络化财务管理,可对分支机构实现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查账和远程审计等财务监控,也很方便的掌握远程库存、生产运营等情况,采用多币种和电子即时结算,实现业务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集中预算管理,资金动态控制,统一的决策支持以及财务人员统一管理,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网络背景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财务信息泄露或者丢失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诸多便利,但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很容易使得企业数据信息被窃取或丢失等,具体而言:一是由于有些企业未设置加密系统,财务数据信息被内部人员恶意拷贝或修改,增加数据泄漏风险。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攻击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利用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漏洞入侵网络,对系统进行攻击,从而盗取企业内部核心财务数据。三是计算机病毒入侵到企业财务系统中,有系统重装数据初使化风险。 (2)不正当的行业竞争风险。在网络环境中,企业可以不受空间、地点、时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为企业的生产提供诸多便利。但在企业享受便利的同时,登陆的界面、查询的数据信息或也在逐渐透明化,使得竞争对手可以通过一定渠道获得企业的内部信息,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从而掌握企业的商业机密,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信息透明化的影响,如果企业出现负面新闻等问题,也会迅速在网络中传播,出现夸大其词、事态不可控等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3)获取错误信息影响决策。企业未建立有效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或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通过网络获取的市场信息未经有效筛选、识别、认证,提供给领导层参考易产生错误决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颠覆性影响。 3网络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与防控方法 (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逐渐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这需要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与之匹配。具体措施:一是企业可以招聘拥有较高计算机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实力,提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企业定期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使得财务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提高解决财务风险的能力。三是企业日常做好宣传工作,使得财务人员意识到预防和控制風险的重要性,做好财务风险预防,并在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 (2)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财务风险预防机制,企业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配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机制,能够快速准确识别风险类别,快速找到应对办法。另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处理机制,能够做到在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之前,通过概率等分析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析;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法,对经济活动中潜在风险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使财务风险问题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控措施;各项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的记载,从而防止类似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3)建立信息安全体系。企业应要建立信息安全体系,保障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企业要安装效果良好的杀毒、防毒软件,并要定期对财务部门的计算机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系统;同时对信息网络实施动态监控,财务工作人员应要具备及时处理、检测财务系统漏洞的能力,从而能够发现财务风险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4)搭建信息加密系统。完善的信息加密技术是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安全的前提,可以有效防止财务数据信息的泄密和盗取,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具体措施:一是根据岗位职责,使用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的加密设备,从虚拟和物理层面,提升财务数据信息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二是企业应要依托网络服务供应商,制定合理的内部生产运营流程,引进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的加密技术,对企业重要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5)建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存在多个部门因工作需要向财务对接岗位获取同一要求数据的情况,各岗位因理解或数据采集方式不同,存在同一要求统计出不同数据的情况。企业通过建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使得企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避免工作重复,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具体而言:一是应要以信息技术为前提,对内部财务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财务数据信息能够及时传输到共享平台中,实现集中管理。二是各部门之间应要加强内在联系,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使得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拥有完整的数据信息,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共享平台自身的作用。 4结束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生产力。但在网络背景下,企业应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为财务工作带来的机遇与危机,通过加强企业内控,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做好财务风险的预防和管控工作,推动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帅.网络环境下医药化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防控系统设计[J].粘接,2019,40(9):127-132. [2]杨苏.基于财务风险防控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构建[J].财会学习,2019(23):53,55. [3]许研.企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探讨[J].商讯,2019(22):98,100. [4]吴苗苗.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控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0):298. [5]周丘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探析[J].管理观察,2019(11):42-43. [6]刘嘉欢,高明,王田美.企业财务风险预防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1):18. [7]李红梅.现代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商论,2019(5):172-173. 作者简介:刘娟(1983—),女,汉族,山东昌邑人,本科学历,会计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