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洪亮水彩艺术思想内涵探析 |
范文 | 冯德记 摘 要:张洪亮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广东中青年画家,其水彩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在水彩人物画领域,突破性地用民族题材表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精神的大尺幅水彩人物画作品,为弥补当今中国水彩人物画极度空缺的状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文章试从张洪亮的水彩画代表作品和艺术追求方面进行分析,考察和研究他水彩艺术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希望对广大的水彩爱好者学习水彩艺术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张洪亮;水彩艺术;思想内涵 张洪亮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广东中青年画家,也是一位执着的水彩画家,数十年来,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从未间断对水彩艺术的创作和个人修养的提升。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专注水彩艺术语言的探索,关注当下,不断有成功的水彩画创作问世,多幅民族题材的水彩人物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弥补当今中国水彩人物画极度空缺的状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得到业内外的高度认可和赞评。笔者认为,其水彩艺术探索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画技上,更重要的是其十分重视思想内涵。笔者认为,张先生的水彩艺术体现的思想内涵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第一,人品与画品的统一;第二,物我两忘﹑潜心丹青;第三,继承传统,独辟蹊径。 一、画品和人品的统一 中国传统绘画一向讲究人品和画品的统一,在当今绘画创作里亦如此。古代著名理论家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说的“气韵之师”,其实是谈人品与画品统一的关系,也是修养和画技的关系。一个画家他自我内在的思想精神达到一定高度的话,那么他所作的画自然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性和高贵的精神品质。一旦一幅作品有了这种丰富的内涵,那么它就自然生动,美不胜收。如果一个画家只有高超的画技而没有深厚的修养的话,那他照样创作不出好的作品来,强调的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人品高尚的画家应该是心胸阔达,广纳百川的,超脱淡泊,返璞归真,平淡天真,也就是善和真。基于这样的人品,他作品呈现的艺术语言必然是美的。如对一个急功近利,心理失衡,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者,又怎能称得上人品高尚呢? 张洪亮先生就十分注重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始终将人品与画品、学养与画境联系起来。其重画品更重人品的修炼,平时认真读书,对文史哲理认真研读,重视提升自已整体的人文素养,先后撰写了《论艺术的大我、无我与自我》《道法自然——艺术创作散论》等一些有学术见地的论文,发表在《装饰》杂志和《美术观察》。他在错综复杂的艺术思潮里,能保持一颗纯粹的心,不动摇地追求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理想,在当今画家群体中是弥足珍贵的。他画如其人,在其气魄宏大的水彩人物作品中让人感受到他有一颗阔达、广纳百川的心灵,追求超脱淡泊、返璞归真的境界,画真画美。 二、物我两忘,潜心丹青 “物我两忘”是我国传统的美学概念,对艺术创作而言,是形容画家的构思进入最微妙的阶段,达到主体与客体完全融合的一种精神状态。就像苏轼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里所讲:“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描述他作画时出神入化的状态,忘去自身的存在,达到身与物化、物我两忘的最高创作境界。 画家张洪亮由于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在他作品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比如,其水彩人物代表作品《瑶寨酒香》和《瑶寨喜酒》,画家在色彩语言和笔法语言的运用中体现出情景交融而两相兼忘的诗意境界,这种境界正是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张洪亮常把自己驻入大自然中,寻找一切艺术生灵,陶醉那清新的空气感、灿烂的阳光感、纯粹的人文气息感。他游览地大物博的名山名川和远离城市回归沿海乡村小镇写生的事数不胜数,名山大川中优美的景色﹑沿海乡村小镇中纯朴的生活气息往往能使他的心灵安顿下来潜心创作,同时寄居于这美景之中。张洪亮常说,绘画时,只有在忘我、丧我的精神状态下,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之间的“素朴之美”的景象,才能表现出心中那种意境深邃、如梦似幻的意境。这又恰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纯艺术精神不谋而合。在这种追求驱动下,他水彩艺术语言的创造,几乎摆脱表面基本技巧的束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由此其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自由。数十年来,物我两忘,与世无争,保持一颗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丹心和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默默地画自己的画,不钻营取巧,但注意学术交流;不赶时髦,但注意创作当随时代,借景抒情,善于思考。他描绘无数可爱的生灵和美景,用一幅幅满含热情的画作展现心中崇高的思想内涵。 当下社会,众多人像狮子一样追逐财富,物质吞食着精神的肌肤。在这种环境里,作为画家的张洪亮,更向往“超脱淡泊、返璞归真”,进而达至“物我两忘”的创作心境。这种向往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就像古人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是为了让自己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是为了让自己心静如水、胸襟开阔、潜心修炼、净化心灵。随着身份和地位的提高,不少的社会诱惑,但他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不为物欲所诱惑随之而来,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坚持潜心绘画,非常难能可贵。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正因为这种审美心胸造就了画家作品的艺术语言与思想内涵互相融合和映照。 三、继承传统,独辟蹊径 张洪亮先生坚持认为,传统的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方法論,虽然古老,但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 是过时的旧套路,只有坚守传统,才能不断在艺术上独辟蹊径。平时,因为他不仅重视美术专业技艺的锤炼,而且重视文史哲和美学的学习,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传统艺术的可取性和重要性。数十年以来,张洪亮在水彩艺术里不断探索,坚持前人的优秀传统精华,去其糟粕,大胆革新。无论在技法语言还是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突破。在技法上,坚持水彩本体语言的基础上,借鉴中国画的笔法和西方油画色彩特点,画出一幅幅笔势生动、颜色浑厚质朴、绚丽多彩的作品,赋予了水彩画新生命;在形式上,打破以往的构图,借鉴西方壁画的形式和构成,表现出富有节奏旋律美的作品;在内容上,打破以往以风景或静物水彩为主的局限性,在水彩人物画领域,突破性地用民族题材表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精神的大尺幅水彩人物画作品,为弥补当今中国水彩人物画极度空缺的状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笔者认为,画家“继承传统,独辟蹊径”的思想主要体现如下三方面: (一)坚持水彩画的本体语言魅力,强化个性语言和时代精神 读解张洪亮的水彩人物画作品,在视觉上呈现给观者一种强烈的透明感、空气感、阳光感,以气魄宏大的构图、绚丽多彩的色彩、深邃的意境美等个性语言,以深刻的人文情怀和时代精神,使人回味无穷并留下深刻印象。他充分发挥了水彩画特有的本体语言魅力。他坚信:“一个画种之所以能独立存在,是在于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旨趣,即该画种的本体语言。”它不仅包含丰富的媒材技法,还有它所依赖的文化体系和艺术观念。这些独特的艺术语言是其他画种无可替代的。著名画家吴冠中说:“水彩,水、彩,其特点就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强;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与彩的结合。有些画为水彩的墨来造形,水彩则主要以彩来造形。如认为水彩也是彩墨,彩墨也是水彩,就都没有了特点。因此水彩画应发挥自己的特点。” 张洪亮坚信,强化个性语言和时代精神才能在众多画家中有所区别,各显风采,才能为当代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数十年来,坚持当下,不断有优秀的水彩作品问世,例如其代表作品《瑶寨正月》《阿坝的阳光》等,无论在内容和技法上都呈现了时代的气息,深刻反映了这时代瑶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的生活心态和面貌,自然而然地拉近观者的视觉产生共鸣。平时教学中,他经常告诫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不要转老路子,要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选择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强调时代精神。这是画家从事绘画数十年的心声和心得。 张洪亮认为,水彩人物画艺术同文学一样应该是“人民生活的印记”,始终贯彻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平民百姓”质朴的感情和心态面貌。他多次深入广西南丹瑶乡写生,对当地纯朴的风土人情熟悉,有很深的情感。例如,入选“中国百年水彩画展”的作品《瑶寨喜酒》,获“全国首届水彩人物画展”铜奖的作品《瑶寨酒香》等,如果画家没有对当地特色、人文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是不可能如愿完成这么富有情感和时代气息的作品的。里面的形象多是表现普通瑶家男女老少,相聚开怀畅饮庆丰收,瑶族同胞儿女幸福祥和生活的场景,歌颂民族情怀的同时,也真挚地表达了画家对瑶民生活的崇敬和热爱。 如今随着艺术多元化的健康发展,为水彩人物画家探索个性艺术语言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画家只要凭借我国得天独厚的优秀文化传统,凭借丰富多彩的生活创作源泉,结合时代精神,相信我国水彩人物画的艺术语言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对姊妹艺术的关注和借鉴,丰富水彩人物画的表现语言 艺术是相通的,这是大家都熟悉和认可的一句话。中国画、水彩画、油画、壁画、音乐、舞蹈、摄影、书法、诗歌等都是相通的。比如,书法与舞蹈的关系历来被称为姊妹关系,无论是抒情性还是精神性都有共性的艺术本质特征。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内部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由舞蹈的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具体舞蹈中一些公认的手、足、头的姿态都来自于动作过程的一个平衡的瞬间,与书法的横、竖、撇、捺、提、折等具体点画相同。还有油画大师赵无极,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里的用笔和意境养分,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形成独树一帜的画风。 中国水彩人物画要想发展和注入新血液,必须对姊妹艺术进行关注和借鉴。比如构图、色彩、形式、造型、笔法、线条、虚实、明暗、节奏、肌理等艺术语言都可以互相借鉴和利用。张洪亮水彩人物画作品就是探索中最好的案例,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语言特色,如其作品《瑶寨正月》《吉祥阿坝》等诸多的水彩人物画作品在构图形式上借鉴了古代欧洲壁画的构图形式,画面富有形式节奏旋律美。如作品《阿坝的阳光》《吉祥草原》等,在色彩上借鉴了油画的用色特点和明暗处理,画面形成浑厚的绚丽的色彩效果。如作品《瑶寨喜酒》《瑶寨酒香》《瑶寨印象》等作品在笔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法和线条,画面呈现气韵生动、意境深邃的效果。画家的水彩人物画语言探索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他的案例希望鼓励更多的青年水彩人物画家对姊妹艺术的关注和借鉴,要充满信心。 (三)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作品的格调 张洪亮常对学生说,对于绘画而言,一切技术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几年的勤能补拙都掌握,但画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得花一辈子来学习和锤炼。他还说,平时不仅要在艺术本体语言方面努力,还要重视文史哲理论素养的提高。那为什么艺术作品里有高格调或低格调的作品之分呢?主要原因还要归于画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任何艺术作品均没有不反映其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换言之,任何艺术作品没有不反映艺术家自身基本功或艺术功力的。这种基本功或功力的反映即艺术家文化底蕴和修养方面的综合体现。艺术修养是一个艺术家不可缺少的,他也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学识修养将会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艺术创作的境界。明代画家董其昌曾说过:“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还有清代唐岱在《绘事发微》中说:“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读书之功,焉可少哉!”画家技术再高超,如没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沉淀,必造成作品庸俗、没品位、没格调。 画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艺术格调的高低,因此,艺术家为更好地从事艺术创作,承担社会责任,就要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多读、多练、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逐渐形成个人艺术语言,从而实现以创作服务社会、反映生活的目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是藝术家必备的素质,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水准。 由此可见,张洪亮先生水彩艺术体现的思想内涵是独特的、新视觉的,其水彩艺术在其思想内涵的追求中不断升华。其水彩艺术的探索,告诉人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水彩人物画艺术语言需要一定的生活深度和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以及很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境界作为铺垫,另外水彩艺术创作还需要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关注国际大环境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陶世虎.强化风格 推向极致[J].中国水彩,2000(14). [3]唐岱.绘事发微[M].周远斌,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4]钱海源.思想是艺术的灵魂——解读画家张洪亮[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6(12).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