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推动托育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增强家庭育儿支持 |
范文 | 魏义方 张本波 当前,托育行业面临起步期和疫情期“双期叠加”挑战,普惠性托育机构生存发展困难。疫情期间,线上托育新兴模式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应急作用。长远来看,线上托育有望成为推动托育服务深入家庭、提高普惠托育覆盖率的有效途径。立足当前,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行业渡过难关;着眼长远,推进托育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增加普惠服务供给。 一、受疫情影响托育行业起步受阻,“双期叠加”下亟待政策支持 (一)托育服务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还不完善 自党的十九大对托育服务发展提出“幼有所育”的纲领性要求之后,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促进托育服务发展的顶层设计快速开展,托育服务发展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开展了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的试点工作。但现阶段,托育机构入托率还不足10%,托育服务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服务需求,此外还面临供给结构失衡、照护服务严重不足,行业发展缺乏规范等发展难题。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则对托育行业相关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带来挑战。 (二)托育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托育机构尤其是普惠性托育机构生存发展困难 托育服务机构对室内外环境、设施设备、人员配置等要求较高,需要相对较高的投入,机构发展具有前期投入多、运营成本高、成本收回周期长等特点。对部分托育机构的调查显示,房租以及装修建设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教师工资约占运营成本的20%左右,而且普遍面临人员招聘难和教师流动性大的问题;在保障入园率达到80%左右的情况下,实现营收平衡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保障婴幼儿安全和健康,国家卫健委明确规定各类托育机构“暂停开展收托、保育服务,具体恢复入托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疫情期间,托育行业将面临较长一段时期“停工又停课”,高成本投入行业发展特点下,无疑加剧托育机构运营风险。行业起步期和疫情期双期叠加下迫切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行业支持政策。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职工返岗面临婴幼儿子女照料难题 当前,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随着有序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职工家庭面临返岗,托育机构暂停收托保育下,子女照料问题凸显。尽管一些地方提出防控疫情期间每户家庭可有一名职工在家看护未成年子女等措施,但科学养育问题却一直难以解决。 二、线上托育新兴模式疫期应急,三大特点助力家庭育儿支持 (一)疫期,线上托育加快发展,提供部分线下托育替代服务 疫情期间,线上托育服务作为一种新兴服务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具有在線业务基础的托育机构在停止线下收托保育服务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互动式直播等线上服务,对家长和学前儿童提供线上亲子早期教育活动,部分替代线下托育服务。在疫情期间,线上服务发挥了应急作用,为暂时不能入托的家庭继续提供托育服务。 这一模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服务方便快捷。家庭在家借助电视、电脑等视频终端,就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机构服务。二是身临其境。借助技术创新,线上托育可以通过大屏直播实景互动打造虚拟“小教室”,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反应实时反馈,家长和孩子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与其他录播、直播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满足个性化需求。三是服务成本较低。线上托育价格相对较低,随着进一步推广会更加普惠;同时也可节省家庭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 (二)未来,线上托育有望成为托育服务的重要形式,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我国托育服务供给存在巨大缺口,托育机构覆盖率仍然很低,新的机构建设需要一定周期,仅仅依靠托育机构的建设很难在短期内满足广大家庭的服务需求。同时,也有一些家庭由于多种原因选择家庭育儿。这就需要在服务模式和服务技术上大力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将托育服务延伸到更多家庭。 长远来看,线上托育可以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更为科学、更加普惠的托育服务支持。一方面,线上服务通过开发科学的服务内容,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加科学地照料幼儿,有利于解决科学养育的问题。另一方面,线上服务有助于减轻父母的育儿压力。通过在线教师教学互动,可提升祖父母、育儿嫂等其他婴幼儿照料人家庭育儿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更加胜任照料者的角色,有利于消减父母的顾虑,促进家庭和谐。 新型线上托育服务与传统线下托育各有优势,难以完全取代,但可以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线下场景中的看护仍然是核心,还应持续鼓励托育机构发展、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应对托育行业“双期叠加”挑战 (一)当前,加大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力度,助力托育行业渡过难关 一是将托育机构参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给予财税和信贷支持。当前,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应对疫情的扶持政策。考虑到托育行业密切关系民生领域、发展前景大、起步阶段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影响大等特点,建议参照现有政策中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这四大类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给予财税和信贷支持,缓解机构经营困难。针对托育机构本身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中信用贷比重低、贷款利率高、中间费用高且周期短等难题,对托育机构贷款到期还款困难的,可给予展期或续贷;通过对贷款利率适当给予一定比例的下浮,降低机构融资成本。 二是鼓励对停托期间托育机构房租进行减免,并适当提供补贴支持。对于承租国有企业房产、事业单位房产的,减免停止入托期间房租,并向普惠性托育机构倾斜。鼓励商务楼宇、商业街区等运营单位对承租机构通过协商等方式减免租金,对普惠性托育机构减免租金的给予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支持,减轻疫情对机构的影响。 三是支持开展托育行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托育行业本身面临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困难,疫情期间机构运营面临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的风险。鼓励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自有或委托机构线上培训平台开展员工线上职业培训。对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给予一次性技能提升培训补贴。 四是支持机构开展线上托育服务。鼓励防疫期间托育机构在暂停开展收托、保育服务的同时,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在线直播、实时互动、视频录播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托育服务,缓解防疫期间停工带来的经营困难。通过财政补贴,鼓励托育行业研发机构、头部企业、社会力量等进行在线课程研发、课程开放、网络平台技术支持、在线师资培训等,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优质线上托育服务产品。 (二)长远,推动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促进托育服务线下线上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线上亲职教育发展,促进家庭与托育服务机构联动互动。探索通过吸纳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早教课程产品,开展在线父母课堂、在线家庭教育咨询等服务,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提升家庭科学育儿能力。 二是加强线上托育从业人员师资培训。鼓励开发具有创新性的直播技术和生态平台,实现托育师的互联网化教学,进而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师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率并实现“终身制学习”。在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鼓励头部企业借助线上平台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推进托育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结合线下托育服务成熟的体系和内容,开发更适合线上服务的课程内容和互动场景服务。在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服务评价等方面,打造一批面向托育服务全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提升托育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