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挑战 |
范文 | 魏爽 [提要] 随着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收入日益增加,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但不容忽视的是收入分配领域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挑战的办法。 关键词:收入分配;财产性收入;中等收入群体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6日 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从收入来源上看,财产性收入是主要原因。财产性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含义:广义上的财产收入是指既包括财产使用权转让所获得的收入,又包括财产所有权转让所获得的增值收益。狭义的角度指转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而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就中国而言,金融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几乎没有金融市场或者有少量的金融市场存在。所以农村居民很少有机会通过金融市场获取收益。而城市的居民,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有更多的途径获得由财产带来的收入,比如买股票、基金、债权等。二是城市居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比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高,这就促使城市居民有理财的意识,也更加懂得如何理财。而相比之下的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有限,有较少理财知识储备,大多数农村居民的主要理财方式是银行储蓄。而且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事业“蒸蒸日上”,这就导致利用房屋获得收入的居民人数日益增多,比如在北上广这些城市,这些地区的一套住房市值少到几十万,大到几千万,那么出卖或者出租房屋所带来的收入,远远超过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占据居民收入的很大比例。但是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土地的流转带来的收益远比不上住房带来的收益。 (二)政策的倾斜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在政策方面主要是两个政策:第一个是我国实行的“剪刀差”政策。“剪刀差”是指“工农产品比价的不合理状态,即指工农业产品在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这种“剪刀差”政策的实行使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民生活水平一直低于城市,使得农民收入偏低。直到1998年底,国家做出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认识到农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制约,于是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提上日程。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确立我国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趋向。近些年,农村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旧很大,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第二个是户籍制度。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依靠户籍制度管理人口,户籍制度在建国初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户籍制度在如今明显不合时宜,严重制约农村人民的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了一道无形的墙,是对公民身份的一种不公平的等级界定,户籍制度阻断了中国人口的流动,农村居民的发展。所以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虽然,从2005年底我国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制度,但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催生了很多新型的行业,行业门类更加细化。不同行业的产生必然需要不同的人才,毫无争议这些不同的行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许多新型行业的兴起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尤其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造成不同行业差距扩大的原因可以从劳动者个人因素和行业因素两个方面分析: (一)在劳动者个人层面上,不同劳动者个人禀赋、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显性因素影响着就业者的收入。那些天生丽质、又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能力和机会优先获得更好的职位,取得丰厚的报酬。在IT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人身上可以明显看出,这些人获得的收入高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几倍。反之,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缺乏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他们很难找到一份体面而且高薪的职位,更不会像以前可以借助中国政策的调整借机获得发展,他们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工资收入很不乐观。除了显性因素外,隐性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这里的隐性因素主要指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关系。人是社会性的人,一个人想要成功,必然离不开他人和社会。所以那些善于交往,主動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的人,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 (二)在行业自身层面上,主要是垄断性行业造成的差距。垄断行业由于具备其得天独厚的市场条件,它可通过控制和影响产品价格获取超额垄断利润,成为行业高收入的最直观影响因素。“垄断行业有些是垄断生产资源,对原材料具有控制权,使得其他厂商难以进入该领域进行生产和竞争,于是垄断企业便有了市场的产品话语权,独占的垄断利润对劳动者产生充分的优先选择权,与高素质人力资本交互作用,使行业收入分化走向马太效应。”有些行业的垄断是通过政府实现的,政府使这些行业获得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并且政府还会给予这些行业相关的福利和政策上的支持,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便利。所以,在这些垄断性行业的员工工资待遇高、福利多,员工收入比那些非垄断行业的员工收入要高得多,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拉大。 三、地区之间差距 近些年,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很严重,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一直遥遥领先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同层次。例如,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该政策的实施首先让四个经济特区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它们形成了集群效应,不仅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也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建设,促使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其次,进一步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这种举措促进了沿江沿边城市的快速发展,一定意义上说,这样的开放拉开了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差距。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这些依靠特殊政策的帮扶发展起来的城市、地区,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所以说通过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层次,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虽然进入21世纪,中央先后确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但是任重而道远,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 四、结语 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必须重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主要依靠经济上的调节和制度上的保证,宏观统筹微观把握,使政策落到实处,主要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1)促进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要征收房产税和遗产税进一步提高税收标准。征收房产税不仅有利于抑制房价上涨,而且可以缩短财产性收入差距。此外,国家应该积极推进遗产税的落实,完善遗产税考察法,有效地征收遗产税。(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关键举措。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首先,政府应该给予低收入者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打破阶层的固化,促进社会的流动,为低收入者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奠定基础。其次,注重教育公平。加强劳动者的技能训练,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关注劳动者的子女教育问题,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为群体转型储备人才。最后,推动农村经济所有制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在中等收入群体中的比重。(3)鼓励社会进行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希望社会上的一些成功人士可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和人民,给予贫困人口以帮助。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鼓励富裕的人自愿捐献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这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如果积极进行第三次分配,不仅会减轻政府救助压力,而且能更好地推动贫困人口脱贫,向中等收入群体靠近,促进阶层的流动,缩小收入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实,岳希明,史泰丽,佐藤宏.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最新变化[J].劳动经济研究,2019(1). [2]付钦太.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价值和实现路径探析[J].学习论坛,2018(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