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辽宁省农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探讨
范文

    王爱华

    

    

    

    〔内容提要〕 本文在对农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农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进行测算,基于恩格尔系数法确定适度水平下限,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法确定适度水平上限。

    〔关键词〕 农村 基础养老金 适度水平

    一、农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内涵界定

    农村基础养老金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财务安排,也是调节收入分配和经济运行的重要途径。养老金水平要与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学术界对适度水平的研究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切入。宏观养老保险适度水平是在既定的宏观经济运行条件下,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劳动要素分配总额及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等指标确定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微观适度水平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指标出发,综合考虑物价、恩格尔系数、可支配收入、支出结构等因素。微观适度水平是一个区间概念,其下限考虑生存公平原则,从农村基础养老金保障老年人基本生存需要该功能定位出发,结合农村恩格尔系数加以确定。

    二、农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测算

    (一)基于恩格尔系数法确定适度水平下限

    通過恩格尔系数法确定农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下限要以生存公平理念为依据,具体以恩格尔系数作为核心要素。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公式(1)。

    其中,PL为农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下限,C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支出,E为农村恩格尔系数。公式(1)表明农村养老金适度水平的下限由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恩格尔系数确定,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存需要。测算结果见表1。

    (二)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法确定适度水平上限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是测算基本需求的常用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收入居民对各类消费品支出的差异预测其基本消费支出。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假定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取决于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其中基本需求与收入无关;只有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将收入的剩余部分按照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分配于各项非基本需求。尽管不同人的各种非基本需求存在差异,但是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基本需求相同。因此,可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测算农村老年人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货币量,以此作为农村基础养老金的上限。

    公式(2)表明,假定人们对第i类商品进行消费,Ei为对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Pi表示第i类商品的价格,Qi表示对第i类商品的基本需求量,βi表示第i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I为可支配收入。βi(I-[i=1nPiQi])对第i类商品超出基本需求之外的消费支出。对公式(2)进行变形可得,

    根据公式(5)运用收入和支出数据可以对参数[αi]和[βi]进行估算,进而可确定公式(7)的值,此值即为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上限。

    从理论上可以运用公式(7)结合辽宁省农村具体数据进行测算,进而求出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上限。运用此种方法需要获得截面数据,即按照收入水平划分的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的人居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等八类消费支出数据。而在最新的辽宁统计年鉴中没有提供此类数据,因此需要将扩展线性支出模型进行修正,确保遵循其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与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协调。

    将原模型中的总基本支出替换为修正模型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原模型中的总消费支出替换为修正模型中的总支出,将原模型中的非必要支出替换为修正模型中基于可支配收入的超额支出。构造的扩展线性支出修正模型如公式(9)所示。

    根据公式(10)计算的2012—2017年修正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见表2)。老年人养老收入的国际标准是社会平均收入的60%。参照此标准,假设辽宁省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的上限为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60%,可以计算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的上限(年标准和月标准)。又因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共同支付,二者分别承担50%,因此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上限为养老金标准的50%(见表2)。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