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非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研究 |
范文 | 邵荣 【摘要】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不仅为中非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中非合作提供了廣阔的空间。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亟待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确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着力提高跨文化交往和语言沟通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对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强调,中非要携起手来,共同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并提出要重点实施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计划。这对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既是发展机遇更是严峻挑战,因此亟待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一、“中非命运共同体”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必要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人类发展进步的新高度,重构中国与世界关系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在中非合作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青年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中非“八大行动”倡议中,许多措施都着眼青年、培养青年、扶助青年。随着“中非命运共同体”战略的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振兴经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选择,进一步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对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以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流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在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迎来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大好时机。在此背景下,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其前提条件是既要有一支了解国际需求、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合作专门人才队伍,又要有一支具有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厚的基础理论和高技能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内涵解析 所谓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是指具有国际理念、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担当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才群体。 首先,具有世界眼光。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理性审视国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大坐标系上明确自身定位。一要了解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格层次逐渐提高;高等职业教育重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二要了解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表现为充分考虑人的个性发展,适应信息社会中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认同终身教育的观念,将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基本出发点。三要认真梳理总结国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的共性特点,结合国内实际,进行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确立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师资队伍的聚集发展理念模式。 其次,具备国际化专业能力。—要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欧美国家职业学校教师一般都有硕士以上学历,德国的应用技术学院教师均要有博士学历,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一般在95%以上。高学历的师资既有很高的知识水平、最新的专业知识,又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并能把握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二要有相关行业背景。欧美国家职业学校教师有完善的职业准入标准,除了学历要求,3~5年的行业工作背景也是必备条件之一。以美国社区学院护理教师为例,他们既是学校的教师,同时也是附近医院、诊所、社区健康中心的在职护士。工作角色、工作环境和内容在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间切换,保证了教学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三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师除了要具备学术研究能力,还要具备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的能力。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育人模式得以实施,有赖于师资队伍的行业背景和持续的在职培训,教师既具备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又能根据企业的需求,带领学生共同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完善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四要有社会服务能力。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服务的范围已经跨越了国界,教师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已成为教师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在美国一些医学院校,教师有参与过海地震后救援和中国汶川震后救援的经历。五要有外语交流能力。国际化的沟通交流主要使用英语,但不限于此,高职教育要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中非命运共同体”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高职教师也应该按需尽可能多地掌握外语语种。 三、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确立国际化办学理念 “中非命运共同体”与作为新时代我国外交战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时代新高度,旨在重构中国与世界关系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球化时代,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语言、肤色、制度、文化、宗教信仰有何差异,都已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共同体。中国与非洲有相近的历史境遇,中非人民在历史上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仅就医疗卫生领域,中国累计向非洲国家派出援外医疗队员2万多人,诊治非洲患者近21亿人次。目前,中国每年有近千名医疗队员在非洲工作,为非洲人民提供无偿医疗卫生服务和人才培训。今年中非合作论坛提出的“八大行动”计划,把中方优势同非洲禀赋进一步对接,助力非洲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中非合作迈向新时代。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必将承担新的使命,亟待强化教育理念国际化。因此,要根据新使命,结合各类高职院校特点,科学制定国际化发展规划和战略举措,进一步利用教育国际化大趋势带来的市场机遇和丰厚的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资源,加大师资交流与引进力度,充分借鉴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开辟特色发展道路。 (二)着力提高跨文化交往和语言沟通能力 高职院校师资国际化首要的条件是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涵养和对外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称,语言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5个在非洲。非洲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一方面,既要熟悉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了解国情民风,培养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尽可能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冲突;又要有能力向相关国家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讲好中国故事,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搭建国际化语言培训平台,特别是要与合作办学方做到资源共享,加强交流互访,经常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供教师对外考察和体验的机会,让教师在互访中,感悟各自文化的特色,增进理解与认同,从而促进沟通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对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推进师资队伍國际化,知识结构合理是其重要指向。高职院校应依据国家和各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从本校发展规划和专业设置需要出发,制定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方案与措施。通过加快师资队伍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对外合作办学能力。一是创新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方式,引入人才“软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打破“进得来出不去”的格局,在提高教师各项待遇、让其有获得感的同时,又能使其感到竞争压力,真正体现出“干和不干、干多干少不一样”。三是加强交流合作。一方面要开辟教师境外学习培训新渠道,并使之常态化。对外交流合作部门要通过精心设计理论学习、实地考察、互动交流等方式,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新理念、从专业设置到教学方法、从教学到研究等方面,使教师拓宽视野,增强国际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引进亟需的专业人才。包括国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学历、高职能的人才,以及国内相关企业既有理论功底又具实践技能的人才,将他们充实到“外聘”教师队伍中。通过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型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闫树涛,郭伟.地方大学国际化的战 略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2]刘世清,陶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 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3(20):57. [3]王璋元.浅析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建 设的有效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14(2):112. (作者单位: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